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定义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游泳,举重,球拍运动)。

症状体征

1.临床表现

(1)外伤史: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损伤史,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疼痛与压痛:常见部位是肩前方痛,位于三角肌前方及外侧。急性期疼痛剧烈,呈持续性;慢性期呈自发性钝痛。在肩部活动后或增加负荷后症状加重。被动外旋肩关节也使疼痛加重。夜间症状加重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3)功能障碍:肩袖大型断裂者,主动肩前屈及外展功能均受限。外展与前屈范围均小于45°。但被动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

(4)肌肉萎缩:病史超过3周以上者,肩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以三角肌、冈上肌及冈下肌较常见。

(5)关节继发性挛缩:病程超过3个月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前屈受限较明显。

.特殊体征

(1)肩坠落试验(armdropsign):被动抬高患臂至前屈90°~10°范围,撤除支持,患臂不能自主支撑而发生臂坠落和疼痛即为阳性。

()撞击试验(impingementtest):向下压迫肩峰,同时被动前屈患臂,如在肩峰下间隙出现疼痛或伴有前屈不能时为阳性。

(3)疼痛弧征(painarcsyndrome):患臂前屈60°~10°范围内出现肩前方或肩峰下区疼痛时即为阳性,对肩袖挫伤和部分撕裂有一定诊断意义。

(4)盂肱关节内摩擦音:即盂肱关节在主动运动或被动活动中出现摩擦声,常由肩袖断端的瘢痕组织引起。

分期与治疗

(一)分期:Neer()将肩袖损伤分为Ⅲ期:I期为年龄5岁,病变可逆,活动时肩痛到活动期间痛,肩峰上区点状触痛,有疼痛弧,抗阻力时疼痛加重;Ⅱ期为年龄5~40岁,反复创伤引起慢性肌腱炎,持续性肩痛,常于夜间加重,体征与I期相似但更重;Ⅲ期包括完全性肌腱断裂、骨性改变,年龄在40岁以上,病史长,可以轻度肩痛到严重肩痛,夜间为甚。肩活动范围可从正常到严重受限,被动活动大于主动活动。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

临床应根据肩袖撕裂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方法。

1.非手术综合治疗:适用于NeerI期,特别是伤后少于3个月,肩袖部分撕裂、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完全撕裂和老年患者,予镇痛、止血、脱水、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局部痛点封闭、理疗,并于患肩外展、前屈、外旋位予石膏或外展架固定3~4周,随后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手术治疗:若非手术综合治疗4~6周仍不能基本恢复肩关节的外展活动,则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肩袖撕裂和非手术治疗不满意的肩袖部分撕裂者。对肩袖完全撕裂者手术方法应选择原肌腱附着区域肌腱-骨重新固定,用不可吸收缝线牢固缝合;对肩袖部分撕裂者,手术宜行断裂部位吻合修复。

肩袖损伤后,无论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后,都应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所有康复训练都应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之下完成。

术后康复训练:患者术后佩戴肩吊带,摘除时间听从临床医生意见。

治疗方案分为三个阶段

肩袖损伤康复第一阶段(术后0~6周):

正常关节制动4周,将发生相当程度挛缩,而受伤关节制动周,就会导致结缔组织纤维融合,关节运动功能丧失,如果肿胀不及时处理,持续超过1—周,就必然会加重局部粘连,限制功能活动。因此,我们要求患者进行肩部冰敷,以减轻肿胀、提高痛阈,同时主动活动手、腕及肘部,抬高患肢,被动活动肩部以减少粘连

术后0~3周内采用肩吊带舒适体位悬吊保护,不应负重及过分用力。否则将影响组织愈合剂功能恢复。肩吊带保护时间视疼痛、肌力情况而定。

1.圈、钟摆:健手辅助患侧上肢做前后、左右摆动及顺、逆时针划圈;

钟摆运动,是肩关节的一种自我松动方法。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

.手、腕、前臂及肘的相邻关节活动练习(主动);均为3次/d,5~10个/次;

