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5月17日,辉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辉大基因)近日完成4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用于支持公司技术创新,产品临床前研发与临床注册,药物转化中试平台建设以及完善生产与临床开发团队。这也是继2月份纽福斯完成4亿元B轮融资、4月份博雅辑因完成4亿元B+轮融资后,国内基因治疗领域又一起大额融资事件。辉大基因成立于在年,并于年11月完成万天使轮融资,于年12月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致力于通过创新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单基因罕见疾病和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的基因替代和基因编辑等基因治疗药物。目前辉大基因拥有三大研发平台:基因编辑平台、递送载体平台、动物模型平台。基因编辑平台致力于开发基于CRISPR/Cas的RNA编辑工具,并将RNA编辑工具应用于疾病治疗,已研发出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特异性更强的RNA编辑工具。递送载体平台致力于改造、筛选AAV载体,以开发出更高安全性、更低免疫原性、更高组织特异性的AAV载体,目前已开发多款拥有自主产权的AAV载体。动物模型平台则包括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狗叫、小动物药效平台、大动物药效平台等。目前辉大基因的研发管线分为三大类:中枢神经、眼科、肌肉。本文将简单介绍辉大基因目前已公布的研发管线。中枢神经脊髓型肌萎缩症(SMA),是一类主要由SMN基因缺陷引起的运动神经元变性和肌肉萎缩的罕见遗传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该疾病一有一款FDA批准上市的基因疗法,即诺华子公司AveXis开发的Zolgensma。通过AAV9递送正确版本的SMN1基因,从而恢复SMN蛋白表达,恢复肌肉力量。该疗法于年获FDA批准上市,售价高达.5万美元,是目前全世界最昂贵的药物。辉大基因治疗脊髓型肌萎缩症(SMA)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通过scAAV9载体携带hSMN1基因,通过鞘内给药治疗,以及使用RNA编辑,靶向hSMN2基因,通过转录后调控实现SMN蛋白表达上升。帕金森病(P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主要的运动特征包括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失衡等;非运动特征则有便秘、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和嗅觉减退等。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现多认为老龄化(Aging)、遗传(Genetics)和环境因素(Environment)及其相互作用参与了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辉大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是:使用RNA编辑,敲低Ptbp1基因,诱导体内胶质细胞转分化,补充退化的多巴胺神经元实现疾病治疗效果。眼科先天性黑蒙症2型(LCA2),由于RPE65基因的3号外显子上的一个单碱基突变,引起蛋白转录提前终止。患者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就开始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并且由于进行性视网膜变性而完全失明。年12月10日,FDA批准了Spark公司AAV基因疗法,通过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将正确的RPE65基因递送到视网膜细胞,用于治疗先天性黑蒙症2型(LCA2)。这也标志着人类基因治疗时代的正式到来。辉大基因使用AA9载体携带hRPE65基因,通过视网膜下腔注射,实现对患者RPE65突变基因的替代。视网膜色素变性(RPRHO),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最终可导致视力下降。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RHO基因突变。辉大基因使用AAV8载体携带RNA编辑工具,通过视网膜下腔注射,降低异常的Rhodopsin蛋白的表达,改善视力。湿性黄斑病变(wetAMD),又称老年黄斑病变,是一种视网膜黄斑区退行性病变,只占黄斑病变病例总数的10-15%,但却导致了80%以上的黄斑病变致盲病例。降低VEGFA活性活表达水平,是治疗湿性黄斑病变的常用手段。辉大基因使用AAV9载体携带RNA编辑工具,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敲低VEGFA基因的mRNA。肌肉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此主要在男孩中发病。据统计,全球平均每-个新生男婴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患者一般在3-5岁开始发病,最早表现出进行性腿部肌无力,导致不便行走。通常在12岁时失去行走能力,在青春期开始出现心脏和呼吸无力,并导致严重并发症,通常在20岁-30岁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辉大基因使用AAV载体携带RNA编辑工具,通过全身性注射给药,实现Dystrophin基因表达上调,进而一定程度上恢复肌肉力量。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