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昭的幽梦影

今天,是清明节,我三妈在家庭群里说要和妹妹去扫墓,我们这些亲人远隔千里,不能尽点心意,想来十分惭愧,只能朝南遥寄哀思。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敬爱的三叔!

一、夜路凌晨5:40我起身上早自习,迈着小碎步赶路。整个小城一片漆黑,虽是十月,但刺骨的寒风似刀,直灌胸口,除了皮肤被生剥的疼痛,还有说不出的压抑。此时此刻,距离爸爸连夜赴桂已经六个小时了,他现在应该还在湖南境内,虽担心却不敢打电话问询。千里奔丧这种事,今年已经是第二次了。我难以想象年逾五十的父亲这一夜在车上如何捱过。“我走了之后你们不要打电话问。”这是爸爸临走前的交待,或许他已经预感到事情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这一夜,我和妈妈也是辗转反侧。

二、初衷父亲共有兄弟四个,姐妹三个,在四兄弟中他排行老二,家族都称之“二哥”。我的大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出去当兵了,转业后留在了外地成了家,但是由于距离和物质各方面的原因,大伯很少回来。父亲大学毕业后,从山村走到城市,本有更多机会去往大城市的他,选择留在家乡,他说,大伯离了家,我就是老大,脚下还有弟妹,上头还有父母,得留在家门口,得撑起这个家。80年代末,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校在秭归县征召士兵,彼时父亲刚刚大学毕业,成绩相当优秀的三叔还在读书,家中姊妹众多,经济困难物质贫乏,三叔听到这个消息,心动了,因为去当兵可以给家里省下一大笔学费,于是他向父亲征求意见。父亲默了一会儿,说到:“去吧,家里有我照看着你放心。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就这样,血气方刚的三叔带着信念与理想,背起简单的行囊,和几个被录取的秭归同乡踏上了茫茫未知异乡路。从此,三叔与我们相隔千里,更把三叔和我们隔开的,是三十年的时间距离。由于部队纪律严明,在我的印象里,在这离家的将近三十年里,三叔仅仅回来过不到十次,这其中还包括父亲病重和奶奶去世两次。不知道那时的三叔有没有想过在陌生的环境要遭遇些什么,也不知有没有憧憬过十年后,二十年后是怎样的生活,也许当时三叔考虑的,丝毫不是自己的将来,而是为了减轻家庭重担,忍受一己之困苦,甘愿漂泊在外独自拼搏,而这少小离家的初衷竟然贯穿了三叔的一生。四个儿子两个在外,两个大姐已出嫁,下面还有一弟一妹,父亲作为家中的大儿,承担起了家中的主要责任。刚开始的那些年,通讯还不发达,电话是稀奇物,父亲和三叔经常通信,父亲在信中告诉三弟家中一切都好,父母安康,弟妹乖巧,三叔则在信中告诉二哥桂林山水甲天下,部队生活充实得到锻炼,他们相互鼓励,共诉思念,但谁也不提自己遭遇的困境。也许这就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兄弟二人如同双胞胎般心心相印,共揣理想,互相扶持,这份深厚的兄弟情在之后的很多事情得到印证。我能想象当时刚工作的父亲,工资微薄,却还要供养双亲,供妹妹上大学,而刚去广西的三叔,人生地不熟,没有亲人,毫无根基,要怎样地摸爬滚打才能求得生存。我曾在老家的阁楼上见过那一沓沓发黄的信件,后来搬家,它们都不知遗失到何方了。

