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带你逛逛老春熙路

图自网络

走在当今的成都大街上,我看见了盘旋在城市上空的高架,也看见了越来越复杂的立交,还看见了快要刺破云层的高楼,不禁感叹,这城市真是现代了。

可在我眼里,却还依稀能分辨出这高楼下里面曾有过的街巷院落,只是被埋葬太深不再为人知道罢了。

许多古老的街巷只残留了名字,更多的却连名字都灰飞烟灭。

时代总会前进,本不该抛下历史独行,一座连历史文化痕迹都不复存在的城市,又何谈历史文化古城?

来,今天就翻出历史课本,摆一下成都街道的龙门阵。

说起成都的街道,就不能不说到春熙路,这可是具有成都“商业第一街”美誉的一条著名街道。

最早的春熙路,原是一条很窄的小巷,其时尚不叫春熙路,它南与走马街相连,形成了一条南北向的直线,而横贯其中的东大街,当时是出东门下川东的必经之路,来往行人就特别的多。

春熙路被叫做春熙路,是在年,是由当时的四川省督办杨森提议扩宽兴建的。

杨森下令把旧衙门全部拆除,完整修建了从南到北的一条街,其后又修建了东西两条街,自此,这纵横的两条街就有了春熙路东段、西段和南段和北段。

据有关历史资料查证,春熙路的前世肇始于商贾,发命于官府,完成于军阀时期,有了百年金街的前世今生。

春熙路也有被折腾的时候,“文革”开始后,年8月24日,春熙路被改成“反帝路”,于是这里就成了成都红卫兵活动的主要地点。

闹腾够了,最后还是改回了“春熙路”的名字。

关于文革成都街道改名的荒唐龙门阵,我以后会专门摆的,大家静候。

摆起了春熙路,龙门阵就一哈巴哈收拾不住了。

原先蜀都大道还没有修的时候,从盐市口到春熙路就是走东大街,或者是走提督街,然后过太升南路到总府路,跟到就是春熙路口子。

总府路这一截,商业场、东风菜市场等还是多闹热的,走进春熙路,依次从街的西边数,就是胡开文文具店,亨得利钟表店,第一百货商场,然后是一家卖名贵中药的;接到就是新闻电影院口子,然后是一家钟表修理店,新华书店,再是啥子搞忘了,接到就到了耀华食品店卖点心的,店堂相通,再就是糖酒公司卖高档烟酒的大堂。

过街,就是一家很大的皮鞋店,然后是牙医诊所,成都最大的文体商店,眼睛店,这就到东大街口子上了。

再从东边往回走,口子上是龙抄手,然后是一家很大的卖医药和器械的药房,挨到就是茶叶店,金店。

再过小街,对到是一银行,古籍书店,孙中山铜像。

接到是卖啥子喃?

格老子年纪大了,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医院。

医院早就搬到三环外边去了。

医院斜对到科甲巷口子那边,是大华电影院,春熙路正街,就是成都工艺品商店,然后是一串服装店,天主教教堂。

走中间门过去,多大一个澡堂,叫温泉澡堂?

再过来又是家银行,银行下头,是一家五金店专卖各种收音机的,和胡开文对到,就是妇女儿童用品商店。

过街是商业场,东边是韩包子,西边是赖汤圆,现在赖汤圆位置没变,变得暴难吃的韩包子已经飞锥了,不晓得是消失了还是展地方了。

往商业场里头,一串服装店,高档裁缝店,最记得到中间一家成都最大的收音机修理店,这家店是成都当时唯一能修半导体收音机的店。

收音机店对门就是一大光明理发店,旁边是一家大澡堂。

再从总府路往东,就是东风菜市场,这个市场不亚于中心菜市场(现在的红旗连锁)。

里面很深七拐八拐的,卖菜、肉、粮、干鲜果品、各色点心糖果,烟酒,时令蔬菜等等,还内设各种小吃冷饮等等。

不要怪我话痨,说了那么多,无非是要表明,当时的春熙路一带,是各色商品,应有尽有,进去就满足你一切需求的地方,而且东西资格不贵,大众化,要好巴适,有好巴适!

