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一、何为肌电图(EMG)
肌电图电诊断是周围神经系统疾病重要的诊断手段。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对于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临床医师虽然通过了解病史和体格检查对周围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功能状态有了初步的诊断意向,但对功能障碍的原因仍不能明确,通过肌电图检查与评估,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可明确诊断;另外电诊断对于检测进行性神经肌肉病的疾病过程,评定周围神经病及其外伤的康复预后,具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肌电图检查诊断是利用神经及肌肉的电生理特性,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其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或用针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患的检查,肌电图诊断检查基本上包括三大部分:
二、肌电图(EMG)检查方式包括三种:
1.神经传导检查
2.针极肌电图检查
3.诱发电位检查
临床上借助上述检查可帮助诊断中枢神经、外围神经及肌肉病变。特别是对于帮助侦测病变的性质(区分神经病变或肌肉病变)、位置(神经根、丛或外围神经病变)及严重度,以协助临床做出正确诊断、选择治疗方式及评估效果与愈后。
三、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前我科已经开展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神经电图检查;下一步即将开展肌电图普通针电极检查功能和诱发电位检查功能。
普通肌电图可区别神经源性、肌源性和废用性肌萎缩,在神经源性肌萎缩中,对区别脊髓前角、神经根、周围神经损伤以及神经根的定位也有一定作用。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包括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电图包括H反射、F波等项目;对神经损害可提示主要病理改变(脱髓鞘或轴索变性);对单神经嵌压征的早期诊断,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有重要意义;H反射、F波为神经根损伤的灵敏指标。
四、肌电图临床适应症:
肌电检查适用于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神经源性损害、多发性肌炎、力弱、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重复电刺激检查)等各类病症。
医院功能科现已正常开展肌电图相关检查,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精准的检查服务和高效、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我科将竭诚为患者朋友随时服务,欢迎前来咨询检查。
联系人:赵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