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患者同意拍摄
早之前我们(血透室古戎)发得有相关透析运动知识,
大家可以一起学习学习???
1.透析+健身两不误!血透患者的“运动疗法”了解一下......
2.对透析患者的运动倡议:让我们开始康复运动吧!
3.新思路!运动疗法提升透析充分性
年美国太空研究所医生发现,当人失去地球引力或是长期被动卧位,对循环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等都有不良影响,会导致血栓形成或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长期卧床还会造成精神萎靡,兴趣丧失,消化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现代医学也越来越推荐患者积极主动活动身体,在现代医学概念里,卧床休息也从“治疗方案”变成了“问题病例”。甚至外科医生也会要求,刚做完手术的患者都会被“动员”尽快下床练习走路,减少手术粘连,改善心肺功能。本图来源于网络
慢性肾脏病患者患病时间较长,甚至终身患病,患者应该更积极地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学会自我照护,甚至可以组建家庭。部分患者会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生骨折、卒中、心力衰竭和外科手术,此时才需要短期照护者。但是人们传统认知里,得了肾衰竭这种大病应该好好卧床休息,不要上班或上学,生命可能不长了,好好养着吧,我国也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患者常常在家人的倍加呵护下逐渐丧失主动治疗积极性。透析患者的照护者主要是家庭成员,此时应该有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呵护患者,应该鼓励患者走出疾病阴影,与社会建立联系,过分呵护有可能让照护者和患者都产生不良心理疾病,也给社会增添了负担。“巨婴”这个词近年频繁在我们视野里出现,它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最近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使用婴儿般的方式来抗议。随着我国透析年轻患者的增多,我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巨婴”透析患者,一些中老年透析患者也在家属呵护下呈现“巨婴”心理状态,希望广大透析患者的家属注意避免这种状况。试想一下,这位38岁透析患者如果透析存活40年就是78岁了,父母还能这么久呵护他吗?他有手有脚,有聪明的大脑,难道不该自立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保制度的完善,尿毒症患者依赖透析维持生命可达50年以上。(参见日本慢性透析疗法现状及透析患者动态)我国最长透析患者也有37年透析龄了,我们很多透析患者成功走上工作岗位并取得好成绩的例子。肾友学习透析饮食宝典
更多还有不少透析患者结婚,生孩子,过上了正常人生活。
他开挂的透析人生,透析中成就自己;他的透析人生,承包果园赚钱换肾;她是喜欢舞蹈的漂亮女孩,出彩的透析生活;他是90后,读了研究生还手握6项发明专利……
点击下方可以了解他们的出彩透析人生——
1.血液透析30年的战士,成就人生旅途中的“强者”模式!
2.为了换肾,一个尿毒症透析的男人决定租下60亩荒山种水果
3.尿毒症5年,身边姐妹却说:真羡慕你!她的透析日常,活出了女孩们想要的样子
4.90后学生每天透析4次却捧出6项发明
另一位患者郭先生则更加励志,肾衰竭31年,血透24年,甲旁亢手术后16年,已经是退缩人,现在62岁,在山东老家生活完全自理,不禁让人感叹生命力的强大。郭先生的爱好是陀螺,经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约,他培养了优秀的女儿在美国会计所工作,外孙乖巧可爱,还会与医生和护士分享孙子的憨态可掬,生活充满了乐观和希望。郭先生打陀螺
合格的透析者是这样子的,在无症状的充分透析下,除了肌酐等尿毒症毒素升高以外,在药物控制下血压、血色素、甲旁亢,电解质等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即没有骨质疏松,也没有营养不良。我很高兴看到我国这样的透析者也越来越多了,我的门诊就有众多热情的透析者做志愿者服务,他们真诚、热情、体力充沛,他们就是为了回报社会,充实心灵,也获得了和肾友们交流的机会。希望社会上应该有更多岗位可以支持透析者工作,使他们可以财务自由,生活自由,生命健康,更好地享受我们这个时代的幸福。张凌主任与门诊志愿者
本文经下方公号授权转载,作健康科普交流甚好甚好作者:张凌教授插图来源:网络搜集,张凌教授插图该文章不构成医学建议,仅用于提供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欢迎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好看”;或者推荐给身边更多需要的人,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一如既往,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本期荐读(几篇付费文章)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
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护理要点
血液净化专科护生见习带教手册(完整版)
血液透析导管封管应注意的问题浅析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技术——细述动静脉直接穿刺的那些事儿!干货~
血液透析首诊护理评估单的使用,码住收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细数血透护理操作中的那些「快与慢」!
“病人嫌上机晚,不透了”!血透护士怎么办?
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是为何?怎么办?
投稿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