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部分是————肌电图相关知识。本文内容摘自《临床实用神经肌电图诊疗技术》。
肌电图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01
正中神经损伤:
腕部损伤
检测方法:
1.EMG:检测拇短展肌是否有失神经电位及随意收缩的募集反应能力。
2.CMAP:腕部(正中横纹上2cm)刺激,拇短展肌记录CM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3.SNCV:示(中)指顺向刺激,腕部(正中横纹上2cm)记录SNCV(感觉神经传导),输入刺激与记录两点的距离,计算示(中)指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LAT(潜伏期)、AMP(波幅)。
4.证实腕以上MNCV(运动神经传导)、SNCV(感觉神经传导)无异常。
电生理表现:
1.EMG:拇短展肌呈轴索性损害表现。
2.CMAP:
①完全损伤:拇短展肌不能记录到CM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②不全损伤:拇短展肌CMA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
3.SNCV:
①完全损伤:示(中)指SN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缺失。
②不全损伤:示(中)指——腕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SNAP波幅下降。
肘部损伤
检测方法:
1.EMG:正中神经支配肌是否有失神经改变,主动肌肌肉运动单位电位(MU)状态。
2.MNCV:
①前臂腕——肘段的MNCV:刺激点分别由腕至肘部,记录点为拇短展肌,输入两点距离,计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②如无条件作前臂段的MNCV,可以由能够记录到的前臂最远端肌CMAP为参考指标。
3.SNCV:
①分别顺向法检测示(中)指——腕,腕——肘的SNCV。
②如果不能直接记录到SNAP,可用SEP(体感诱发电位)测定,了解神经的连续性是否存在。
4.证实肘以上NCV、NAP无异常。
电生理表现:
1.EMG:正中神经支配肌(拇短展肌、拇长屈肌、桡侧腕屈肌等)轴索性损害,无运动募集反应或反应减弱。
2.NCV:
①完全损伤:肘部MNAP、SNAP消失。
②不全损伤:肘以下各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
腋部损伤
检测方法:
1.EMG:同肘部损伤。
2.MNCV:分别测定腕——肘、肘——腋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记录点为拇短展肌,如拇短展肌不能记录到CMAP,可依次向上选择记录点)。
3.SNCV:
①用顺向法分别测定指——腕、腕——肘、肘——腋段的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
②如上述方法记录有困难,可以用上肢不同两点刺激所获SEP(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之差,求出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
电生理表现:
1.EMG:同肘部损伤。
2.NCV:
①完全损伤:腋部以下MNAP、SNAP消失。
②不全损伤:腋部以下各段MNCV、SNCV减慢,相应MNAP、SNAP波幅下降。
02
尺神经损伤:
腕部损伤
检测方法:
1.EMG:小指展肌、第一骨间肌是否有失神经改变,及主动肌活动力量。
2.CMAP:小指展肌、第一骨间肌记录,腕部尺侧横纹上2cm刺激,测定CMAP的滑伏期及波幅。
3.SNCV:小指顺向刺激,腕部尺侧横纹上2cm记录SNAP。
4.证实腕以上MNCV、SNCV无异常。
电生理表现:
1.EMG:骨间肌、小指展肌轴索性损害;无主动运动募集反应或募集反应减弱。
2.CMAP:
①完全损伤:小指展肌不能记录到CMAP。
②不全损伤:所获CMAP之潜伏期延迟,波幅下降。
3.SNCV:
①完全损伤:小指刺激,腕部不能记录到SNAP。
②不全损伤:小指——腕部之SNCV减慢,波幅下降。
肘部损伤
检测方法:
1.EMG:肘以下尺神经支配肌是否有自发电活动,最大用力时MU的状态。
2.NCV:参照正中神经肘部损伤检测方法2、3、4。
电生理表现:
1.EMG:肘以下尺神经支配肌(小指展肌、第一骨间肌、尺侧腕屈肌)有轴索性损害,无运动募集反应或募集反应减弱。
2.NCV:
①完全损伤:肘以下MNAP、SNAP消失。
②不全损伤:肘以下各段NCV减慢,波幅下降。
腋部损伤
检测方法:
参照正中神经腋部损伤检测方法。
电生理表现:
参照正中神经腋部损伤电生理表现。
03
桡神经损伤:
肘下损伤
检测方法:
1.EMG:前臂伸指、伸腕肌(示指固有伸肌、尺侧伸腕肌、指总伸肌、桡侧伸腕肌、肱桡肌等)是否有失神经改变,肱桡肌是最重要的定位肌。
