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优才计划/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
如果你的一生只有20年,
你会如何度过?
如果这20年,
你大部分时间都得躺在病床上,
你会不会绝望到想自杀?
可有一个人,
居然接受了这样的一生!
他跟我们大对数人一样平凡出生,
但却在我们每一个人,
无法想象的绝望里创造出了奇迹。
他20岁时就去世了,
他的离去引起了当时中国轩然大波,
数十万网友都自动转发了消息,
李开复、蒋方舟、知乎创始人周源,
都对他的死感慨万千,
编剧东东枪更是说:
“跟他比起来,我们大多数人,
都活得太轻薄了。”
究竟,在如此短暂,
又如此让人绝望的20年里,
他都做了些什么而创造了奇迹?
他,就是程浩
年,程浩出生在新疆,
爸爸是一名司机,
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公司会计。
等他长到6个月的时候,
有人发现他与寻常孩子不同,
不踢不蹬不翻滚,太过老实,
妈妈说:老实了好,老实孩子带着省心。
那人却忧心忡忡地对他妈妈说:
“只怕省心在前,费心在后。”
没想到,一语成谶。
等到8个月大时,
他的身体变得完全不能动弹了,
医院的检查结果是:
脑瘫,打个问号。
医院的检查结果是:
肌无力,后来还是打个大大的问号。
医院,
能诊断出他究竟患的是什么病。
看病看到两三岁,父母带着他,
跑遍了全医院,
却一直没有结果,
他吃过猪都不吃的药,
扎过带电流的针,
练过神乎其神的气功,
……
他没办法下地,没办法翻身,
对我们来说毫不费力的吃喝拉撒,
他却都要仰仗爸爸和妈妈,
他饭量很小,因为他的嘴巴只能半张,
吞咽的肌肉萎缩,不能喂太急,
短短的每顿饭都得吃上一个半小时。
他的外婆曾说:
我们是吃活食的,他是吃死食的,
你给他喂一口,他才吃得上一口,
你要是不喂他,他就什么也吃不上。
有人劝他妈妈再生养一个,
言下之意就是放弃对他的抚养,
可妈妈听完就说:
不管孩子怎样,既然我把他生下来,
我就要把他养大,老天夺走他多少,
我就用爱来弥补他多少。
一声妈妈,让我怎么能够不要他!?
死亡、恐惧,
这些词语仿佛离我们很遥远,
可对他来说,却是生活里,
扑面而来的每个细节。
他第一次病危是11岁,
病危通知书上写的是心衰。
他的脏器、肌肉完全不像是活人的。
他实在是太脆弱了,
一次轻微的咳嗽,都可能把血管呛破。
之后,基本一年病危两次,
最危险的一次,
整个人中都黄了,舌头都吐出来了。
每次他病危住院时,
妈妈都会时刻守在他身边,
有一次妈妈坐在病床前,
守了他整整三天三夜,寸步不离。
医生围在病床前对他实施抢救时,
一般来说,病人家属都要出去,
可他妈妈却怎么也不肯,
她就像一根笔直的树干,
牢牢扎进了病房的地板里。
两个年轻的护士推她都推不走,
她说:“他是我儿子。
我看着他来到我身边,
如果他要走,我也要看着他离开。”
妈妈的爱,
让他在这个冷冰冰的世界里,
看到了温暖,获得了力量,
他不断地挑战着医学的极限。
医生曾说过他活不过5岁,
后来又断言他活不过12岁,
12岁那年,他确实又走到了鬼门关,
因为胃出血,他八天八夜水米未进,
再这样下去,不病死也得饿死。
可半个月后,他还是了挺过来,
护士给他拔针时感叹:
“真没想到你又活过来了。”
这个才10几岁的少年则笑着回答:
“阎王嫌我太善良,上帝嫌我太混账,
他们都不肯收留我,
没办法我只能回到人间。”
强烈的求生意志让他一次次过关,
当医生又说他不行了的时候,
躺在病床上的他,
就会努力地睁开眼睛,
叫着:妈妈,妈妈……
他想告诉妈妈,他能挺过去。
然而即便挺了过去,
他也还要面对这人间炼狱,
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痛苦,
还要去承受内心的煎熬。
曾有一天,他坐在自家院子里,
突然有四个年龄相仿的男生,
从远处跑了过来,
他们手里还拿着从别家偷来的西瓜,
几个男生提出要在他家躲一下,
要是看见主人追上来,就帮忙遮掩过去,
事后作为回报,他可以跟他们一起分享西瓜,
他同意了,但不是眼馋那几口西瓜,
而是因为第一次让孤独的他觉得,
自己跟他们是“一伙人”。
五分钟后,瓜主人就握着藤条,
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
问他:有没有看见几个小孩,
他指了指反方向,瓜主人走远后,
几个男孩从他家走出来转身就离开了,
他问他们去哪,不是要分西瓜吗?
