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莫名变“瘦”
还控制不住发抖
小强家住浙北某镇。3年前,他有一次和同学握手时,同学无意中说了一句“小强你的手怎么这么‘瘦’啊”,小强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右手,确实虎口处特别扁平,大小鱼际都很“瘦”。但当时的症状并未影响他正常的生活,所以他也没有当回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强发现自己右手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渐渐地越来越明显。没过多久,他右手还出现了肌无力的症状。尤其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连握笔写字都相当吃力。并且因为病在右手,吃饭用筷子、打乒乓球、打篮球等生活运动娱乐时都受到较大的影响。医生仔细查了小强的右手,看到他右手大鱼际、小鱼际肌及前臂尺侧肌肉均有萎缩,右手伸指时明显震颤,握力减弱。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下颈段节段性神经源性损害。X线见颈椎曲度变直。最终,医生综合判断,小强得的是种少见的“平山病”。这是一种少见病
与常低头玩手机有关系
平山病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不对称性肌萎缩症,是一种主要影响远端肌肉萎缩的疾病。日本学者平山惠造于年首次报道。该疾病好发于亚洲的青少年,男性多见,是一种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多为散发,罕见家族史。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受累部位多为单侧上肢远端手部肌肉、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病程呈良性,可自行停止。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20:1。临床上与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及脊髓进行性肌萎缩的表现相似,但预后截然不同。“该疾病的发生有其自身原因,也与长期屈颈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医生解释,长期维持屈颈姿势,使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颈髓前角运动细胞发生变性,加上脊髓与硬脊膜之间生长发育不平衡,尤其是身高快速增长的青少年,屈颈时,颈髓后根将低位颈髓拉向前方,使颈髓受到前方椎体的压迫,引起所支配肌肉的神经源性损害。在为小强看诊时,他妈妈表示,小强除了做作业,平时确实一有空就低头玩手机。平山病与长期屈颈有关,而现在很多人都离不开电脑、手机。长期低头看手机,是导致该疾病的重要诱因。治疗原则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的病程自限,预后良好。1、颈托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带颈托治疗,能缩短病程,缓解临床症状。建议尽可能长时间用颈托治疗。2、手术治疗做硬脊膜成形术加脊髓松解术,能改善近期和远期效果。3、辅以局部按摩、理疗及适当运动训练建议患者避免较长时间过度屈颈,可能有利于防止病情发展。4、辅酶Q10及其他神经营养药。这里还有更多资讯、福利官方微博:
罗浮山国药官方抖音:罗浮健康(ID:gdlfsgy)
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仅作资讯分享,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