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有两个胃,腺胃和肌胃,食物首先经过腺胃,腺胃分泌的胃酸将食物软化之后到达肌胃,食物在肌胃内消化,消化之后进入肠道,被肠道吸收。雏鸡刚来家就有肌胃溃疡症状。临床表现为鸡群大小不齐,缩脖打蔫,一抓就跑。鸡嘴发尖。粪便过料。上肠道药效果不明显。但采食量前期正常。等发展到中期才显现掉料。希望大家及时发现,尽早治疗。越早,越好治,越早,药费越低,越早,对小鸡越好。临床症状:一、发病前期以“不吃不长不死”为主要特征,后期由于鸡体质弱衰竭死亡,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死亡。这两个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和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尤以秋转冬时损失更严重,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二、腺胃炎和肌胃炎的不同之处腺胃炎发病初期表现为粪便过料或细长条。腺胃炎不吃大颗粒饲料,刨料。由于腺胃肿胀,腺胃内径变小,吃大颗粒饲料很难到达肌胃,所以鸡不爱吃大颗粒饲料;即使吃了,也疼,所以鸡表现尖叫、疯跑的状态。解剖可见腺胃肿胀如乒乓球状、充血出血;乳头水肿、基部呈粉红色,周边出血;病后期乳头溃疡、凹陷、消失。鸡得了肌胃炎对饲料的颗粒状大小是没有什么挑剔,但整吃整拉的现象普遍,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过料严重。因为鸡的肌胃相当于鸡体内的粉碎机,粉碎机坏了,不工作了,吃的大颗粒饲料不能被粉碎,所以过料相当严重。剖检可见肌胃干瘪萎缩,鸡内金呈现老树皮状、甚至糜烂,鸡内金下方出现白色或灰白色脓疮样附着物,严重的附着物厚度超过1mm。三、腺胃炎和肌胃炎的共性腺胃炎和肌胃炎会造成鸡群生长不良,病鸡体重比正常鸡体重低,鸡群发育大小参差不齐,发病一两天后都会表现头部发尖,不增料的情况。个别鸡出现精神不振、缩头、垂翅的状态,病鸡还表现出脸发白、腿脚发白等贫血症状。这两个病的病程都比较长,治疗及时者3天即可治愈,治疗不及时的,直到出栏都不能治愈,对养殖户的损失较大。这两个病发病率高,前期几乎不死亡,后期会出现衰竭性死亡。死亡率高低不等,无明显的死亡高峰。腺胃炎和肌胃炎的发生,会造成鸡免疫力低下,甚至会造成免疫抑制。临床表现为胸腺、胰腺、法氏囊严重萎缩,甚至有些鸡群还表现为轻微的咳嗽、甩鼻等呼吸道症状。四、诊断
(一)临床症状;1.采食量下降,产蛋率急速下降或升不上去,部分鸡只拉稀、消瘦,眼睛呈“双眼皮”样。2.粪便内有不消化的饲料,最常见的是拉黑色糊状粪便;3.眼睛角膜炎、结膜炎。4.部分鸡只在眼帘上方、眼角上方、或嘴角边有“豆”样肿瘤。5.严重鸡群出现零星死亡,产“雀斑”蛋、“血斑”蛋。6.嗉囊内及消化道内有黑褐色液体。(二)主要解剖病变:1.病鸡消瘦,胸肌苍白,青年鸡胸腺萎缩或消失。2.出现程度不一的肠系膜发黑,肠管浆膜层分布黑色絮状物。3.脾脏、肝脏肿大同肉鸡病变,气囊炎症明显,主要是气囊壁增厚有云雾状分泌附着。卵泡液化、变性坏死、萎缩。4.肌胃角质层明显溃烂、腺胃乳头消失,部分腺胃角质层萎缩明显。5.腺胃乳头分泌大量黑褐色液体,且逆流到口腔,使食道内存在大量的黑褐色液体;部分从皮肤外就可以看到嗉囊内的变化。6.部分念珠菌感染的鸡群,鸡只食管内、嗉囊内有大量灰白色麸皮样伪膜,眼睛出现“云雾状”变化。7.储尿囊有乳白色或液体。8.卵巢变性、萎缩。(三)近期的新变化;1.发病日龄早,3-5日龄就有发病,多在20日龄以内出现典型症状。2.发病严重地区难治疗、用药周期很长,一般2-3个疗程。3.鸡群不爱吃、不长、不消化,严重影响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病因: 1.在高温高湿应激环境下2.种源垂直传播(免疫抑制病)引起鸡苗体质差,免疫力低下。3.霉菌毒素引起腺胃溃疡4.H9、IBV、NDV、IBDV处于潜伏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在防疫时易引起发病,同时出现肌腺胃炎病症。5.日粮的生物胺过多、玉米中缺少微量元素硒等。总结:肌腺胃炎主要与饲养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有关;在病原方面与种源垂直传播、免疫抑制、霉菌毒素感染等有关。 三、鸡肌胃腺胃炎防控策略 (一).预防: 引起腺胃炎肌胃炎的原因很多,要从几个方面注意:1、对未发病的鸡群,合理控制好日粮中各种原料的质量,必要时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有效防止霉菌、真菌及其毒素对鸡群造成的各种危害2、饲养密度合理,育雏期控制好合理的温湿度。3、经常添加抗病毒药物,减少病毒病发生机会。实践证明,鸡群有病毒存在时,腺胃炎肌胃炎发病率高。4、加强饲养管理,及时调整肠道有益菌群数量,让鸡群有一个健康的肠道内环境。 2、治疗方案:控制霉菌毒素,阻断免疫抑制病,避免使用鱼粉等动物性蛋白,使用疗效好的药物消炎恢复胃粘膜机能。 最后大家有没有感觉在十天前后就会看到自家的鸡开始大小不均匀,羽毛蓬松增厚(这样的鸡没有分量),鸡冠鸡爪苍白,鸡头消瘦,背部有厚重的羽毛覆盖,整个鸡身看不到鸡肉色的皮肤,清一色的被羽毛覆盖,粪便有条状的,但大多是料粪多,鸡特别容易惊吓,稍有动静就满棚跑。大家有没有注意观察,有没有一天不定期的拿出5个小时用来在鸡棚什么都不干细心的观察鸡的精神状态、粪便、大小、分布情况、有无呼吸道、吃料情况等。这些情况你注意到了吗?如果没有,你想不想养好鸡,如果想,就要用心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