三、骄傲虽然被距离与时间阻隔,无尽的思念像虫子一样挠得人发狂。但让人欣慰的是,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三叔很争气。从他一次次的勋章,和年复一年的升迁可知,三叔靠自己的努力站稳了脚跟。二十多岁的三叔做事低调踏实,力求上进,三叔得到了老领导的赏识,并一次又一次被委以重任,而三叔为人忠厚侠义,在同时期去当兵的湖北老乡群中成为大哥,这一群生死兄弟在异乡共同奋斗,互相帮衬(年我去桂林亲眼见识了他们之间的情义)。最终,老领导放心地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三叔,我有了三妈。部队生涯结束后,三叔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在部队,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学院,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军队。年,妹妹在桂林出生了,更让人欣喜的是,妹妹和我同月同日生,这更让我觉得,我们是缘定天生的一家人。三叔的争气让爷爷在村里特别有面,也格外让人尊敬,大家都说,三爷(爷爷排行第三)家的三儿出息了,当了大官,在桂林呐。年暑假,三叔回来探亲,那是我第一次见着三妈,我们一行人走在老家的小路上,经过别人家门口时,主人都让我们歇一脚,喝口茶,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我特别自豪,急忙给别人介绍,这是我三叔,就是那个在桂林当兵的三叔!乡亲们早知道我三叔归乡的消息,不住地打量夸赞。那些天,来爷爷家串门的人特别多,都是为了看看三叔,“你家三儿真出息啊,这真是荣归故里啊”“桂林在哪里啊,远吗,听说有句话叫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么?”“老爷子你啥时坐飞机去三儿那里,回来给我们讲讲呗”、“您儿真有福气,老二进了城当了人民教师,老三在大城市当了官,啧啧啧”……爷爷听到了这些并不接话,只是咧着嘴嘿嘿地笑,满足地抽着他的叶子烟。三叔一生功绩辉煌,声名显赫。每年八一建军节,三叔都会收到秭归县人武部的邀请函,邀请三叔回乡参加各种活动,年9.3抗战70周年,三叔收到了宜昌市人武部特别邀请函,希望三叔能荣归故里。但三叔为人低调谨慎,一直没有应邀。打我记事起,三叔就成了家族的教材,三叔是全村的楷模,是我爷爷的骄傲。记得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教我们写信,我毫不犹豫地选择给三叔写信,当父亲带着我去邮局,我认认真真地这下“广西省桂林市某军事学院”这几个字时,我内心无比自豪。叔伯姑们都这样教育孩子,“好好读书,考到第一名带你去桂林!”“你要向三叔学习,考上大学后我们就去看三叔!”“听话!放暑假了我们去桂林玩!”那个时候我跟妈妈说,我还没坐过飞机,我们去桂林的时候一定要坐飞机,父母的许诺让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桂林,似乎成了梦想的代名词,是我们家族孩子心中无尚的荣耀,在那些漫长的琐碎的时间里,它仿佛成了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一个藤蔓七个瓜,因为缘分今生结为姊妹一家,爷爷奶奶老了更希望儿女在跟前,千里之外的三叔始终是他们的牵挂。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爷爷奶奶,大伯,幺叔,幺姑都先后去过三叔那里,而我的父亲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总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后再去三弟那里看看,于是我从小学毕业,到初中毕业,再到高中,大学,一个又一个暑假过去了,父亲总是不肯兑现诺言,后来我工作也稳定了,可父亲总觉得还不完美。最终在我的说动下,年我带完高三毕业班的暑假,我们一家赶往了南下的火车。三叔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还有他的那一群肝胆相照的老乡兄弟也对我们非常友好。看到三叔生活富足根基稳定,还有一群兄弟生死与共,父亲放心了,原本一直想劝说三叔退休后回湖北养老的念头打消了,父亲对三叔说:“桂林是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这里环境好,而且你奋斗了一辈子,才打下了一片基业,不容易,你们这些老乡胜似亲兄弟,我也放心了。你就安心在这边工作,家里有我呐!”而远在桂林的三叔也希望家中父母姊妹都能在有生之年过来看看,记得临行时,三叔嘱咐父亲说说:“两个大姐都在农村,苦了一辈子,很少出门,你一定要带两个大姐来一次!”不想三叔的这个愿望竟再也不能亲眼看见了。

