随着冬奥会的进行,大家对运动的热情日益高涨。
但在享受运动的同时,运动不当带来的损伤也不容忽视,比如崴脚,就很常见。
并且,我们还发现,当我们崴了一次脚后,接下来更容易崴脚了!
为什么崴了一次脚后
很容易再次崴脚?
医院运动医学科的刘曦慧医生告诉小康妹儿,其主要原因就是,崴脚后会导致身体稳定性变差。
首先,从结构上讲,我们只要崴脚,最轻都会伤到韧带结构,尤其是距腓前韧带,而一旦韧带受伤,就会影响踝关节的静态稳定性。即使韧带重新再长,新长出的韧带也会较之前的松弛。
其次,因为崴脚,我们会在一段时间里不能正常的活动和走路,这种对踝关节的保护反而会使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甚至出现肌肉萎缩,随之引起动态稳定性也下降。
最后,我们的韧带中还有很多的本体感受器,它会告诉大脑我们脚所处的位置是怎样的,并且会在出现危险前提前给大脑预警,以调动肌肉来保护我们尽量不受伤。
但是,当韧带受伤后,本体感受器也会受损,本体感觉就会随之下降,我们也就没办法提前预知危险。
崴脚后如果不及时处理
严重可能导致骨折
刘曦慧医生感慨,不少患者就是因为第一次崴脚后没有进行充分规范的治疗和康复锻炼,最后导致习惯性崴脚,甚至是骨折!
崴脚的频率更高,受伤因素更轻微
就像恶性循环,如果一次崴脚没有处理妥当,使韧带、肌肉没有很好的恢复,就会导致崴脚的频率越来越高,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受伤的因素也会越来越轻微。
比如说以前你可能在运动当中、下楼时,或者有外力影响下才会崴脚,到后面可能你走平路,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就会不自觉的崴脚。
崴脚的损伤程度更严重
每一次崴脚都是给下一次崴脚埋下定时炸弹。也许这一次只是韧带、关节囊受损,在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下一次就可能伤到其他韧带,甚至伤到骨头引起骨折。
崴脚后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总之,崴脚后的规范处理非常重要,一定要引起重视。
崴脚的紧急处理方式和常规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式一样,尽量遵循PRICE原则。
//P——protect(保护)
为了预防二次损伤,我们需要立即保护受伤的部位,将受伤部位固定,以免加重其伤害程度。
//R——rest(休息)
崴脚后需要立即停止活动。
//I——ice(冰敷)
可以将碎冰块放进塑料袋或用湿毛巾包裹放在崴脚处进行冰敷,切勿用热敷患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