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一个人rdquo的篮球

北京青春痘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zjft/210418/8860371.html

导读:

在长沙,有这样一位热爱篮球运动的16岁少年:他不幸因病离开这个世界后,他的父母捐献出他的多个器官,让7个人重获新生。在不久前落幕的W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全明星正赛上,5位受捐者集体组队参赛,他们目的只有一个,为这位篮球少年圆梦。

1个人的无私捐献让7个人重获新生

叶沙一个热爱篮球的少年

年4月27日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捐献出身体器官

让七个人重获新生

为帮叶沙实现未完成的篮球梦

5名受捐者组成了一支“叶沙队”走进赛场

只为了:谢谢你叶沙

在前不久举行的

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全明星赛现场

5位穿着红色队服

正在积极和专业队拼抢的队员

身上都写着同一个人的名字——叶沙

他们的球衣号码分别是20,1,7,4,27

刚好组成年4月27号

这一天

是他们接受器官捐赠的日子

而这些器官都来自同一个捐献者

16岁的长沙少年叶沙。

年4月27日

叶沙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离世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6岁

叶沙1米8的个头深爱篮球

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噩耗突如其来父母悲痛欲绝

叶沙生前的愿望是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成为一名脑科医生救死扶伤

正是因为这个梦想

叶沙的父母决定捐出他的

心、肝、肺、肾、眼角膜

叶沙以另一种方式

被“留”在了这个世间

酷爱篮球的叶沙生前有一个梦想

就是能和职业篮球队打一场比赛

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精心安排下

5个受捐者自愿组成了”叶沙篮球队“

他们中有铲车司机基层干警还有学生

他们并不擅长打篮球

但是为了叶沙的梦想

五名队员在比赛当天如数出席

只为了曾经鲜活过的那位篮球少年

受捐者颜晶(化名):

我后面有个姐姐一直推着我

她说抢球抢球抢球

我用他的眼睛完成了他的梦想

受捐者周斌(化名):

虽然我们打得不好

但是我们帮叶沙实现了愿望

我们希望把大爱传递下去

从不看球的母亲噙泪看“一个人的球队”

“我平时从不看球的,那天看球队打完了全场。叶沙在这支球队的队服是16号,我们好像看到满场拼抢、进球的都是16号!”

叶沙的母亲段女士坦言,当初是孩子的父亲提出要捐献器官,她曾一度纠结难受。然而在球场上,看到曾接近失明的小伙子移植了叶沙的眼角膜后精准投篮,看到曾呼吸艰难如拉风箱的重症矽肺病人,移植儿子的肺后精神抖擞飞奔全场,她感到非常欣慰。“感觉儿子又活过来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年4月27日,是叶沙捐献器官的日子。20,1,7,4,27,是5位叶沙捐献器官受者的球衣号,每个人的球衣上都是叶沙的名字,而且画着自己接受移植的器官。

20号队员:刘福(化名),48岁。

我是你的“肺”:

  谢谢你,叶沙,

  是你让我呼吸到这个世界的爱意。

刘福出生在湖南的农村,18岁起就在不同的矿井间辗转。时日久了,粉尘长进身体里,肺渐渐变得像石块一样坚硬。28岁时他被确诊为尘肺病,呼吸越发困难。

年,刘福的妻子离世,她捐献的肝和肾,成功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刘福没想到,两年后的自己也要等着别人的器官救命。

在他生命中的至暗时刻,一个电话带来了希望。

手术之后醒来的一瞬间,刘福感到前所未有地舒畅,他的肺不再像拉风箱那样嗡嗡作响,呼吸也不再是一种煎熬。可后来的康复,刘福依然面临着痛苦。

“当时医生问我,要不要镇痛棒,如果不用的话会非常痛苦,但对于未来的恢复会很有好处,我直接拒绝了。”最疼的时候,刘福满身冷汗,他说:“我告诉自己咬牙也要挺过去,我得为叶沙活着,我得让他的肺健康。”

△训练场上的刘福

  

身体慢慢好转之后,刘福每天强迫自己努力锻炼,医院的楼梯,隔几天就多爬一层;他每天坚持骑车,后来越骑越久……手术前肌肉严重萎缩的他只有82斤,现在已经恢复到了多斤。

很多年无法正常工作的刘福,在康复后打了一些零工,他计划年后在长沙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家政公司,他说:“现在健康了,不能做寄生虫,我要自食其力,带着叶沙多看看这个世界。”