手:抓握,伸展

腕:掌屈、背屈、尺偏、桡偏、环转

前臂:旋前、旋后

肘:屈曲、伸展

3.冷敷痛区,3~6次/d,每次0---30min;

4.被动活动练习,术后第1天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术后第3~4天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外展、内旋及外展外旋;

肩关节前屈: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前屈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1分钟。

肩关节体侧外旋: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肩关节外展:患者应平卧于床上,双手持一木棒于体前,健侧向患侧推,使患侧上肢贴于床面,肩关节展开,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肩关节外展外旋:患者应平卧于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肘不必紧贴于体侧,患侧肩关节尽可能外展,90°以内,90°为最佳,健手患手均握木棒一端,健手尽力向外推患手,注意上臂不可离开床面,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肩关节内旋: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后,而健侧手背在脑后。两手分别握住一条毛巾的两端。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手通过所握的毛巾尽力将患手向上拉,达到最大限度时维持分钟。

5.术后周拆线后进行三角肌等长收缩训练:分别锻炼前、中、后部,均为3次/d,5~10个/次。

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而只有张力增加,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三角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者平卧床上。患侧手握拳,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在保持身体、肩关节、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进行前方,外侧,后侧的抵抗训练,抵抗物可为床,健手及墙面等。

肩袖损伤康复第二阶段(7~1周):

1.除吊带后主动辅助关节活动训练:肩梯、滑轮等;

.站立位利用棍棒等进行前屈、外展、外旋等练习

7-1周

,均为3次/d,5~10个/次;

站立位,双手持棍,健手带动患手进行练习。

3.继续进行肩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此阶段训练可与站立位进行,不过要保持躯干、患侧肩及上肢保持不动的原则

4.姿势纠正;与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及姿势,与康复训练同样重要。既可以很好的帮助康复训练,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

①睡觉

如果睡眠质量好且醒来没有疼痛,那么不要改变习惯。如果你睡觉时有肩膀不适,那么避免用患侧肢体枕着头动作,对血液循环不好。同时,可以使用多个枕头来保持肢体稍微的外展

②日常生活活动

早期避免双上肢高于肩膀水平面持物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反复操作或持重物时,保持肘关节弯曲,并靠近身体。

③姿势训练:

主动前屈肩关节并保持斜方肌上部肌肉放松:

上肢前举,并保持肩关节放松,避免耸肩。可在镜子前训练,或置对侧手于肩上。

5.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梳头、洗澡等)。

训练前可先进行热敷,待肌肉放松后开始训练。注意:患侧不能负重,练习时不要快速反复重复动作,尽量用患侧进行日常活动。

肩袖损伤康复第三阶段(1周以后):

此阶段时重建或修复的肩袖已基本愈合,除继续强化之前的动作之外,可进行终末牵拉和力量练习

1周以后

①利用门、桌子等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牵拉,3次/d,5~10个/次,每次需持续10~0s;

a.胸肌牵拉训练

上臂外展,曲肘前臂置门框。躯干缓慢转向对侧,直到感觉到了胸肌牵拉感。

b.肩关节牵拉训练水平内收

前屈90度水平面内收肩关节,对侧手在肘关节处加力帮助牵拉。

c.肩前屈牵引训练

立位面向墙壁,手向上滑动,缓慢靠近墙面以增加牵引。

②利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各方向力量练习,—3次/d,15个/次,到达终末点时需持续5—10s。以下为几个重点联系的动作,保持肩关节肌肉力量的平衡。

a.肩关节体侧抗阻内外旋训练

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外侧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可通过皮筋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

b.肩关节抗阻后伸训练

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后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可通过皮筋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

c.肩关节抗阻前屈训练

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踩于脚下,向上用力拉皮筋。可通过皮筋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注意不可耸肩,保持拇指向上。

复合运动训练:可让患者小运动量的游泳、慢跑和球类运动等以恢复患者上肢的协调性和运动的精确性,但半年内不能进行竞赛类运动。

训练时所有活动均需在疼痛耐受范围内进行。同时可辅助理疗(干扰电,超短波,超声波,蜡疗)和药物等方法控制炎症、减轻疼痛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
白殿疯初期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fl/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