2.MNCV:
①前臂背侧中段——外侧肌间隔段的MNCV(可由示指固有伸肌记录,前臂背侧中段及外侧肌间隔段分别为刺激点)。
②如示指固有伸肌未能记录到CMAP,可以由此向上选择记录点。
3.SNCV:采用逆向法,在桡骨茎突上7.5cm处刺激,虎口区记录,测定前臂下段的桡神经浅支感觉传导速度。
4.测定EMG肱桡肌正常,肘上NCV无异常。
电生理表现:
1.EMG:上臂伸肌群呈轴索性损害,肱桡肌(-)。
2.MNCV:
①完全损伤:前臂CMAP不能引出。
②不全损伤:前臂MNCV减慢,波幅下降。
3.SNCV:
桡神经浅支SNCV可正常,亦可减慢或缺失。
肘上损伤
检测方法:
1.EMG:检测上臂所有桡神经支配肌是否有失神经损害,三头肌是重要的定位肌。
2.MNCV:分别检测前臂中段——外侧肌间隔——锁骨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记录点为最远端的伸肌,如该肌不能记录到CMAP,可依次向上选择记录点。
3.SNCV:桡神经浅支检测同肘下损伤。
电生理表现:
1.EMG:含肱桡肌以下所有伸肌群有轴索损伤,肱三头肌(-)。
2.MNCV:
①完全损伤:前臂伸肌不能诱发CMAP。
②不全损伤:前臂、上臂MNCV均减慢,相应波幅下降。
3.SNCV:前臂桡神经浅支SNCV缺失或减慢。
腋部损伤
检测方法:
同肘上检测方法。
电生理表现:
1.EMG:上肢桡神经所有支配肌均有轴索损害表现。
2.NCV:
①完全损伤:所有伸肌均不能诱发CMAP。
②不全损伤:上肢分段测定MNCV均减慢,相应波幅下降。
3.SNCV:完全损伤者SNCV缺失,部分损伤者SNCV减慢或SNAP波幅衰减。
肌电图在卡压性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
01
腕管综合征
检测方法:
1.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在腕部横纹近端电刺激正中神经,用表面电极或针电极在拇短展肌处记录。
2.正中神经不同段传导速度的比较,顺向法计算指——掌段及掌——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3.腕以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及波幅的测量。
4.潜伏期差值的比较:正中神经与邻近尺神经、桡神经浅支潜伏期的比较。
①刺激拇指:比较相同距离正中神经与桡神经浅支的潜伏期之差。
②刺激环指:比较相同距离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潜伏期之差。
电生理表现:
1.EMG:严重卡压者拇短展肌可有正尖波、纤颤波等自发电位。
2.远端潜伏期:正中神经远端运动感觉潜伏期延长。
3.正中神经掌——腕段或腕——指段SNCV减慢、SNAP波幅下降或缺失。
02
肘管综合征
检测方法:
1.分段测定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逐段测量腕——肘下5cm、肘下5cm——肘上5cm、肘上5cm——锁骨的MNCV、MNAP。
2.分段测定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逐段测量小指——腕、腕——肘、肘上——腋的SNCV、SNAP。
3.肘段SSCT测量:跨肘10cm,每隔1cm刺激,小指展肌记录CMAP之潜伏期及波幅。
4.证实肘上段传导无异常;有必要时排除腕尺管综合征。
电生理表现:
1.EMG: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有轴索损害的依据;募集力弱,重者可无运动单位电位;尺侧屈腕肌可以不受其影响。
2.MNCV:分段测定运动传导速度,肘段之MNCV减慢、波幅下降且波形离散,这是最具特征的表现。
3.分段测定肘以下感觉传导速度,其感觉电位的波幅有下降现象。
4.SSCT:肘段短距离卡压点电刺激神经所获CMAP的潜伏期延长,波幅及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
03
腕尺管综合征
检测方法:
1.EMG:腕以下尺神经支配肌,如骨间肌、小指展肌。
2.CMAP:分别记录骨间肌及小指展肌的CMAP。
3.SNCV:记录腕以下感觉传导速度及波幅值。
电生理表现:
1.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有神经源性损害。
2.MNCV:骨间肌记录,腕部刺激而获CMAP的潜伏期延长。
3.SNCV:浅支受累时小指感觉异常,单纯深支卡压时感觉正常;腕上——肘的混合神经传导测定正常。
4.精确测定法:腕部尺神经刺激,小鱼际肌和第一骨间肌同时记录CMAP,观察波幅和潜伏期;如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潜伏期明显延长,CMAP的波形异常,而小指展肌记录的CMAP之潜伏期和小指SNAP正常,提示掌深支发出小鱼际肌支以远卡压。
持续更新
作者:赵敏
审阅:王金昌主任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