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可以多伟大10个瞬间看得人泪流满面

春藤第篇原创好文全文:字丨11分钟阅读

本文营养值:★★★★★

启发度:★★★★★

适读对象:0-18岁孩子的家长

罗曼·罗兰说过: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其实,母爱可温柔,可热烈。今天是母亲节,祝全世界的母亲们节日快乐!有人说: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有,那一定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正如杨绛在《我们仨》中写到的:“我以为肚里怀个孩子,可不予理睬。但真的怀了孩子,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奉献给这个新生命。”而作为子女,我们把妈妈对自己的爱理解为太正常不过,太理所当然的情感了。事实上,母亲们对子女们的付出,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全世界最辛苦的工作现在有数十亿人正在做美国一个名叫Rethom的公司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这个叫运营总监职位的日常工作和薪金待遇让所有面试者大呼不可能。Rethom公司给出的信息如下:

1、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几乎所有时间都站着;

2、每周工作时长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24小时;

3、没有休息时间,吃饭不定点;

4、需要有出色的谈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最好具备医学、金融、烹饪厨艺等技能;

6、身兼数职,经常性熬夜;

7、需要放弃自己的生活;

8、基本上全年无休;

9、节假日的工作量翻倍;

10、零薪水。

面试者都认为这份工作过于辛苦,而且不人道,甚至有人怀疑它的合法性。这个时候面试官再次开口:全球范围内有数十亿人正在担任着这个职位。这份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就是母亲。是啊!有了孩子后,很多妈妈一个人硬生生活成了一整支队伍,比如金牌月嫂、五星级厨师、24小时家庭医生……孩子再大一些,妈妈还得充当陪读的书童、心理咨询师、学校家庭的联络员……看到这里,还有人认为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太正常不过,是理所当然吗?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出了妈妈韩剧《请回答》里有句台词:“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出了妈妈。”妈妈永远是孩子的守护神,真的可以做到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吗?1、只要妈妈在,你永远就是孩子疫情期间,武汉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为了照顾已确诊的64岁儿子,医院守了五天五夜,饿了就吃方便面。她说:“我已经90岁了,早已经看透生死。但如果要带走我儿子,我不允许。”医院前,老人还给儿子写了一封信鼓励他:“要活下来。”2、妈妈,愿意为孩子赴汤蹈火年8月30日会理县发生了地震,消防官兵在废墟中刨出一对逝世的母女,她们僵硬的身体依旧保持着紧紧相拥的姿势。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死亡的最后一刻,母亲依旧保护着她的女儿。3、她忘了全世界,却从未忘记爱你!有位77岁的奶奶患了阿兹海默症,她女儿不得不每天重复告诉妈妈:“我怀孕了……”女儿也重复地问妈妈:“你激动吗?”然后妈妈每天都开心得像个孩子……网友感慨:不管重新认识多少次,妈妈都是爱孩子的。4、为了找回儿子,医院“卧底”29年30年前,张阿姨5医院附近走失了,为了找回孩子,医院做了29年的保洁,一边工作一边打听消息。孩子终于被找回来了。民警告诉张阿姨的儿子:你妈30年没离开,终于等到了!5、她每天跑十公里,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为了减掉脂肪肝,37岁的高红梅每天奔跑10余公里,风雨无阻。原来她10岁的儿子患了重病,而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办法。高红梅首先想到了将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儿子,她说,“虽然我有脂肪肝,但是不管怎样,都要救孩子。”当跑步累的时候,高红梅就反复安慰自己,每跑一步,都是儿子生命的延长线。6、你缺失的东西,母亲用一生来弥补陶艳波的儿子在1岁的时候因为发烧失去了听说功能,她专门到北京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教会孩子说话。她还坚持让孩子读正常学校,甚至辞职陪着儿子一起上学。儿子终于如愿考上了大学,而她也继续当着儿子的“耳朵”。因为有了母亲,儿子听得见这个世界最美的声音,也能听得见无声的爱。7、儿子患病,母亲成了他的呼吸机邵达6岁时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肉萎缩,21岁那年躺在床上再也起不来了,由于肌肉萎缩严重,他基本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母亲王秀珍就成了儿子的呼吸机,每隔两三秒就按压儿子的胸部帮助他呼吸。晚上她害怕自己不小心睡着了,就在床头挂了一盏灯,让强光照射自己。但她偶尔还是会打瞌睡,于是犯困时她就咬自己的胳膊和手,胳膊上密密麻麻的伤痕,记录下了她呵护邵达的每一个黑夜。8、孩子被熊咬住,母亲将手伸向熊嘴动物园里,大熊一口咬住参观的孩子。危急时刻,母亲一边主动将自己的手伸向熊嘴,一边用另外一只手护住孩子。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母子俩终于从熊口脱险,但妈妈的手已经变得血肉模糊。9、中风母亲用牙帮瘫痪儿系鞋带18年26年前,刘露因为车祸成了高位截瘫患者,全身只有脑袋和一根手指可以活动。这么多年,一直是母亲刘香义照料他。母亲也因中风半身瘫痪了18年,只有一只手能动,每次都用牙齿帮儿子系鞋带。10、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这张图片吧?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在火车站匆忙赶车,却腾出一只手紧紧地抱着孩子。网友评价:肩上扛的是生活,手中抱的是希望。母爱是世界上最微妙最丰富的情感,它可以润雨细无声,也可以感天动地。一份份感动定格成一张张图片,看完这些真实事例才明白,原来我们常常听到的“母爱是天,母爱是地”,一点儿都不夸张。母爱伟大,但不盲目关于母亲节的经典绘本穆尼尔纳素夫说过: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包含孩子对母亲的爱。作为孩子,妈妈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啊,爱妈妈也是孩子的本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开始一场感恩教育,让孩子获得一生的财富吧!下面推荐的母亲节经典绘本,有歌颂母爱的,有表达爱意的,有学会感恩的……每一本绘本,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一次交流的机会,一堂生动的课程。(后台留言关键词获取电子版资源)1、《我妈妈》

