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助你预防胸肌拉伤的两个小技巧

●前言:

在开始前我们先看段影片,影片中的Bro撕裂了胸肌,这段影片正是此篇文章诞生的原因

影片中的壮哥(Devin)在9分钟时非常明显地撕裂了他的胸肌,我认为他有两个技巧没做好──肩胛后收与手臂内收,从而导致了这次伤害(注1)。是的,只要仅仅两个技巧,就很可能帮助他避免这次伤害。

这两个技巧新手经常忽略,而大部分的老手虽然会使用,不过原理可能较少人知道。

这两个技巧对于卧推来说来有多方面的帮助,但以下我们只会针对胸肌拉伤的部分来讨论。

●第一部分──肩胛后收:

首先我们将上面影片转到8:53~8:55,可以看到Devin哥似乎没有将肩胛后收,就躺了下去并开始卧推。

那么收肩胛该是什么样子?

看下ChrisJones为我们示范(8:39正确示范;9:19错误示范):

ChrisJones除了肩胛往后夹之外,还强调下压肩胛(沉肩),但根据健力专家GregNuckols的终极卧推指南,GregNuckols认为要不要沉肩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不用,有些人甚至微微耸肩会更舒服,因为每个人肩胛骨的自然位置都有点不同,这要自己花点时间试验看看,但无论如何肩胛后收都是需要的。

那么,为何要肩胛后收?跟胸肌拉伤有什么关系?来看看底下这张示意图,想象有个人正在哑铃卧推,你从他头部的后方平视他。

观察一下胸肌、肩胛骨、上臂肱骨的相对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肩胛骨后收之后,胸肌肌腱与肱骨的交角变小,变得更接近90°,代表着胸肌的力臂变得更有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卧推时肩胛后收可以推比较重的原因(注2)。(想一下当你推门的时候你不会斜着推,通常是直直地推开,因为这样比较省力。)同时,内收肩胛也让胸大肌不被拉得那么长,间接地减少胸肌拉伤的风险。

相反地,若是肩胛若没后收,力臂效率会变得差劲,胸肌必生承受大量的张力,才能举起哑铃,此时盂肱关节(肩胛骨跟肱骨之间的关节)正在变化角度,一点点的角度变化就可能让张力剧变,而胸肌又处于被拉长的状态,于是拉伤就更有可能发生,肩胛没后收──这便是为何Devin哥胸肌会拉伤的原因之一。底下以一张图说明这个部分(注5):

然后,我们以一句话总结这个部分:

●第二部分──手臂内收:

一样的,我们先看看Devin哥是怎么做的

我们可以看到Devin哥手臂的外展已经到跟身体垂直了,很多人喜欢这样卧推,因为这样胸肌会更有感觉。另外一些人则是没有由来的认为卧推就是要直上直下,于是下降时就变成过度外展,但卧推的路经应该是斜的,而非垂直上下的:

过度外展情况可能会让胸肌过度拉长(尤其是中下胸),使得拉伤的可能性升高:

那要如何内收手臂?

如果是杠铃卧推的话,可以想象用双手将杠铃往前凹,如下图:

如此,在下降过程中,手臂自然会内收。这个小技巧除了可以减少胸肌拉伤的机会,还能够使背部肌群产生一些张力,让整个肩关节在动作中更为稳定(注3)。

让马尾哥用影片帮我们示范动作(1:30):

以上的示范都是杠铃卧推,那哑铃呢?

哑铃卧推可以比照办理,只不过哑铃不像杠铃,你无法扭它,所以比较不利于背部肌群产生张力(注4),推起来稳定性没有杠铃那么好。由于哑铃的稳定性没有杠铃那么高,而且set-up比杠铃更困难,所以理论上哑铃不适合用来拚重,如果哑铃太重导致你无法好好setup,或动作无法保持稳定,请千万不要勉强自己!

现在你知道卧推要将手臂内收了,但要提醒一点──就是不要内收得太过头(如下图中间)。

内收得太过头会让胸肌无法完全发挥,下图显示了胸大肌大致为水平走向,如果手臂过度内收会让可参与动作的胸肌肌纤维变少,增加了上胸与肩膀前侧的负担;

另外,内收得过头也会对肘关节产生不必要的扭转(尤其是杠铃),使得某些人手肘痛,像我自己就会这样。

那要,手臂内收多少才好?

答案是因人而异,但先试看看手臂跟身体夹45~60°角会是不错的开始,接着就是根据个人慢慢调整。也有人外展的角度相当大,但一样推得很好,例如:63公斤量级的卧推女王JenniferThompson。但要注意的是,卧推女王是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卧推之前setup得非常完整,并且推的时候很稳定,跟Devin哥完全不一样,setup不完整、推得时候摇摇晃晃。不是每个人都有像卧推女王的身体素质与技巧,手臂要外展多少,这点要自己保守斟酌。(此视频缺失)

关于手臂张开开,以追求胸肌感受度:

我们以这句话结束这个部分。

●总结:

卧推几乎是大家最爱的动作,但没有接受正确知识熏陶的bro

往往会以感受度来评估动作的正确性,进而做出错误的动作──手臂外展。

另外,许多人随意躺上卧推床后就开始推重量──肩胛骨没后收。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没有足够的肩关节活动度让杠子下降,

大部分都是靠着重量强迫肩关节水平外展,

在自己不能控制的活动范围负重,无疑是增加受伤风险。

所以,正确地操作手臂内收与肩胛骨后收,

能帮助你控制更大范围的活动度,让你更安全、更有效的卧推。

●补充QA:

Q1.请问我在肩胛后收时要夹多大力呢?

A:根据JordanSyatt教练的说法,你不一定要非常用力地夹,

夹到背肌都快挤出汁,因为这样对于向前推的施力有可能是反效果的。

但你至少要花几分力,将肩胛骨后收到适当的位置上。

Q2.请问机械式卧推也一样要肩胛后收跟手臂内收吗??

A:机械式卧推一样要肩胛后收跟手臂内收,但手臂内收的方式会跟杠铃卧推有点不一样,

杠铃卧推时使用「扭断杠铃」这个cue可以使杠铃的路径改变,

但机械式不行,因为机械器材的路径是固定的(少数例外),

所以在机械上采用「扭断杠铃」这个cue只会徒增手肘负担,

建议把座椅调到适当高度就好,让身体跟上臂夹45~60度角。

注1: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同样地,大部分的运动伤害也都是导因于积年累月的多重因素,正确的技巧虽然只是运动伤害防治的其中一环,但无可否认的是,如果我们尽可能保持技巧正确,便能减少许多伤害的可能性。

注2:卧推的时候后收肩胛除了能帮助避免胸肌拉伤外,还可以减少一些肩关节结构的损伤。同时后收肩胛也能让上背更稳定。

注3:手臂内收除了减低胸肌拉伤的机会外,内收时肱骨与肩胛骨的相对位置也能减少肩关节结构(关节囊、肩峰下囊、棘上肌等等)的受损机会。

注4:杠铃是形状固定的物体,所以扭断杠铃的假想动作(肩外旋)会让背部肌群(阔背肌、外旋肌群等等)产生张力,当这些肌群产生一定张力时便能帮助稳定肱骨在肩关节的正确位置;相对地,如果双手持哑铃,哑铃不会给予背部肌群抗力,背部肌群能产生的张力就比较少。

注5:示意图只是简单的2D模型,以方便讲解,实际上发生的事情会比这个更复杂。

参考数据

如文中连结所附

出處來自「健身卡波FitnessCouple」

赞赏

长按







































什么叫白癜风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fl/1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