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颈椎病的受累部位和临床表现,主要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脊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等,不同类型其诊断和治疗方式各不相同。
?颈型颈椎病主要源于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劳损和增生,以颈部僵硬、胀痛为突出表现。不伴有肢体无力、麻木、疼痛等神经受累表现。需要与颈部肌肉劳损或肌筋膜炎相鉴别。一般可以通过颈椎X线片予以确认。?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椎间盘侧方突出或椎间孔骨刺压迫神经根引起,是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其常见症状表现为受累手臂自颈部向远端的放射样疼痛。疼痛可自发出现,也可于颈部受压或转动时诱发。部分病友还可出现受累手臂的麻木、无力,严重的可出现肌肉萎缩。临床上需要与“渐冻症”相鉴别,其最大的区别是:“渐冻症”一般不伴有麻木,更不会出现手臂放射性疼痛;其次,“渐冻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累及手臂以外的区域,造成周身广泛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在疾病早期,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可能存在诊断困难,此时可以通过肌电图等神经电生理手段有效鉴别。?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最为严重的类型,主要由于椎间盘正中突出或椎管内韧带肥厚压迫脊髓引起。其常见症状表现为肢体对称性的麻木、无力、僵硬。可出现走路不稳、脚踩棉花感。严重的还会出现截瘫或四肢瘫,伴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临床上需要与颈髓肿瘤压迫、脊髓空洞症等疾病相鉴别,往往完善颈椎CT或磁共振检查即可一目了然。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骨质增生压迫与其伴行的椎动脉所致,可于转颈时出现一过性头晕、黑曚等脑部缺血表现。其临床上极为少见,需要与耳石症和小中风相鉴别,由于后两种疾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故出现头晕发作时不应首先考虑颈椎因素所致,避免误诊误治。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但是,卧床不是叫你在床上躺着玩手机、追剧哦。在床上玩手机时间长了,脖子会痛、手会酸、眼睛会胀,就更不用说本来你就颈椎病犯了,这样“卧床”只会加重症状!颈椎病的治疗可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通常根据颈椎病的具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取相应治疗手段。?颈型颈椎病一般采取针灸、推拿、热敷等物理治疗。症状严重的可考虑加用镇痛或肌松药物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首选也是物理治疗,可采取针灸、推拿和适度的牵引,对于疼痛、麻木比较明显的患者,可考虑加用缓解神经痛和神经营养的药物。如上述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明显的肌肉无力、萎缩,可考虑采取神经根减压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早期可考虑物理和药物治疗,如症状仍持续进展,务必尽早行椎管扩大减压加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是慢性病,主张三分治、七分养,所以平时的预防尤其重要。广大病友应该注意:
?平时的坐姿和睡姿是否正确,选取合适的桌椅和寝具;
?长时间伏案工作的病友需要定时起身活动颈椎;
?同时还需要避免过度的劳累、负重或受凉。
总之,
颈椎病可防可治,
只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积极预防,正确治疗,
就可以大大减轻疾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
往期回顾:
“低头族”如何预防颈椎病?
骨科医生告诉你
看完喜欢点个赞吧
作者:医院神经内科副顾问医生曾文双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医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