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医生说我的孩子将活不过20岁一位罕见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我的孩子病了,专家断言,他将活不过20岁!

和他一样命运的孩子,目前在中国超10万名。

很不幸!但我们不要同情,我们只要改革。”

大众的医学盲区,有一类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罕见病”,又称为“孤儿病”。包含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瓷娃娃、黏多糖贮积症、脊髓性肌萎缩症、血友病等已知罕见病至少种。

过早的预见死亡,是一种极为残忍的折磨。

半个月前,方敏3岁的孩子,被临床初步诊断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简称DMD),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罕见病,医生断言孩子将活不过青春期。当天,医院,她得到了同样的诊断,并采血做了基因检测。

官方的资料很有限:DMD是一种“传男不女”的罕见病(极少数女性会发病)。在这一罕见的疾病里,每出生的个男婴就会出现一个患儿,目前我国未成年DMD患儿超10万名,每个患者最终都会在10岁左右失去行走能力坐上轮椅,最后在20岁左右因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而亡。目前世界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该病也未纳入医保。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短短一生的病程

这些简简单单的数据令人心如刀绞,她和家人悲痛欲绝,她本人也因过于悲伤,病了一场。在诊断过去的几天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但我们仍心存一丝侥幸,期待奇迹发生。兴许是之前命运的垂青已耗尽了所有的运气,他们终究没有等来好消息。一周后,他们收到基因检测的报告,验证了专家的诊断。这几乎是给孩子判了死刑,也浇灭了家长的希望。

她说,她含着泪水,一边阅读已故林宗雄老师整理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读本》,一边崩溃,短短2天,已很全面地了解到孩子短短20年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及可能出现的病症。同时,也升起了一丝希望。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通过一个病患家长,加入了一个DMD病患群,我看到患病的家长们一起抱团取暖。患有罕见病的家庭,很压抑、很痛苦,在中国,受此病影响而家破人亡的数量大约在50万。

我认识的一个家长,孩子分别是7岁和3岁,浓眉大眼,萌嘟嘟的十分可爱。不幸的是,二宝先天性肋骨连在一起,引起严重的脊柱侧弯,在10岁以前,每年需做一次大型开胸手术,每3个月就要麻醉做石膏支撑。还不到3岁的孩子,已经做了2次大手术了,脊柱被切了2节,经历了大部分人都未曾经历的痛苦。

作为父亲,他还未能从二宝的悲痛里走出来,新的苦难又来了:一个月前,大宝发烧,意外发现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异常高,临床诊断为DMD。怕被误诊,他分别是送检到北京和上海,两地基因检测结果一致。

言语中他谈论过孩子的妈妈,她因娘家有事离家已一年多。一个男人带着两个患病的孩子实在不易,他一手抱着二宝,一手牵着大宝,手上拎着一沓一沓的检查单,从家乡飞往上海,穿梭在机场、地铁、医院和拥挤的人群中,孩子们穿衣、吃饭、洗漱、喂药都得他解决。过马路的时候单子不小心掉了一地,在正午阳光的暴晒下,看着来往的车辆,他感到眩晕。他说,在那一刻,他竟然期盼着死于一场意外。

同病相怜的遭遇,极其容易就建立起了友谊。他哭诉着——孩子可能会长不大,瘫痪的那一天也迟早会来,很慌,很难过。过早的预见死亡,实在是一种极为残忍的折磨。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我抹着眼泪,就这样,静静地听着,手机里嚎啕大哭的哀嚎。

天价孤儿药,治病还是致病?

罕见病的发生是机率事件,除隐性基因遗传,还有孩子自身基因突变。这种罕见的基因,长期存在于人类种群中,随机的落在了某个人身上。也就是说,罕见病可能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罕见病患者为我们承受了不良基因的巨大痛苦,天价药“孤儿药”成了孩子最基本的生命需求,也是无数家庭的救命稻草。

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然而,在中国,能够看此病的专家寥寥无几,识得该症的医生也是少之又少,很多孩子被误诊为肝病或心肌病。患有DMD的孩子,只能辗转去北京、上海等城市面诊。

在数年前,确诊的患者,家长几乎都会被告知——此病无药可治,令人绝望。

近几年,就诊的环境稍有好转:目前,国内DMD唯一能起到一点点延缓作用的治疗方案,是在孩子4-5岁左右服用激素药物延缓肌肉的痉挛和萎缩。尽管激素的使用对孩子有很大的弊端,但为了让孩子能多行走几年,也别无选择。

国内外医学界也频频传来好消息:一个病友家长告诉我,日本和美国已经有关于跳跃51和跳跃53的药物,跳跃45药物也在明年有望上市。但价格极为昂贵,按目前费用,一个15公斤的孩子,一年支付费用在万¥左右,但需常年服药,而这也仅仅是缓解药物,并非治疗药物。

对于绝大部分的家庭来说,一不小心就要面对价格高达几百万¥的“孤儿药”,这甚至比罕见病本身更加令人绝望。倘若没有国家帮扶,倾家荡产勉强维持一两年,后续的费用难以为继,而这一两年对于孩子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更令人遗憾的是,不管是已上市的跳跃药,还是美国正版的「地夫可特」激素药,这些药物也均未引入中国,很多家长只能购买印度仿制药!

此外,国外已在尝试DMD的新疗法,如,外显子跳跃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的研究,但国外药物进入国内需要一系的审批及临床试验,短则1-2年,多则3至10多年。但由于DMD为进行性肌肉萎缩疾病,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生命!很多大患者家长,怀着希望,苦苦等待10多年,就眼看着孩子一点一点地退化,希望终成绝望。

杜氏肌营养不良基因异常

比罕见病更为罕见的是,是公众的认知。

随着近年来罕见病基因检测能力的不断攀升,罕见病似乎已经不再那么罕见。然而,比疾病更为罕见的是,罕见病家属、以及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我无比痛心地看到,科学的确诊和康复治疗,在很多患者家庭还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在孩子确诊时就已经放弃了,孩子的就医、入学、甚至是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异常艰难;也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治病,听信偏方,甚至购买假药(人称“安慰药”),明知可能是个骗局,冒着险也要去试一试;还有就是对激素的错误认知,我看过一些10多岁的患者,因为家长对激素的抗拒,七八岁就坐上了轮椅,孩子骨瘦如柴、变形的厉害,过早地处于疾病的晚期,令人心痛!

好的改变也正在发生!

我也无比欣慰地看到,有这样一些罕见病患者和家属,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勇敢与疾病作战,积极地做康复治疗,并最终学会与病魔共处,把短暂的生命活得精彩无比。

同时,我也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社会爱心人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yy/7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