比赛那天,站在球场上的那一刻,他早已泪流满面,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圆梦啦,终于圆梦啦。”

1号队员:胡伟(化名),49岁。

我是你的“肾”:

谢谢你,叶沙,

是你让我接受了这个世界的和善。

胡伟的母亲死于肾病,父亲做过肾移植,年胡伟也得了尿毒症。

隔天一次、每次4小时的透析让他日益衰弱,就连小解都成了一种奢望,“每次只有几滴”。

在被肾病折磨的那段日子里,胡伟每天要吃四次药,但是喝水却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每天定量,就一茶杯,要不然喝进去的水,没法通过尿排出来,沉积在血液里就会有危险。”

因为叶沙的肾,胡伟重新获得了健康,排尿对他来说不再艰难。

自从成功接受了肾脏移植,胡伟的人生因此而改变。而他也决定,用自己余下的生命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去奉献。他不仅自己签了器官捐赠协议,更热心参与器官捐献志愿者活动。

他也并不是孤军奋战。“叶沙队”的五名队员,在建队之初,便都已经签署了器官捐赠协议,或是遗体捐赠协议。刘福说:“只要能帮助到别人,我答应捐献所有的器官。

7号队员:颜晶(化名),13岁。

我是你的“眼”:

谢谢你,叶沙,

是你让我探索这个世界的精彩。

13年前,颜晶带着右眼上的浑白色肿瘤出生在湘西的大山里。因为这只与众不同的眼睛,她在学校被一次次地嘲讽、排挤。

小颜晶知道自己的不同,从不向家人述说学校的遭遇,但也常常想着,会不会某一天,自己也能用明亮的眼睛看清这个世界。

△赛前的颜晶

在经历了角膜移植手术之后,颜晶的右眼重现光明,胎记的消失,也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颜晶说,“最开心的就是跟他们一起玩,可以玩到一起块了。之前我感觉他们都不太喜欢我,看到我就躲到一边。”

比赛结束之后,颜晶有些疲惫,她下意识地先揉了揉自己的右眼,这个动作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我会特别注意这只眼睛有什么状况,如果很累了,会先闭上自己的右眼,因为这也是叶沙哥哥的。”

4号队员:周斌(化名),53岁。

我是你的“肝”:

谢谢你,叶沙。

是你让我消解这个世界的纷扰。

“我们是重生的人了,所以现在格外珍惜生命,而且我不是一个人的生命,我还有叶沙的生命。我要帮他实现梦想。”

这位53岁的司法所长来自广西桂林,本来精干强壮的他,却被病痛击倒危在旦夕,只有进行肝脏移植才能捡回一条命。

获得新生的那一刻,刚刚苏醒、还躺在病床上的周斌,为远方帮助自己的叶沙和他的父母,遥敬了一个礼——虽然他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他知道,从此不再只为自己而活,两个生命合二为一。

△周斌敬军礼感谢叶沙,感谢叶沙父母。

  

保护叶沙,从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开始。出院之后,周斌坚持跑步,他给自己定了目标,一个礼拜就增加一公里,现在他可以轻松地一次跑四五公里。

生病之前,周斌就对篮球很感兴趣,但由于工作繁忙,并没有多少机会去打球。而如今,时间富余的时候,周斌愿意去球场转一转,还喜欢和当地的高中生们一起打篮球。

赛场上,周斌是表现最为活跃的一位。他投进了”叶沙队“在两分钟的比赛里,所有的3记得分。在投进第一球时,53岁的他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跳了起来。

27号队员:黄山(化名),21岁。

我是你的另一只“眼”:

谢谢你,叶沙,

是你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的美好。

21岁的黄山性格内向,不怎么说话,更喜欢对着手机消磨时间。因为长期上夜班,他的眼睛略显浮肿,眼角处带着血丝。

这双有些疲惫的眼睛,因为圆锥角膜问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面临失明危机。

△训练场上练习的黄山和颜晶

因为同是叶沙的“眼”,他与颜晶默契无比,就像亲兄妹一般。训练场上,他俩作为队里最年轻的队员,别人休息的时候,依然还在刻苦练习,仿佛看到了活跃在篮球场上的“叶沙”。

还有他,

永远不会出现的——

16号队员:叶沙,16岁。

叶沙父亲给受助者写信

我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比赛结束后,叶沙的爸爸给队员们寄去了一封信:《给“叶沙队”的一封信》。

叶沙球队的每一位队员你们好,我是叶沙的爸爸,叶沙的离去对我而言,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的了,今天不重要,明天也不重要,生活不重要,生命也不重要。

