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丽萍
病例介绍
病例1:女,43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20天入院。查体:心率85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既往史:子宫肌瘤切除术。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增大(左右径49mm,上下径66mm),右房内可见一个实质性略强回声团块(大小约为72x41mm),心房内未查见团块附着点,与下腔静脉内实质性强回声相延续,随心动周期移动,舒张期可达三尖瓣口。超声心动图提示:右房及下腔静脉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在我院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心房内有一约8x5cm的肿物,表面光滑,质地坚实,无破溃,基底部附着于下腔静脉后壁并沿下腔静脉长轴向远端伸入,肿瘤基底部部分延伸入肝静脉。病理诊断:血管内平滑肌瘤。
图1: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下腔静脉-右房内可见实质性肿物,回声相同且相延续
视频1:心尖四腔心切面:右房内肿物舒张期达三尖瓣口,造成三尖瓣前向血流速度增快
病例2:女,51岁,因活动后心慌、医院就诊,超声诊断右心房占位性病变,医院检查。听诊:心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既往史:子宫多发肌瘤。超声心动图检查:下腔静脉内可见实质性略强回声,右房内可见实质性略强回声,右房内实质性回声与下腔静脉内实质性回声相延续,随心动周期活动度大,右房内未见肿物附着点。超声提示:心脏内平滑肌瘤病。建议活检及手术切除,患者拒绝,但接受定期复查的建议,迄今已随访3年,肿物大小及范围无明显变化。
图2: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下腔静脉-右房内可见实质性肿物
视频2:心尖四腔心切面:右房内肿物随心动周期活动度大,舒张期达三尖瓣口
视频3: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下腔静脉-右房内肿物,下腔静脉内肿物不大,与静脉壁无粘连,与右房肿物相延续
讨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leiomyomatosis,IVL)是一种罕见的组织学良性但生物学行为恶性的肿瘤,本病与子宫间质肿瘤相关,该病首先侵犯子宫和卵巢静脉,然后会沿上述静脉侵入髂静脉,最后进入下腔静脉,达右房、右室、甚至肺动脉,具有潜在致命性[1-3]。累及心脏时称为“心脏内平滑肌瘤病”(intracardiacLeiomyomatosis)。累及淋巴管,则称为“脉管内平滑肌瘤”(IntravascularLeiomyomatosis)。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具有雌激素依赖性,好发于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妇女[4、5],多有子宫肌瘤病史或子宫肌瘤切除史[1、3、4、6-9]。IVL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肿瘤累及心脏可有循环系统症状,如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晕厥等;进入下腔静脉者多伴有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类似于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表现;也可无任何症状[6、7]。
平滑肌瘤病虽然少见,但是也不难诊断,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现患者右心房内的肿物没有蒂,下腔静脉同时有实质性肿物,且与右心房内的肿物相延续,尤其患者有子宫肌瘤病史或子宫肌瘤切除病史,就要首先想到该病的可能[9]。
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需要与血栓相鉴别,超声检查时要仔细观察肿瘤的回声特点及活动性,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做超声造影,当超声造影显示血管内肿瘤在动脉期呈均匀高增强,静脉期呈较均匀低增强,则高度提示平滑肌瘤[10]。或者做腹部、盆腔增强CT,当静脉内出现不均匀增强病灶,密度相对低于静脉系统的血液,病变与血管壁间有清晰的间隙,轴位增强CT图像呈"筛孔"样改变时,提示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1]。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费用低的优点,不仅可以评估病变的形态、累及的范围,而且可以直观显示心脏内肿物运动的状况,评估其危险程度,因此可作为平滑肌瘤诊断及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FornarisRJ,RiveraM,JimnezL,etal.MultimodalityEvaluationofIntravenousLeiomyomatosis:ARare,BenignbutPotentiallyLife-ThreateningTumor.AmJCaseRep.;16:-.
[2]GundersonCC,ParsonsB,PenarozaS,etal.Intravenousleiomyomatosisdisguisedasalargedeepveinthrombosis.JRadiolCaseRep.;10(5):29-35.
[3]李璇,辛世杰.子宫源性静脉内平滑肌瘤病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5(12):-.
[4]于昕,张国瑞,史宏晖,等.伴有心脏受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5(06):-.
[5]郭艳杰,张芬,孙品.伴有心脏受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超声表现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8(09):-.
[6]LiB,ChenX,ChuYD,LiRY,LiWD,NiYM.Intracardiacleiomyomatos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