孩子心中的妈妈无所不能(适合3-6岁)《我妈妈》中的妈妈体形富态、充满爱心、笑口常开,绘本借着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绘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妈妈。作者用对比句来形容孩子眼中的妈妈,妈妈的歌声像天使,吼叫起来又像狮子;妈妈像猫咪一样柔软,又像犀牛一样强硬;妈妈美丽得像蝴蝶,柔软得像沙发……2、《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妈妈》丨母爱是细密琐碎的陪伴(适合3-6岁)

绘本以丰富、可爱的动物形象,呈现可爱动人的亲子之爱,一个个温馨而有趣的生活片断,传达出浓浓的母子之情。

既可亲子共读,更可亲身实践,让妈妈和孩子一起创造、一起书写属于自己的“我特别喜欢妈妈”的理由。

3、《朱家故事》丨家务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适合2-10岁)

朱爸爸和孩子们习惯了茶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天朱妈妈留个“你们是猪”的字条后离家出走了。然后他们真的都变成了猪,无人整理的家也愈来愈像猪圈……

通过阅读,家长可以跟孩子共同探讨:家事不是妈妈一个人的工作,全家都应该参与;关于“性别固化”的问题,让孩子学习到两性平等的真谛,不要从性别的角度看问题,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喜好。

4、《有一天》

生孩子后才懂得母亲的不易(适合3-6岁)

诗一样的绘本,以妈妈的角度,讲述着女儿从出生到逐渐长大的过程。

这本绘本既是展望孩子的人生,也是回顾自己的人生——第一次触摸你的手指,第一次带你感受雪花,第一次过马路时你紧张地拽着我的手……直到突然有一天,你已可以自由奔跑,独自去远方。

5、《ThisQuietLady》

妈妈也是孩子的独家骄傲(适合4-10岁)

从一个小女孩看妈妈相册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女孩从婴儿到女童、少女、青年,直至结婚生子的人生重要时刻。

小女孩的语句里透着小大人般的得意,又充满了向往,听得出她以妈妈为荣,也期盼自己将来会像妈妈一样。

6、《我的妈妈真麻烦》丨百种妈妈,一种母爱(适合2-7岁)这本书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描述自己的妈妈,内容风趣,画风夸张,故事离奇。小男孩说,我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一样:我妈妈喜欢戴好笑的帽子、喜欢养好笑的小动物、喜欢做好笑的蛋糕……但只有她这样特别的妈妈才可以拯救学校……其实,家就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开端,有的妈妈比较特别,表达爱的方式比较奇怪,但这并不是多丢脸的事。7、《我讨厌妈妈》丨没有比讨厌更能体现爱意的了(适合2-7岁)小兔子对妈妈满腹牢骚:乱发脾气、一直催他快点、不准他看动画片、礼拜天赖床不起让他饿肚子……最令小兔子不满的是,妈妈不愿和他结婚!这个表面“小题大做”实则暗藏爱意的故事,用可爱的童言童语表达出母子间最真挚的情感,让每个孩子都看见自己的影子,让每个妈妈都露出会心的微笑,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爱的自私与伟大。8、《让我安静五分钟》

妈妈也需要独处的时间(7-10岁)绘本中的场景妈妈们实在太熟悉了,孩子出生后,妈妈想安静地呆一会儿,或者安心地睡一觉都成了一种奢侈。这本绘本讲的是母子之间的爱,即使很多时候妈妈被孩子纠缠得很累,很想安静一会儿,但是母子之间的爱却很浓。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阅读这本书,让孩子学会体谅别人。9、《逃家小兔》

陪伴是爱,放手也是爱(适合2-7岁)

这是一本关于“逃跑”的书,也是一个小孩子关于独立的幻想。

小兔子想要逃跑,妈妈说,那我会在后面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兔子。小兔子想变成一只小鸟,生出翅膀飞上天空,妈妈说我会变成大树,这就是你要回来的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总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更多的渴望,此时妈妈的爱并不是阻拦也不是羁绊,而是贴心又及时地指引和帮助,还有丝丝缕缕的牵挂和陪伴。

10、《妈妈的红沙发》

告诉孩子什么是一生的财富(适合2-10岁)小女孩的家被大火烧光了,全家不得不开始新的生活。为了拥有一张柔软的大沙发,妈妈每天去餐馆工作辛苦攒钱,孩子和外婆也节省帮忙,为重建家园而努力。这是一本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书,它教会了我们如何乐观地面对苦难、努力地去争取、简单地去拥有、更好地去生活!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母爱绘本的电子版资源,进入“春藤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zz/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