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东莞海大黄光辉
近年来,在鸭鹅养殖业迅速发展,但鸭鹅疾病的发生始终威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由于饲养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加上饲养水平观念差,养殖环境恶化,药物使用泛滥,临床判断失误等,病症越来越复杂,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笔者通过长时间在一线的工作经验及走访养殖场通过临床诊断、病理变化、防治方案。整理出鸭鹅常见四大病毒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花肝病毒、变异性小鹅瘟。其中变异性小鹅瘟这几年发病率高,给养殖业带来严重亏损。本篇文章图片均由笔者提供。鸭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方案原理相同,可供参考学习,让大家“看图识病,识病会防”。
一、流行性感冒
鸭流行性感冒又称“禽流感”。鸭鹅感染禽流感后,采食量下降严重,甚至食欲废绝。主要以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肿头流泪,站立不稳等及出现神经症状(摇头、转圈)为特征。
发病特点: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和春季感染率较为严重,随着病毒的变异和气候变化及其他高应激的刺激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本病常与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传染性浆膜炎等混合感染而加重病情,造成死亡率增加。
01
临床表现
1、感染的病鸭:站立不稳,扭颈,出现眼结膜潮红,眼角膜浑浊(变蓝),羽毛松乱。
2、感染的鸭鹅:严重下痢,拉出淡黄色或黄绿色稀粪。
02
病理变化
1、感染的鸭鹅:气管、喉头出血;胸腺淋巴肿大出血。
2、感染的鸭鹅:心包积液呈淡黄色;心肌呈灰白色或索条状坏死简称“虎斑心”。
3、感染的鸭鹅: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脾脏肿大、充血、坏死。
4、感染的鸭鹅:胰腺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或褐色坏死灶;肠道环状出血。
5、感染的鸭鹅:肌胃、腺胃内呈绿色坏死或溃疡;腺胃黏膜坏死,腺胃乳头出血。
03
防治措施
1、本病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首先应加强和改善养鸭场的环境卫生,防止场地和器具污染;其次是要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幼雏和成年鸭鹅分开饲养,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
2、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要确保疫苗的质量;可根据区域流行的病毒型号,选择合适的疫苗,必要时可检测鸭鹅体内的抗体水平。
3、根据区域的发病情况,定期饲料中添加多维类如海大新农科氨基金维他和瘟易清提高抵抗力。
04
治疗措施
本病经常与大肠杆菌或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导致加快死亡。
1、控制细菌病的感染,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如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新霉素等,加退烧药如卡巴匹林钙治疗效果更好。
2、降低病毒的传播和提高抵抗力加入抗病毒药物如荆防败毒散、清瘟败毒散、银翘散等抗病毒中药。
3、由于采食量下降严重,考虑部分中药影响口感,建议中药粉剂改用中药口服液类型如海大新农科瘟易清拌料或饮水效果更好。
二、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以角弓反张为临床特征,也称“背脖病”。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和春季感染率较为严重,随着气候变化及其他高应激的刺激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本病常与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混合感染而加重病情,造成死亡率增加。
发病特点:1-10日龄的雏鸭易感染。20日龄内的鸭群多发。
发病因素:鸭舍阴暗潮湿,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01
临床表现
1、病鸭羽毛松散,缩颈呆立,精神沉郁;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
02
临床症状
1、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在肝脏。病鸭肝脏肿大,表面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心包积液等。
03
防治措施
本病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首先应加强和改善养鸭场的环境卫生,防止场地和器具污染;其次是要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幼雏和成年鸭鹅分开饲养,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
1、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根据措施。1日龄接种病毒性肝炎疫苗或高免卵黄抗体。
2、同时雏鸭阶段定期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类如海大新农科氨基金维他和瘟易清提高抵抗力。
3、对已感染的鸭群紧急接种高免卵黄抗体配合抗生素预防细菌性疾病交叉感染如阿米卡星,效果更佳。
三、番鸭花肝病毒
花肝病毒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雏番鸭的一种发病率高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灰白小点或花斑点,又称花肝病。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和春季感染率较为严重,随着气候变化及其他高应激的刺激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本病常与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混合感染而加重病情,造成死亡率增加。
发病特点:在闷热、潮湿、拥挤的禽舍环境,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及大肠杆菌病、病毒性疾病等情况存在时,都易造成本病的爆发。出现神经症状时步态不稳,突然倒地,头向后仰,间歇性痉挛,数分钟死亡。
01
临床症状
1、病鸭精神沉郁,站立不稳;羽毛暗淡、无光泽,眼圈周围沾污。
2、病鸭带有绿白色或白色粘稠带气泡粪便排出体外。
02
病理变化
1、病鸭心包积液,心脏表面有红白坏死斑点;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红白坏死斑点。
2、病鸭脾脏坏死,呈大里石样;肾脏肿大出血,表面有有大小不一的红白坏死斑点。
3、病鸭胰腺表面有白色坏死点;胸腺淋巴肿大,大量的出血点。
4、病鸭肠道透明,肿大;直肠肿大出血。
03
防治措施
本病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防止闷热、潮湿、拥挤的禽舍环境,首先应加强和改善养鸭场的环境卫生,防止场地和器具污染;其次是要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幼雏和成年鸭鹅分开饲养,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
2、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根据措施。1日龄接种花肝病毒疫苗或高免卵黄抗体。
2、同时雏鸭阶段定期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类如海大新农科氨基金维他和瘟易清提高抵抗力。
3、对已感染的鸭群紧急接种高免卵黄抗体配合抗生素预防细菌性疾病交叉感染如阿米卡星,效果更佳。
四、变异性小鹅瘟
变异性小鹅瘟由细小病毒感染所致,主要发生于5周龄以内的水禽。高发病率极高,可达90%以上,本病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四季均可发生典型病变是出现软脚、短嘴、大舌头、断脚、断翅膀等。目前主要危害半番鸭、樱桃谷、番鸭、杂交鸭。鹅目前未见发病情况。
01
临床表现
1、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出现软脚、短嘴、大舌头、断脚、断翅膀。
2、感染初期的鸭鼻孔扩张,嘴唇萎缩;后期舌头向外伸出。
02
病理变化
1、病鸭骨骼变薄(易断),骨髓退化(空心)。
2、病鸭心肌萎缩、坏死,心膜变薄、出血;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织等。
3、病鸭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十二指肠肿大充血。
4、病鸭肠道出血,黏膜脱落;肛门肿大或直肠出血。
03
防治措施
1、加强鸭舍日常管理,尤其是加强消毒防疫及现场卫生管理工作;
(1)定期清理场地粪便;降低对鸭群二次感染;防止粪便有害气体的产生。
(2)养殖区域定期消毒;消毒应选择广谱高效对鸭、鱼等副作用的产品,如“海大聚维酮碘溶液”。
2、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继发感染其他鸭病;
小鹅瘟疫苗或抗体的免疫
1、雏鸭:1-3日龄,使用小鹅瘟抗体0.6-0.7ml/只,皮下注射;已发过的场地或区域建议10日左右补免第二次。
2、添加头孢、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细菌继发感染,缓解病情,效果更佳。
3、对已出现临床症状(断脚、断翅,舌头外露,喙变形)没有治疗价值的病鸭进行淘汰。
04
预防原则
选择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如海大新农温易清;特别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微量元素。
转载声明?“海大农牧”原创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发邮件huanghj02haid.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北方乌发口服液能不能治脸部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