四、情义三叔靠着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不仅站稳了脚跟,更是让自己的生活富足起来。三叔多年才能回来一次,有时得等到过完年后正月里才能回来三四天。每次三叔回乡都是我们家庭的大事,其他的姊妹都会提前聚集到爷爷家里,等候三叔回来,以免三叔在千里的舟车劳顿后继续辗转于各个亲戚间,09年,考虑到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为方便照顾,我们把爷爷奶奶从老家山上迁到茅坪,除非有红白喜事,没事我们一般没有去老家了。但即便如此,三叔仍不忘乡里乡亲,每次总要在紧张的行程安排中抽出一点时间回到老家去拜访各位家族长辈,并悉数准备礼物。老家的乡亲们都说,爷爷家的三儿懂得感恩不忘乡亲,是家乡人的骄傲。三叔是只金凤凰,从贫苦的农村飞了出去,但发达显贵之后依然保持淳厚本色,心系父老乡亲。15年在桂林的时候,宴席间,三叔的老乡战友动情地对父亲说到:“二哥,您三弟真不错!”他们娓娓讲述三叔是如何提携培养照顾湖北老乡,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生死情,每当大家不能回家过年过节时,三叔就带头组织大家一起共度佳节,每当谁家有困难,三叔发动大家一起帮忙,每当有湖北来的新兵,三叔总是在生活上给予关照,每当这些新兵的家属来探望,三叔总是竭尽全力做最好的招待,每当大家一起回湖北过年,大家在近千公里的归乡途一路相伴,然后总要在荆州战友家歇一脚吃顿饭,回到茅坪,三叔和几个杨林泄滩的战友互相拜访对方老人。父亲这四兄弟,虽是一母同胞,但大伯和幺叔都是1.8的高个儿,长得也更像些,而父亲和三叔个儿矮点,长相却是如双胞胎般相似,有好几次,对着侧身,我分不清父亲和三叔,妹妹也笑着和我说:“姐姐,二伯和爸爸好像啊,他们说话的声音都一样,发型也一样都秃顶了,姿势动作也一样,有几次我都叫错了。”我也说道:“是啊,简直了双胞胎,我都分不清谁是自己爸爸了。”姐妹俩会心一笑。生命就是这样神奇,妙不可言,也因此,我总觉得三叔就是我的另一个父亲。他们兄弟不仅外形相似,更是心灵相通。90年代中期我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父亲突然病倒了,刚开始诊断为胸膜炎,胸腔积水抽出来几大碗,把医生也吓坏了,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医院条件有限,根本无法扭转父亲的病情,再后来,医院给出了癌症的结果,妈妈慌了,带着爸爸去宜昌做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把年幼的我放在外婆家。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年迈,幺叔和幺姑刚刚成人,妈妈的娘家也还有幼弟,无奈之下,妈妈拨通了三叔的电话。部队请假非常严格,三叔回不来。多年之后,三妈讲到这一段,眼泪都止不住,那段时间,三叔担心父亲,整夜睡不着,只听见他长长的叹息,第二天常常精神恍惚。直到有一天,三叔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突然身体一阵抽搐,腹部剧烈疼痛。三叔是急得犯了胃病,此后,这胃病伴随了三叔一生,每次归乡,包里都是胃药。07年,父亲出了很严重的车祸,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大伯和三叔星夜赶来。看着全身插着管子不能动弹的父亲,三叔落泪了。大伯也是难得回家,看见兄弟如此心里万分难受。就在照顾父亲的那些天,大伯突然颈动脉血栓,倒在我家中,医院抢救但情况仍然十分危急,最后连夜送往宜昌。两个哥哥先后病危,三叔就这样秭归宜昌来回奔波照顾,顾不上三餐,顾不上休息,还有年迈双亲要安慰,家里上上下下一手操持,他还为父亲和大伯第一时间交上了高昂的治疗费。那段时间,要是没有三叔,我难以想象我们家会是什么样子。等到两个哥哥病情稳定后,三叔要离开了,临走时,三叔给自己留了一点足够的车费后,把剩下的钱都给了哥哥们。三叔总觉得自己离家太远,孝敬爷爷奶奶的机会太少,家里帮衬的太少,所以,在经济上三叔毫不吝啬,一年中,爷爷和其他兄弟姊妹总能收到三叔寄来的各种特产、钱和照片。每次归乡,车子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每个人都能收到三叔的心意。15年奶奶摔伤了,由于年纪太大做手术有风险,父亲和几个姊妹商量不定,三叔说做,他来承担一切。也许三叔长年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心有愧疚,不想奶奶今后动弹不得,他请了半个月假回来,医院医生,为奶奶做了手术,三叔不让我们照顾,所有跑腿出力出钱的事他全包了。在爷爷奶奶养老这件事上,三叔是经济上的顶梁柱,他主动要求负担主要部分,这些兄弟姊妹但凡有困难,三叔二话不说,马上寄钱过来,并且从不求回报。这些年,没有三叔经济上的支持,也许爸爸养老的压力比现在大很多,没有三叔的帮衬,也许众兄弟姊妹还在为物质生活发愁。而这些钱,都是三叔在外地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无论是对父老乡亲,对异乡漂泊的战友兄弟,还是父母和兄弟姊妹,三叔用情义二字书写了他的人生信条。