几个男孩哈哈大笑:
你要是能追上我,我就给你吃!
说完,他们就奔向一座台阶跑远了。
当时他坐在轮椅上,
若是去追,轮子撞向台阶,
肯定是要翻车的,
但那一刻,他真想去追,
他想要翻车,想要摔倒,想要流血,
唯独不想,就这么看着他们离开,
面前那座台阶又变成了一道墙,
轻易地将同龄的他和他们,
分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从那以后,他开始学会一个人玩游戏:
他最喜欢玩《忍者龙剑传》,
因为那是单人游戏。
而煎熬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无法动弹的身体开始慢慢萎缩,
以前还能每天都坐起来一阵子,
可到了十五岁时,
他连坐一会都成为了奢望,
身体的脏器变得更加脆弱。
隔三差五的病危通知书,
让周围的人再次劝他妈妈放弃,
可妈妈仍然坚持要照顾他,
还为他换了一台联想电脑,
想着他是否可以学学做flash、
炒炒股票为自己找个寄托和生计。
但那时他心情低落极了,
他拿到电脑后,
每天沉溺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
过着浑浑噩噩、自暴自弃的生活。
用当时尚且可以自控的双手,
完成一场场毫无意义的血腥杀戮。
或者用最粗俗的话语,
谩骂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
仅仅是因为对方游戏中的,
一个无关紧要的失误。
那年他15岁,
这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
直到某一天,一个停电的雨夜,
他才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世界,
原来竟也如此脆弱不堪,
只需要一场稍大的雷雨,
就可以使它顷刻毁灭。
一时之间,他痛哭流涕,
他曾经以为,
人生就像一杯水,疾病就像一滴墨,
让他的水浑浊暗淡。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
人生可以是一杯水,也可以是一片海,
心是大海,
便能包容缺憾,同化污秽,
永远保持自身的通透纯净。
这个下雨的夜晚,
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他曾无数次地质问:
我一脚踩在人间,一脚踩在地狱。
为什么上帝要选择我来承受这一切呢?
现在他想通了:
不幸和幸运一样,
都需要有人去承担,
命运嘛,休论公道!
他开始思考如何认真的对待生活,
他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正常上学,
他突然意识到,虽然不能去上学,
但他却拥有大把去学习的空余时间,
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只剩下两件事,
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因为深知时间的宝贵,
他投入在阅读和写作的时间近乎疯狂,
曾以一天一本书的速度大量阅读,
和别的年轻人不同,
他对严肃的文学,哲学和历史情有独钟,
《》《胡适文选》《民主的细节》等等,
都是他喜欢的书籍,
而他最喜欢的作家就是史铁生,
那本著名的《我与地坛》,他看了无数遍。
每天妈妈把鼠标塞到他手里,
他就把大拇指蜷起来,
用第一个关节的外侧敲击鼠标,
嗒嗒嗒不停地写,时间长了都有了老茧。
对普通人来说如此简单的动作,
却是他瘦弱的身体难以承受的,
他的胸腔像是一个驼峰,
他要把手搭在胸腔上支撑,
因为这样长时间的去写,
他的胳膊把胸口都压成了一片淤紫。
但他在知识的海洋里,
在自己的一方斗室中,
完成了生命的救赎和蜕变,
建立了自己强大精神世界。
他看淡了死亡,
在妈妈面前,他从来不避讳谈死,
甚至经常用死亡来开玩笑。
他说:既然事实已经成为事实,
就应该正视它、面对它、接受它,
而不是像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
那样一味地逃避它。
世界有时很残酷,它不会因为你有病,
就把生活中的美好和欢乐送到你面前。
而你只能在一条鲜有人走的路上,
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是的,他不怕死,
他怕的,却是毫无意义的生。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
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
如何在短暂的生命里找到快乐?
