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石学敏,用针灸治中风取得显著疗效

石学敏,国医大师,针灸大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年6月出生于天津市,被赞誉为“鬼手神针”、“中风治疗第一人”“中风泰斗”“偏瘫之父”。

他的针灸手法快准狠还很巧,这一身高超的针灸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

石学敏在年少时就已经有当医生的志向了,所以高考时直接填报了天津中医学院,并且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了。

在学校学针灸时,宿舍同学都互相扎针练习,有一次他打篮球摔伤,造成左胳膊骨折,恢复后由于肌肉萎缩,左胳膊消瘦到只剩下皮包骨。

于是同学们就使劲给他扎针,甚至有时会在他胳膊上扎上一两百针,如果宿舍没人,他也会自己扎,就这样扎了一段时间后,萎缩的胳膊竟然重新长出了肌肉,慢慢恢复了。

这让他对针灸更具了信心,他天天苦练针灸手法,直至可以一针扎透很厚一叠的毛边纸,为了练习各种针刺手法,他还经常会练得手都脱层皮。

就是这样勤学苦练,石学敏最终练就一身好本领。他用银针刺入患处能提起皮但针不出,针在里面调方向病人也不会感觉到痛。

毕业后,石学敏被分配到天津医院,医院派到北京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全国针灸研究班,这次学习让他对中医认知有了质的飞跃。

于是他决定选择中风,这种发病率高,发病严重的疾病作为突破口来潜心研究针灸治疗方法。

年,石学敏前往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进行医疗援助,仅用了两根银针就让摔伤瘫痪在床的外长萨布双腿有了知觉,竟然可以挪动脚步了,这让他一战成名。

此后每天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让他把针灸之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这门中国传统医术蜚声海外。

石学敏还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了针刺治疗中风的机理,将针灸作用机制推进到了现在的基因水平。

他首次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这无疑是针灸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首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于年被选入中医药管理局“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国内外被大力推广。

石学敏从医已有55年多,他一直没有停止过精研医术,不断思考。如今虽已80多岁高龄,但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治病救人,传道受业。

他培养的硕士、博士生遍布世界各国,编写有50余部医学专著,尤其是《中医纲目》一书被中医学界称之为是继《医宗金鉴》之后又一部中医的临床巨著。

该书包括针灸、妇科、骨伤、推拿、养生等多个分科,将病证分为若干章每一病证按概说、病因病机、办证论治、单方验方、后与调养、古代文献选摘、现代研究和医案选摘等项叙述。

非常值得中医从业者及爱好者学习、参考。

年由他主编的《石学敏针灸学》还以英文版在海外发行,成为了美国针灸考试委员会指定的考试指导用书。

之后出版的石学敏大师的《石学敏实用针灸学》在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详细论述了经络与腧穴,介绍了循行起止和腧穴的分布与作用以及针刺方法,各种不同灸法和拔罐法,并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百余种病症的治疗进行了介绍。

此外,石学敏大师主编的《脑卒中与醒脑开窍》一书,更是他40多年临床实践、临床观察研究的成果。

本书详细论述了“醒法”的配伍、操作和脑卒中不同阶段的临床应用;阐述了以中医、中药、针灸为核心治疗脑病的研究成果,非常适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的人士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最后,补充一下,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医院,其实并不是这样,石学敏大师介绍说用银针刺激穴位叫“针刺”,而用手指刺激穴位叫“指针”,针刺确实需要专业医师操作才行,而指针自己在家也是可以做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些针灸方法可以尝试用指针来进行养生保健。

阅读以下文章,您将收获更多

名老中医周楣声,中国历史上冲破艾灸禁忌,创新灸疗医术的第一人

道家太极门传人陆锦川,独创“气道金针理法”,治愈多种疑难痼疾

切脉针灸创始人俞云教授,治癌60年,唤起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希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ms/1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