还有那个时候有个特点,店里几乎全是柜台,服务员站在柜台后为你服务,不开架,你也进不去。

只有新华书店,部分小册子,摆在半个乒乓桌大小的书案上,供随手翻阅。

我最喜欢逛的,一是胡开文文具店,其它地方买不到各种铅笔、钢笔、毛笔、原珠笔,这里都应有尽有。

柜台里摆各种各样的套墨,很贵,后悔哦,当时要是买了,现在就都全是古董了。

再有就是旁边的亨得利钟表店,卖各种手表,国产上海表还要票,几百元的进口瑞士表随便买。

看到一大堆“滴答滴答”走到起的钟表,不用买,光听声音就舒服得很。

中间的第一百货,地下一层卖自行车及零件,上面分别买各种百货。

再就是工艺品市场,各种四川的工艺品,手饰等等。

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紫砂壶,都是当时名家制的,刻的有字,价格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有眼光的,当时买几把,现在就值百万以上了!

说起老子眼泪花包起,连肠子都悔青了,只怪当时年幼懂不起,唉。

再有就是那个五金店,各种半导体收音机,那个时候都喜欢听广播,就好卖得很,当天去晚了肯定买不到,售货员就喊你第二天早点来。

总之,春熙路这个话题太大了,难免挂一漏万,欢迎大家补充。

对现在的春熙路,实在看不起,除了卖衣服的,就是卖衣服的,还是卖衣服的。

满街的电喇叭,啥子跳楼、血本无归等等,闹喳麻了!

中间有个二本人的伊藤,倒还能买到点啥子,也不全,还飞鸡儿贵,就不多一想进去了。

另一个繁荣的地方是民间扯摊摊的,就是春熙路孙中山铜像背后那一带。

这一带是春熙北段,医院和成都市总工会各有一道大门外,其他都是围墙,实际上在那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地(现在就叫广场)。

那时候汽车自行车都极少,也无所谓什么步行街,大家基本上都是甩连二杆,于是在星期天就那里就自发的形成了集市。

说起来当时这里环境还是多优雅的,又没得现在那么闹,而且孙中山铜像周边是一些大树,加上树枝编织成围墙的样儿围起来,就多舒服的。

里面还有个不算大的苗圃,栽了些花花草草,也卖些盆花和插花,鲜花围绕起,绿荫掩映下,铜像就显得高大肃穆,让人有点仰视。

现在春熙路的房子一色的高楼大厦,有一天我路过那里,找了半天不晓得中山先生到底坐到啥子地方,太不打眼了。

终于看见了,就见老人家孤零零地坐在那儿,远远望去,整个人黑黢黢,好像背也驼了,人也萎缩了,而且铜像后面还有个厕所,就觉得多可怜的。

以前铜像的后面空地里,平时是小商小贩,每到到星期天,一大早就有各种卖打药的、耍杂技的、唱戏的、摆残棋耍魔术的以及用各式技巧骗钱的,就来这里开始操练起来,真是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如果用现在的规范语言来说,那应该叫做民间文化市场吧。

那个自发的集市一直延续了很久,卖过黑市的烟酒、换过毛大爷的像章,做过打架斗殴的专用场地,卖过各式各样的吃的用的,最后是卖各种合法和非法的出版物,在此基础上曾经被改造成“龙池书肆”。

那时,这个还地方聚集了许多卖艺的,中间也不乏真有点武术功底的,成都人将他们统称为“卖打药的”。

场合大点的,就在街面划个场子,将刀枪剑戟鞭锤斧钺依次排列开来,看到起还是有点扯场子。

那时候不像现在,你看嘛,现在你要是出个门,身上除了指甲刀这种“刀”可以随身携带以外,你娃不要说提刀拿剑,就是抗把菜刀走到街上,谨防突然就按上来几个人把你惩到地上,说你非法持有武器。

现在买把菜刀回家都要暗起藏起带回家,反正不能大声武气的。

有时候,明明晓得坐飞机火车不能带水果刀,潜意识还是停留在过去那个不怕刀儿的年代,结果就被收缴了好几把朋友送的瑞士刀,可怜我的刀儿哦,想起到现在心都痛,赔我的刀儿!

回想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哪家娃儿不打架?平日里几个伙子凑到一起,石锁、哑铃、杠铃耍起,比看那个练得胸肌大。

现在喃?电视机里头娘娘腔成了普通话,从新疆来上三四个人就可以把昆明火车站上千人撵得鸡飞狗跳,你看不是与收刀检卦有点关系?

缺少阳刚之气了得嘛。

怪求不得啥子越南、缅甸、蒙古、印度都敢给你雄起,耙三!