他将自己所有的梦都投注在了写作上。
他说:“我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
变得毫无意义,看着这些淤青,
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
比起死亡而言,
令他感到毫无价值的人生,
才是最最恐怖的。
靠着这份坚持和执念,年,
他的《昂着头的艺术》刊发在,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上。
他也得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
总共元,
他先给父亲买了一个打火机,
给母亲订了多元钱的手镯和耳环,
给妹妹买了一套文房四宝,
最后,他征求母亲的同意,
为自己买了一个,一直觉得贵,
没好意思张口要的Kindle电子书。
他还经常上知乎,
和网友共同探讨读书的目的,
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去开导别人,
这个小小少年就这样,
在一个个孤单的长日长夜里,
用格言般的文字写下,
他那超越少年的,
对命运的笑纳,
对不幸的宽容,
对造物的慈悲。
有一天,有人在知乎上,
发了一个带有调侃口吻的问题:
你觉得自己牛逼在哪里?
这样的问题,
往往会有哗众取宠的答案。
而他第一句上来就是:“以上所有的回答都弱爆了,
还是看看我的吧!”
“从年出生以来,
我就从没下地走过路,
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5岁,
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
给自己挑选20岁的生日礼物。
这二十年间,
我的病危通知书,厚厚的一沓纸,
老妈用十几厘米的钉子钉在墙上,
她说这样有纪念意义……
我不是张海迪那样的励志典型,
也不是史铁生那样的大作家,
但真正牛逼的,
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
而是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他的回答就像一声惊雷,
落在人们面前,
把每个人都震得瞠目结舌,
再无别的话可说,
只能由衷的说一句:牛逼!
这个回答瞬间就刷新了网站的点赞纪录,
24小时就收获了+赞。
一夜之间,他的粉丝涨到几万。
之后他在知乎开设了专栏,
将自己的生活,戏谑般地与人分享,
他调侃自己是标准的三无人员:
无工作、无学历、无对象。
宅界巨子,
常年三四个月不出一回门的职业病人,
经营此道二十余载。
他不喜欢别人说他,
身残志坚,自强不息,
他说:“我并不觉得我有什么了不起,
好好活着,不过是一个人的本分。”
在他的言语里,
你丝毫看不到对病痛和生活的绝望,
他用他的文字,温暖了无数的粉丝。
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他奇迹般地在有差别的世界里,
活出与常人世界无差别的精彩。
但他的脚步还远没有停止,
他还想完成更多更多的事,
他还没有写出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出书。
这位在文学创作上极有天分,
又极其勤奋的少年,
可以想象未来的他,
在文学方面能有多大的可能性,
他虽还没有成为第二个史铁生,
但第一个程浩已经略见雏形。
他还为自己,
规划了一个“年计划清单”:
1.阅读10部关于西方哲学的著作
2.阅读儒、墨、道、法等学派的主要著作
3.阅读各类畅销书50部
4.学习英语小时(共小时)
5.学习新概念英语全四册
6.写下50部短篇小说
7.写下一部长篇小说
8.写下50份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9.……
然而上帝给了他理想,
却忘了给他完成理想的时间。
他的健康状况日益下降,
住院的名目也日益增多:
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
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等。
可他却毫不畏惧,
开始坦然地想好自己的书名: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也选好了自己葬礼上的曲子:
汪峰《美丽世界的孤儿》。
这是一个真正向死而生的人。
他一辈子都没能谈过恋爱,
但他还是梦想能在生命的最后,
找到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度过几天二人世界:
我们会在一起吃早餐,
也许那时,我已经无法下床,
但是我想她会坐在床边亲手喂我,
到了晚上,我们会一起看电影,
不必去电影院,那里太吵,
就在21寸的电脑显示器之前看泰坦尼克号,
她窝在沙发上,我靠在她怀里。
当电影镜头推进到年迈的萝丝,
用颤抖的双手将海洋之心沉入大海时,
那一刻,我的生命也将随之冻结。
我不怕冷,因为爱人的拥抱是温暖的。
程浩画的画,充满了希望
年8月17日上午,
他在自己的知乎专栏上,
发表了第二篇文章《地狱在身后》。
