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从广义定义是指对人体阳气之功能的维护。狭义上讲的是指运用温热药物为主或以其他各种手段和方法达到辅助阳气作用的治法。比如艾灸和温针疗法。
根据对各地养鸡户的走访,我们发现一些普遍现象:
1、亚健康病例
产蛋鸡到开产日龄不见蛋:如河北行唐一养鸡户海兰褐蛋鸡日龄还没上成,据养鸡户说,从未闹过病,也没用过药,解剖鸡发现输卵管还没发育,当地兽医推荐使用促进输卵管发育药拌料使用;蛋价在元左右,就是没鸡蛋可卖,有钱赚不到,干着急没办法。
经询问与观察发现:该鸡群平均采食量不足1.7两,鸡大小不一,均匀度很差,后备鸡整个生长期全部在炎热的夏季,一直吃料少,认为天热吃料少是理所应当而置之不理,导致鸡严重不达标。
病因:下焦湿热,脾失运化
用药:复元康
2、免疫抑制病2例
河北行唐户:海兰褐蛋鸡,1万羽,就诊时28日龄,自6日龄发病,表现咳嗽、甩鼻、呼噜,每天都有死亡,多次用药治疗无效,每防疫一次病情加重一次。
病因:免疫抑制,体质虚弱
处置:a、停止防疫表中一切免疫活动b、停止一切治疗用药;c、加强营养,只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d、至80日龄时,加强巩固蛋鸡产蛋期所需的各项疫苗免疫
备注:本鸡群很快恢复健康,日龄时产蛋率为89%,说明前期的疾病对产蛋还是有影响。
河北平山户,95日龄罗曼粉蛋鸡羽,已发病一个多月,鸡站不起来,每天都可挑出部分,多次用药无效,按滑液囊支原体治疗过,也按大肠杆菌病、伤寒病治疗过,都不见好转,原5千多鸡现有多。每天吃料不足斤。
解剖:龙骨弯曲,没有胸肌,有黄色甘酪块,肝草绿色,嗉囊无料,腺胃肿,肠道细无内容物,脾小,肾萎缩苍白。
病因:免疫抑制,脾肾阳虚,津液亏损,体弱多病
处置:健脾补肾,理气养阴;适当配合抗菌药
用药:正益清—清热泻火,利尿通淋。
四逆汤--温中健脾、清热燥湿,回阳救逆,益气固表。
3、因生长特点而造成的亚健康案例---肉鸡25日龄后不增料,继而各类病多发,料肉比攀升
本病多发而普遍,由于育种的原因,肉鸡生长迅速,而内脏器官跟不上生长发育的需要,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甚至羊拉大车情况,心肺供应和肾代谢严重不足,使鸡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
处置:20日龄起,增免素、复元康交替使用,可有效避免此现象发生。
导致免疫抑制的因素:
免疫抑制病的发病因素
1、传染病
①腺病毒:安卡拉病毒、包涵体肝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②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能直接侵害免疫器官,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③其他传染病,如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殖症、禽白血病等
2、霉菌毒素:抑制禽类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的合成,使得法氏囊、胸腺萎缩,毒害吞噬细胞从而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
3、应激因素:如防疫、热应激、冷应激等,能刺激脑下垂体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进一步使其法氏囊、胸腺、脾脏、淋巴样组织退化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4、其他:如某类药物使用不当、营养缺乏等
1、导致疫苗防疫失败:细胞免疫靠胸腺,体液免疫靠法氏囊,局部免疫靠肠淋巴细胞,哈德氏腺等,免疫抑制的鸡群,胸腺、法氏囊等都大大萎缩,严重影响免疫力的产生,因此导致疫苗免疫失败。这是很多鸡群15日龄以后有发生严重的新城疫。
2、抵抗力严重下降,导致对传染病如禽流感易感性增强。
3、抗应激能力大大下降,如疫苗防疫、开风机湿帘,天气突然变化如风,降温,晚上的降温等,这是今年气囊炎、支气管堵塞严重的最重要的原因。
4、药物治疗效果降低:疗效=药效+身体抵抗力
小结:免疫抑制是临床多见的病理现象,对养殖业危害严重。出现免疫抑制时,首先是畜禽的生理代谢受到限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养殖成本大幅度上升;其次是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参与免疫应答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抗原的递呈受到干扰,抗体的形成被抑制或阻断,机体的屏障保护功能减弱或丧失,导致畜禽继发或并发多种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最后,发生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时,间接危害尤其严重。营养不全、应激反应、饲养制度不合理、用药不当、毒素侵害、感染疾病都会造成免疫抑制。
所以应及时采用相应药物对免疫抑制进行纠偏!
牧益堂牧益堂,为了天下的鸡不再难养!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