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通报:通过对3月1日报告的1例本土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排查,3月2日新增报告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4例无症状感染者。市、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立即启动,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防控管理,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消毒等相关防疫措施。上述7人与1日报告的病例同属一个老年舞蹈队,在同一地点一起训练。
“你是那天边最美的云彩,斟满美酒等你留下来”每到晚饭过后,在小区周围就会看到许多大妈大爷们,伴着音乐声翩翩起舞的身姿,时代赋予了这种舞蹈一个很贴地气的名字——广场舞。广场舞作为一种中老年人喜欢的运动,它可以提高身体的素质,但是一定要科学的看待广场舞,做到“三选择”。
1.时间选择 有些人为了跳广场舞,一大早就起床,连早饭都不吃;有些人则在晚上要跳到很晚才回家睡觉。殊不知,“闻鸡起舞”要不得;“挑灯夜战”也不行。早上空腹跳广场舞,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严重者甚至会昏厥,特别是冬季,室外温差大,起太早容易感冒,建议早上等太阳出来、相对温度较高了再运动。晚上有的老人跳舞到很晚才休息,这样很容易扰乱自身正常的生物钟,影响睡眠,日久还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此外,无论是吃完早饭还是吃完晚饭,都起码要“养胃”一个小时之后才去跳舞。
2.程度选择 老年人运动系统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下降,关节活动不灵,因此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动作幅度别太大,以防跌倒,发生关节、肌肉损伤,甚至骨折。跳之前要先做5~10分钟简单的拉伸肌肉和韧带的准备活动。在做准备动作时,牵拉强度不宜过大,头部不能低于心脏的高度。跳舞应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跳15分钟应休息几分钟,总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为宜。跳舞中若出现头晕、头部发紧、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 有些人一跳就停不下来,认为跳得大汗淋漓才能起到健身作用,才会减肥、降脂、降糖。其实这是错误的,如果跳舞之后大汗淋漓,不仅容易引起感冒,还会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变得黏稠,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穿着选择 跳广场舞时,有些中老年人会穿着硬底鞋,还有些人穿着紧身裤,这都不利于健康。广场舞虽然不像专业的舞蹈那样,但也是全身运动,腿脚活动的频率也很高。因此,鞋子一定要舒适,其中穿软底防滑鞋最合适,以免摔倒;合适的运动鞋还能对跳舞时产生的冲击力有所缓冲,对心脏、大脑起到保护作用。穿硬底鞋没有缓冲的作用,则可能损伤腿脚,最好别穿。
作者:医院教授李江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