这篇千余字的小文写于前一天,
医院里忍着感冒的煎熬,
每次呼吸都如同千万枚钢针,
在肺叶间穿梭,
对他来说此刻连呼吸都是一种奢侈。
但他写的文字,却是那么斩钉截铁: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
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
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
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绝不能回头。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这次医生并没有像以往那样,
为他下病危通知,
也许大家都已习惯了他生命的顽强。
4天后,8月21日早晨,
一向不喜欢拍照的他,
居然破例答应了妈妈用手机拍照的要求,
还笑着让妈妈把他额头的青春痘P掉。
中午,妈妈一路小跑去给他打午饭,
在她离开时,他还劝她放心:
“你走吧,回来时帮我买一瓶脉动、
一盒薯片、一盒旺旺牛奶。”
可等到妈妈再回到病房时,
他已经沉沉地睡着了,
这一次,真的是永远……
她不敢相信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
掀开被子,他那皮包骨般的左胸,
那层薄薄的皮肤下面,
已经没了心脏跳动的凸起,
他的生命就这样被定格在了20岁……
他离开后,妈妈不断地接到,
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
有一个男孩哭着打给她:
“阿姨,我真的对生活都绝望了,
是程浩把我从病魔手里拉了回来,
让我对生活恢复了信心。
我没想到他竟然走在我前面。
我心里真的特别特别难受,
要不是他,我可能会走在他的前头。”
而他的妈妈不明白,
儿子到底是如何在网上治愈大家的,
直到收拾他的遗物时,
才在他的电脑里发现,
原来他一直都在帮助着那些,
碰到烦恼却素昧平生的网友,
他曾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
我在不停地解答别人的问题,
别人迷惘时,我在不停地指路,
我要顾及到所有的问题、所有的人,
我这样也很累,但我也很充实。
他还留下了大量的写作手稿,
包括两部已经写完的小说,
和一些小说的提纲、架构,
除此之外,还有他发出的数封求职信,
在他的手稿中,有一篇名为,
《给我未来的爱人》的文章,
他的妈妈看完以后哽咽了:
“通篇没有几个‘情’和‘爱’字,
但我觉得如果有女孩看到这篇,
肯定会十分感动。”
他生前有一个愿望,
那就是能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
他曾以此写下三行遗书:
留下我的眼睛照亮世界,用我的灵魂,为你们开拓另一个人间。
然而如此美丽的遗愿,
医院没有条件而无法实现,
现实最后一次,
对他展示了不自由的一面。
但如果他还活着,
这个大男孩肯定依然会乐观地说:
c
有人说:人生不过三件事,
自欺,欺人,被人欺。
他一生没有自欺,勇敢面对生死。
他也没有欺人,
用文字把最后的真实与世人分享。
他的的人生看似“干枯”,
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遗憾,
没上过学,没谈过恋爱,
甚至从未用自己的双脚,
在这个世界上奔跑过,
所有人最基本的欲望,
他都无法尝试哪怕一次。
但他却让我们知道,
曾有那么一个人,如此用力地活过!
他短暂但有力量的躯体已灭亡,
但灵魂却如太阳般光辉在照耀。
他20年短暂的一生,
指向了我们内心最深的恐惧,
指向了人生最黑暗的夜,
也指出了人生最明亮的光。
20岁就死去的他,
用千疮百孔的一生,
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活着,
我们每个凡人终有一死,
但只要活着就请拼尽全力,
充实,精彩地去活,
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珍视命运,休论公道!
致敬生命的真正强者,程浩!
感谢你为这个世界带来的一切!
卡尔加里中道佛学会年度秋季课程简介
1.中级课程:《摄大乘论》年9月15日开始,每周五晚7:30到9:30。
《摄大乘论》是唯识学的主要基本论典,是从转染成淨实践的立场,统摄大乘佛法的一切。
2.初级课程:《阿含经导读》年9月17日开始,周日晚7:00到9:00。
《阿含經》是佛陀根本思想及言行的最早記錄。它記錄了佛以人的身份教化人間弟子,教導弟子們如何觀察世間和身心的無常,進而斷煩惱求解脫。其內容包含了佛陀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實踐的方法綱目等。從經典史來看,被公認爲是最早結集成的經典,也是闡述佛教根本教理的聖典。因此,可以說是所有學佛者必學的經典。
卡尔加里中道佛学会年下半年度活动日程安排
1.年8月26日(周六):加拿大卡尔加里第二届素食节
2.年9月15日(周五):中道佛学会秋季课程开始
中道佛学会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