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正被更多人看见。
「有些人做了手术,畸形矫正了、病痛去除了,但最后结果是关节僵掉、肌肉萎缩了,如果有好的康复医学介入,结果可能就非常不一样!」医院刘主任曾经这样说道。
生活中,因为运动带来的损伤乃至残疾、非传染类慢性病或是因为老龄化带来的脑部疾病诸如阿兹海默症等等,如果能够尽早接触康复治疗,患者过上如常的生活必将指日可待。
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也日渐受到大家的认可。尽管如此,关于康复医学尚有诸多问题等待厘清。例如,康复医学的专业性如何体现?「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职业差别如何厘清?国家对于康复医学及科室的重视程度究竟如何?
日渐细分的康复治疗
每位康复医师在接诊患者的时候,要全面了解对方疾病、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找准恰当的时机,有效介入。
患者罹患了何种疾病、其损伤的急性期症状表现如何,应该如何进行临床康复......伴随着缜密而规范的问诊,一套成体系的治疗流程也随之诞生。
作为治疗的首个环节:「疾病进行诊断和康复评定」,奠定了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对于患者而言,康复治疗是一略显漫长的旅程,经由康复治疗师来执行。
目前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涵盖了八个细分类别:骨科康复、儿童康复、神经康复、烧伤康复、产后康复、心肺康复、疼痛康复、老年康复。整个康复治疗过程因患者需求而异,涉及完备的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例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
康复治疗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制胜要诀。哪怕制定的方案再好,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操作方式,善于沟通的能力,以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容易就中道而废。
所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需监测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时做出有效调整,必要时联合多学科进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