你们的出现让我有了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在我对叶沙的日思夜想当中,甚至在我的梦中,你们就是我不离不弃的念想,叶沙在我身边生活了16年,而今我将这16年感情揉成了若干份,分派到你们每一位的身边,愿你们带着叶沙的眼去感受灿烂阳光,带着叶沙的心去感受多彩的世界,带着叶沙,日日相伴,夜夜共眠。

无数个16年,生命之花依然绽放,说起叶沙我还有很多话想说,叶沙虽然离开了家,可到家里来的客人和朋友却越来越多,排除了我俩不少的忧伤,寂寞和家中的冷清,每每想起这些,我眼湿了,心暖了。只有千百遍的说,谢谢,是大家把叶沙的一个爱好延续了下来,是大家将叶沙的故事传送了出去,更是大家将广博的爱心传播开来。

特别是叶沙球队的每一位队员,是你们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延续着叶沙年轻的生命,从而时常唤起我和叶沙妈妈对叶沙真切的回忆,仿佛叶沙回到了我们身边,从未走远。最后,我衷心祝愿叶沙球队的每一位队员,运动带来更多的健康,健康带来更多的快乐,快乐带来更多的精彩,谢谢,谢谢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过叶沙球队的人们。

目前中国器官捐献缺口巨大

当叶沙的爸爸提出捐献器官时,叶沙的妈妈也曾不舍。叶沙生前的愿望是报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为一名脑科医生,救死扶伤。正是因为这个梦想,父母最终下定决心,将儿子的器官捐献出去。

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一平:

最开始妈妈是

不捐不捐他什么都没有了

一直在重复这句话

我们知道她的不舍

知道儿子想做一名医生

爸爸跟他说

让儿子的愿望(换一种方式)实现

叶沙走了,另外七个人因为得到器官而“新生”。这次参赛的“叶沙队”,5名成员全部都签署了器官捐赠协议。

医院胸外科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陈名久:

做出器官捐献的这种决定的人

一定是非常无私的

他是懂得奉献的

他也不图回报

他就是想生命能够得到一种延续

今天,《经视新闻》记者张娅也采访到了其中两位受捐者,他们是“叶沙队”队员刘福和黄山。

“叶沙队”队长刘福,因为患上尘肺病,肺几乎丧失了全部功能。医生诊断如果不进行手术移植,可能生命只剩下3个月。很庆幸,因为叶沙,刘福的命运从此改变,刘福的手术非常成功,如今还是叶沙队的队长,他以前走三四米就要休息好一会儿,如今能跑能跳,已和正常人无异。一有时间,医院做志愿者。

受捐者刘福(化名):

现在感觉很好

基本上感觉不出有什么影响了

我感觉就是跟叶沙同呼吸共命运……

其实,刘福既是受捐人,也是一位捐献者家属。

医院胸外科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陈名久介绍,当时刘福的妻子以前也做过器官捐献,可以说是好运得到了回报。他是跟器官移植真的是有缘分的,从捐献者家属,变成了受捐者。

”叶沙队“队员黄山,当年因为长期上夜班,视力急速恶化,面临失明危机。因为叶沙,他重新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模样。

受捐者黄山(化名):

以前我的世界都是模糊的

以后我会带着叶沙的眼

去看这个世界的美好

在我国,像叶沙一样的器官捐献者还有很多。自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以来,公民器官捐献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截至年2月25日,湖南省已实现器官捐献例,大器官个,个重病患者重获新生。

虽然器官捐献事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目前中国每年约有30万因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的患者,但仅有1.6万多人有机会获得器官移植,供需比例约为1:30。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支持中国公民器官捐献的倡导工作,让更多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

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何一平:

器官捐献不是人类的天性

而是教育的结果

希望有更多的人

能通过他们的大爱故事

知道捐赠器官能够救人

这是我们需要做的

因为有爱平凡变得伟大

金石平

什么叫人间大爱?什么叫生命不息?叶沙和他的父母,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少年叶沙虽离我们而去,却以另一种方式永远活在他最爱的篮球场上。“一个人”的球队,七个人的感恩,捐献者无畏无私,受捐者知恩感恩,大爱在平凡人之间传递,生命的意义也超越存在本身,在延续中照亮这个世界。

这支特殊的球队,不仅让我们认识了叶沙,也让更多人改变了对器官捐献的认知。

是爱,让生命延续;

是爱,让心跳不止。

谢谢你们,叶沙们!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l/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