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是一种以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和脊髓运动神经元变性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萎缩,尤其是手部小肌肉。在ALS患者中,常优先累及手内肌的大鱼际肌肌群包括拇短展肌(Abductorpollicisbrevis,APB)和第一骨间肌(firstdorsalinterosseousmuscle,FDI),而包括小指展肌(Abductordigitiminimi,ADM)在内的小鱼际肌群则相对豁免,这一独特的手内肌分裂萎缩模式称为“分裂手(SplitHand)”。近年来,分裂手现象被认为是ALS一个非常有用的临床标志,并且该现象似乎是ALS早期且具有高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虽然构成分裂手的APB,FDI和ADM受相同脊髓节段(C8-T1)的支配,并且FDI和ADM由同一尺神经支配,在ALS中却受累程度不一。因此,分裂手的机制较复杂。目前已提出3种可能的机制,包括大鱼际肌肌群具有较大的中央代表区的皮质输入过程、周围轴突兴奋性异常和支配手内肌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池的功能障碍。有研究表明,皮质功能障碍是导致ALS的分裂手现象的最可能原因,而脊髓/周围机制的参与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将对分裂手现象发生机制及其诊断指标的诊断效用做一综述。
1概述20世纪90年代,Wilbourn在常规工作中记录了ALS患者正中神经支配的APB和拇对掌肌、尺神经支配的FDI和ADM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