算了,说起都怄人,还是继续摆我们的春熙路。

大家晓得了,过去民间的冷兵器是不受限制的,习武的风气也十分普遍。

有练硬气功的吞铁球、单掌碎石、睡钉板。

阵仗小点的的,就耍几趟单刀来几趟长拳,刀光剑影的,热闹非凡,最受男娃子欢迎。

回想起来,好像也没出现过什么失手伤人的事情。

这些卖艺之人多以北方汉子河北河南山东的居多,就以武为艺,嘴上号称“脚踢南山猛虎、拳打北海蛟龙”。

平日里游走于江湖,顺便卖点祖传的大力丸、啥子专治五痨七伤的膏丹丸散等等,以此维持生计。

至于那些打药,有没得治疗效果天晓得,反正医不好你也弄不死你。

也有四川本地的武师在此卖艺,他们往往还多少带点洪门袍哥的色彩,一开口就先“拿言语”:“卖钱不卖钱、摊摊要扯圆。兄弟我多在山岗、少在书房,只知江湖之义气,不懂江湖之礼节,初次来到贵龙大码头,有不周不到之处还望各位海涵”,言语拿顺了,再扯开场子练武卖艺。

至于耍魔术的、唱戏的、演木偶戏的、说金钱板的则以川人居多,各逞所能,说唱到精彩之处就戛然而止,收一次钱。

每当这个时候,有人就掏点钱出来,也有的人装闷,脑袋就扯到一边去。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你不给也可以,人家又不会把手伸到你包包里头去估到拿。

看把戏给钱这个事,在江湖上叫做“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所以一般的看客从面子出发,多多少少都要给一点,小娃娃可以不给,因为他也晓得娃娃没钱。

这些卖艺的人,跑江湖靠手艺武艺混生活,属于民间艺人,都不掏钱人家喝西北风啊!

最受娃娃欢迎的是耍猴的,成都人叫“唱猴戏”,观众基本上就都是娃娃。

“唱猴戏”实际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乞讨方式,猴子表演得差不多了,就会手捧铜盘向围观的娃娃们讨钱。

耍猴的一般标配是,一只皮毛油光水滑的小猴子、一只瘦骨伶仃的老山羊(那是猴子表演时的坐骑)和一个装着道具(面具、戏装等等,都是猴子用的)的木箱。

耍猴人把小铜锣铛铛铛一敲,娃娃们很快就围拢了,看一会儿、给一分两分钱,又开心又好耍还不耽误时间。

现在成都是大都市了,大都市就要讲卫生,你要想耍猴,人家城管就不得干!

这几天不晓得大家注意到没有,成都市内好多饭馆都关门闭户的,说是中央巡视组来了,人家看到起不好。

你说环保部门是不是有点装怪?好在上面领导发现这个问题了,正在纠正。

说起耍猴的,还有句曾经流传很广的话,由于耍猴人很多是河南人,于是就有“四川猴子服河南人牵”的说法。

为啥子喃,因为刚解放时,四川有许多干部是南下的河南、山西的,人家是管你的,这里就把四川人比作猴子了。

呵呵,这句话是踏屑四川人的。

另外一些是跑江湖卖药的,人吃的药、耗子药跳蚤药等等不一而足,当然如果弄到其他的违禁品比如粮票布票他们也倒卖,这些人被称之为“跑滩匠”或者是叫“跳老海”。

还有一类就属“烂眼儿”了,老成都人习惯叫的“扯谎坝儿”,这些人可以凭一张树子上雀雀儿都哄得下来的嘴和一张比城墙倒拐还厚的脸皮,用一点只有他自己才晓得的成份的粉粉和药膏,卖几个钱算几个钱。

