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异位骨化的原因
—
异位骨化的发生原因不清。一般情况下,异位骨化多发生在关节骨折、中枢神经损伤或烧伤后。多个损伤并存(骨折、中枢神经损伤、烧伤)时发生率会大幅增加。目前研究显示,发生率方面,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
因此,目前的观点认为,异位骨化是机体整体反应与局部损伤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02异位骨化的主要症状
—
异位骨化,早期症状为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肿胀,疼痛,皮温增高等,并出现关节运动范围的降低。一般的异位骨化主要在关节囊、肌腱、韧带等关节附近。
骨化性肌炎是一种特殊的异位骨化。除了普通异位骨化的的炎症表现外,范围更为弥散,多位于肌腹等位置,且更容易出现肌肉收缩等相关的肌肉症状。
膝关节处的骨化性肌炎
03异位骨化的治疗
—
目前异位骨化的机制不清,这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现在主要使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吲哚美辛是较早用于异位骨化防治并获得较多临床研究支持的药物。手术治疗在适当的时机,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改善功能的作用。
关于物理治疗的作用及价值,目前研究证据较少。目前更多的个案报道给物理治疗的使用带来不少争议。从物理治疗师的分析角度,异位骨化的患者应该接受物理治疗以维持局部和整体的功能。现有的基础研究或临床推理,均认为适当的物理治疗有助于异位骨化的治疗和功能改善。
欢迎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