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日本知名企业家川崎贵子被诊断得了乳腺癌,医师告诉她必须要把右侧乳房全部切除。按照过去的认知,川崎贵子本来已经做好从此变作“单乳人(一个乳房的女人)”的心理准备了,但她的好友告诉她,经过日本的胸腔外科,形成外科医生们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在乳房全部切除后可以完全重新做一个新的乳房。于是川崎贵子在右侧乳房完全切除后,又通过背部肌肉移位,腹部皮肤移植手术等,重新拥有了一对左右对称的乳房。不但穿衣打扮一如往常,甚至赤身裸体泡温泉也无有顾虑。本人得意之余,执笔把自己的乳癌治疗—乳房再建手术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图文并茂的趣书《我的乳房没有遗憾(私がおっぱいに未練なし)》。
(下图为川崎贵子近照,完全看不出右侧乳房是切除后手术再建的)。笔者乐观,奋进的生活态度,与女性息息相关的多样话题,在书中得到畅快淋漓的描写。书出版后立刻在日本主妇间广为流传,一时间几乎引得“洛阳纸贵”。
注意:以下内容和图片可能引起读者不适,请谨慎阅读.
乳癌手术,起源于16世纪法国,但长久几百年以来不被重视。只是单纯的“血管结扎+切除排脓+淋巴摘除”而已,手术技法没有什么大的革新变化,乳房切除后再建手术更是在医疗界长期以来无人提起。一直到年Cronin医师使用一种特殊的人造硅胶乳房silasticgelimplant移植入一位白人女性患者的胸部。乳癌切除后人工乳房的再建手术才开始初现雏形。(下图为使用硅胶乳房的再建手术病例,多适用于本来乳房脂肪饱满的女性)他们采用的手法是先用手术在胸部皮肤与肌肉之间植入一个医用盐水袋,然后定期在盐水袋里注射盐水使胸部皮肤逐渐拉伸,最后再做硅胶植入手术。疗程前后需要半年到一年。每次的入院也在2-4天以内。
用硅胶的乳房再建手术,优点是创口少,“乳房”的大小可以调节。甚至万一发现新的病变时再把硅胶取出来也很容易。缺点是东方女性与欧美相比,乳房脂肪较少,形状也偏小,到了年纪胸肌萎缩之后还容易造成“高低乳房”或者“大小乳房”(人造的乳房坚挺硕大,原来的乳房下垂萎缩)。而且欧美也有论文显示,硅胶材料的刺激本来就有引发癌症的可能。
年,日本都立驹趋病院的坂东医生首次把欧美的(使用硅胶的)乳房再建手术引入了日本。之后日本的医生们一直在探索:东方人的乳房组织比欧美人小,硅胶移植后如何防止乳房“一硬一软”,甚至数年后生理性乳房萎缩,造成变的“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乳房又如何预防?
一直到年又有日本的医生,世界首创了把手臂的(皮肤连血管脂肪)组织移植到胸部的乳房再建手术。可以更好地解决以上的尴尬问题。这对于东方乳癌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福音。日后,日本的医师也陆续发明了利用腹部(皮肤+血管+脂肪等)组织,臀部组织,背部肌肉,胸腹肌肉等移植拉伸等形式的乳房再建手术。
参考下图例:
日式乳房再建手术灵活多样,有一些甚至在乳癌切除手术时就可以同时展开乳房再建手术。它的优点是(因为使用的是自己的组织)乳房再生后,与原来的乳房相比,无论是外形还是手感都极度相似,随着年岁的增加,(与欧美的硅胶手术相比)左右乳房不一样的概率也低很多。甚至对乳房乳头大面积切除后的“单乳人”,日本的医生也发明了用“肚脐眼”移植的方式再建了“乳头+乳房”手术,可谓是“鬼斧神工”。
但日式乳房再建手术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是手术期间长(几次重要手术期间1~2年,一次的入院需要2~4周,术后追踪期间3~5年),手术创口大(需要切除别的组织来移植乳房)。移植的组织虽然是“自家移植”,但也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移植后血管坏死等副作用。
随着(大气污染,牲畜的荷尔蒙投用,食物添加剂使用增加等)环境的恶化,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概率越来越高,但中国的乳腺癌手术仍然以大面积切除为主,这造成很多的中国女性因为惧怕变成“单乳人”而拒绝治疗,甚至拖延到乳癌晚期。这也为自己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身心的痛苦。希望今后中国人与中国政府可以更多的认识,更多的发展术后的乳腺癌再建手术,为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实实在在的解决切身问题,为她们带去更多的“乳房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