人吃的药,他就说吃了包治百病,说是除了雷打死的医不倒,另外你说是啥子病他都能医,那真叫做矮子吃了长高、驼背吃了伸腰、小娃娃吃了屙尿屙一丈多高。

不过你放心,他们也有行规,那些粉粉大多是开胃健脾的,吃了绝无问题,不会出事,医不倒病也绝对医不死人。

而卖的耗子药就不好说了,那时候科技不发达,毒鼠强也还没有发明,江湖上混的人哪来那些毒药?所以卖耗子药的几乎都是假的。

十多年以前,我曾在百花潭喝茶时遇见一个“跑滩匠”,讲他自已讲了自己曾经的跑摊光荣历史。

一次,这位仁兄在川北某乡场上,身上只剩一角钱和一点粮票,基本上已经是山穷水尽了,穷极生智,于是用一角钱买了五个馒头,自己先吃了两个把肚儿稳倒。

再把其他三个馒头拿到茶铺,就凭一张厚脸皮,说几句好话,在老虎灶上把馒头烧成碳状。

妥当,去到邮局要两张过期的报纸,找个背静的地方把烧焦的馒头搓成粉,一小包一小包的分别包好,拿着剩下的报纸,找中药铺借毛笔写上“祖传强烈杀鼠药”。

最后就找个人多的地方,随便往地上一铺就开卖,一会儿就把五分钱一包的“耗子药”卖完,几元钱到手后就开路。

这种骗人的把戏实际上很简单,一是都知道乡场上耗子多,二是耗子药的真假无法辨别,你总不可能买了自己先去尝一下嘛。

再就是那些卖“茶水变墨水”的、药水点痣的、卖退字药水的(这个退字药水买卖存在的比较久,差不多一直卖了二、三十年,主要用来非法修改证明文件,现在都用打印机了,那个东西就无用了)这些都是属于卖药的一类。

还有那些骗钱的,三张扑克猜人儿的、套红蓝铅笔的、摆残棋的,都以下注的形式骗钱,这些是专门骗那些自认为比骗子还聪明的人的。

如今这些骗术少多了,除了在某些城郊结合部有时还能看到外,大多已消声灭迹了。

在孙中山铜像周边,当然少不了卖零碎小吃的小贩们。

啥子转糖饼儿的、卖大头菜片片的、锅盔夹大头菜丝子的、干水豆豉片片的,摇棉花糖的,你只需花上一、两分钱,就可以弄点来把嘴巴哄到。

转糖饼的最受娃娃们的欢迎。

那时候转糖饼的主要目标是糖饼,转来的糖饼是为了享点口福,不像现在叫“糖画艺术”,转来耍一会儿就丢了,一般都不得吃,即便娃娃想吃大人一般也不准,怕不干净。

糖饼是饴糖熬制的,饴糖也叫麦芽糖,西式做面包时,面包进炉烤制前,刷在上面就是用饴糖,用来增加颜色。

那时候转糖饼的小贩还有另一样招徕生意的办法,就是“摸赵字”。

“摸赵字”带点博彩性质,就是用一个小的油篓子(竹子编的,刷桐油或者抹腻子密封后用来装液体类,其原因主要是那时候还没有普及塑料制品。

成都东门有条街曾经就是专业做油篓的,叫油篓街)里面装二三十个一面写有“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一面画有各种图案如鸟鱼兔马之类的小竹片,其中写着“赵”字的同样大小的竹片只有三个,二分钱摸一回,摸到“赵”字就算是中了大奖,可以得到一条糖制的大龙,也可以兑换成数量大致相当的糖饼,或者直接用大致同等的糖做一个“巨型”糖饼,拿到慢慢享用。

另外“钱孙李”三个也能有奖,只不过就要少一些;至于摸到其他的,则只有两个指甲盖大小的糖饼,算是安慰奖吧。

那三块“赵”字是事先拿在一边,有了买主才当面放进油篓子后摇匀(稀里哗啦的摇晃声是招徕买主的主要方法),以示公平竞争、童叟无欺。

卖水果的用一辆不大的两轮车推着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水果,沿街叫卖,削了皮的罗汉甘蔗两分钱一节,本地出产的梨子、花红(一种比苹果稍小的水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橘子等,都可以论个卖,价钱都很便宜,因为消费的群体都是包包里没几个钱的人。

一到夏天,这条街上随时还能听到叫卖“蚊烟儿”的吆喝声。

“蚊烟儿”是那个年代成都人熏蚊子的主要设备,类似于现在的盘香,以锯末加药物裹制而成,长约50公分,论根卖,点燃后基本上能熏一个晚上。

最著名的“蚊烟儿”是“二仙牌”,每到傍晚,街面上就传来那悠长的叫卖声:“蚊烟儿、药蚊烟儿,买二仙牌的香料药蚊烟儿咯”,相信这是无数老成都人久久不会忘怀的记忆。

这些就是老成都的春熙路,就是春熙路上的市井图像,只是年代就远了,画面变得有些模糊。

好了,龙门阵有点长,大家多半听累了。

我也摆得口干舌燥嘞,喝口水润润嗓子,舒展一下膀膀,明天再接到摆。

下篇再见。

提示:生态猕猴桃(不含膨大剂)20号开始摘果,现在预售已经开始。

购买通道:加平叔个人







































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上海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ms/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