五、陨落如果说把三叔的去世比作什么,我想那应该是一颗璀璨明星的陨落。年10月20日下午四点多,父亲突然接到三叔的“二哥,你要好好照顾爷爷……”后面还有两句父亲没有听清,电话就挂断了。父亲回过去,却怎么也打不通了,给三妈打,也是一样。父亲突然觉得事情不对,于是给众兄弟姐妹打电话问询,却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在焦急的等待中,三叔的战友打来“二哥,三弟病了,你们过来一趟吧,来看最后一眼。”然而无论怎么加快车速,大家还是没有见到三叔最后一面,第二天早上赶到桂林时,见到的是冰冷的躯体。而妹妹从距离桂林四百公里的大学赶回来,也没有见到三叔最后一面。我不敢想象,妹妹怎么能接受得了这个事实。由于临走前父亲交代过不要打电话问,我和妈妈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中午爸爸终于来了电话,我着急地问到三叔究竟怎么了!爸爸失声痛哭:“三叔已经去了,昨晚上已经去了,因公殉职,壮烈牺牲。”消息确认,那一刻,我的眼泪如决堤的洪水,顿时嚎啕大哭,隔着电话,我们父女两个哭得地动山摇。我擦去泪水对父亲说,我要去,我担心妹妹!父亲叫我不要来,反叫妹妹更伤心。一个人的去世,绝不是减法那么简单。三叔不仅是他和三妈妹妹这个小家庭的顶梁柱,更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顶梁柱,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和骄傲。我不敢想象,失去了三叔,三妈和妹妹怎么继续生活,他们母女两个将举目无亲(三妈是安徽人),我们这些亲人相隔千里,根本帮不上什么。三叔就这样走了,来不及和亲人道别,临死前用最后的力气拨通父亲的电话,他还放心不下年且九十的老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女儿不在身边,兄弟姊妹也不在身边,想我三叔一生勤谨忠厚,为什么最后走的时候如此匆忙凄凉?记得有一次,三叔和父亲聊天,三叔希望以后退休了偶尔回来住一段时间,兄弟两个一起在老家买块地,起个房,搞搞农家乐,老家现在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环境也好,以后养养老,挺好。其实三叔骨子里是希望落叶归根的,哪怕桂林是他打拼了一辈子的地方,有眷念舍不得,但在外始终是漂泊,家乡始终是牵挂。三叔自己也不会想到,最终还是客死他乡。这么多年,总是差三叔一家,和妹妹相处的时间太少,总是我的遗憾。年过年,大伯和三叔不约而同打来电话,都说可以回家过年,并且年前都能回。这是多少年难得的齐聚,几十年了,爷爷奶奶都没有看到七个儿女齐聚一堂。我们全家都很开心而激动。正月初四晚饭过后,看到他们四兄弟陪着爷爷奶奶围坐在火炉旁聊天,我突然站起来,“来,四个爹,我给你们拍个照,下次还不知道啥时候呢!”于是有了那张珍贵的也是唯一的合影。做了几十年的兄弟,从少小时代就各自天涯,竟没有机会拍一张完整的合影,我很庆幸那天的潜意识,留下这无比珍贵的记忆。三叔是因公殉职,从广西反馈来的消息,院领导正在讨论把三叔追为烈士,这也许在精神上对我们是一种安慰。父亲还在那边紧张地处理三叔的身后事,我依然不敢打电话问。在家焦急等待的时间,我只能翻看相册,看看三叔的模样,打开三叔的朋友圈,看看他众多的书法作品。从前天到现在,48个小时了,我们依然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三叔才刚刚50岁,妹妹还没有大学毕业,妹妹还没有就业,妹妹还没有结婚嫁人,家里的一切刚刚好,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处,三叔就这样撒手突然地去了。我握着电话,不知道该如何打给妹妹。

六、安息没有人敢告诉爷爷。年初正月,三叔和大伯没走两天,奶奶去世了,三叔就是这样跨越千里奔丧而归,如今,却是父亲和兄弟姊妹为他千里奔丧而去。没有人敢告诉爷爷,他最骄傲的三儿没了,没有人敢告诉爷爷,他的三儿永远回不来了。我们这个家族,似乎被一种传承而牵引,从祖辈到父辈到我们孙儿辈,军人教师辈出。爷爷不到20岁就挎着步枪去了朝鲜,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打死过美国鬼子。我的大伯三叔都是一生未脱军装。我的父亲,幺姑,姑父,再到我,还有两个大学未毕业的妹妹(都是师范专业),都是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爷爷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很少与孩子们交谈,但通过他自己,和他培育出来的孩子,似乎想告诉我们一生为人该有的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穿上一身军装保家卫国,站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都是天地浩然正气。爸爸发信息说,还有几天才能回来,得把所有的事处理好。我真的不知道爸爸如何经得住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三叔去了,爸爸少了一个骨肉至亲,少了一个左膀右臂,爸爸要一力承担起所有的责任,我真的担心。三叔确实去了,我得承认并接受这个事实。三叔临终前交代的照顾爷爷,还有他没来得及交代的妹妹,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责无旁贷。桂林的天空很干净,很蓝,每一片云彩都那么洁白。父亲曾说过,桂林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三叔在此拼搏了一生,就让三叔长眠于此,与青山绿水为伴。桂林历史上,名人将士辈出,抗日名将李宗仁白崇禧均是桂林籍人,而三叔也是作为一个军人,能安息于此,也许是三叔心里是愿意的。如果云知道,想你的夜慢慢熬,每个思念过一秒,每次呼喊过一秒。歌词好像是这样的吧。如果云知道,三叔的离世是我们家族不可估量的损失,三叔的离世是我们家族难以弥合的伤口。但愿,时间,能抹去。但愿,妹妹,能坚强。曾经,桂林是一座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的城市,而现在,桂林却是一座我们不敢触碰的城市,是一座让人牵挂的城市,是我们永远挥之不去的痛。远隔千里,我只能在这里,朝南方的天空,祭拜。愿三叔在天之灵安息!

赞赏

长按







































白斑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fl/2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