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研究显示,国人症状性膝骨关节炎(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评分≥2分,存在膝关节疼痛)的患病率为8.1%[1]。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同样不容乐观:-年,我国骨关节炎患病人数已从万上升至万[2]。
天气转冷,膝关节也早早感受到寒意。这个在印象里只和老年人挂钩的疾病,已经令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无辜中箭”,疼痛、肿胀、关节畸形、活动障碍无时不在困扰着他们。为此,医学论医院骨关节外科程立明教授针对两大膝骨关节炎的早期常见症状——“疼痛”“肿胀”,给出解决方案与实用建议。膝骨关节炎
“炎症”从何而来
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进行性关节病变,可见关节软骨变形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炎症”到底从何而来?正常情况下,人的膝关节末端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光滑、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起到减震、减少摩擦等重要作用。然而,在遗传、机械、代谢、生物等内外在环境的刺激下,诱发出全身、局部炎症反应,血液、组织中的多种炎症因子、炎症介质等反复持续叠加作用,最终造成膝骨关节炎这一临床疾病。·遗传因素:作为退行性病变,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了它的遗传特质。如果亲属中有人患膝骨关节炎,通常你患病的风险要高于常人。目前认为,这可能与软骨细胞代谢能力有关。
·代谢因素:年龄是最鲜明的代谢因素,伴随年龄增长,退行性改变、经年磨损积累均可导致膝关节病变。一般来说,女性更容易且更早发病。出于生理需求,女性的骨盆相对宽大,从而负重力线内偏,导致膝关节内侧磨损较严重。尤其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其对关节软骨、骨代谢的保护作用衰减,加之体重增加,膝关节负担骤增。·机械因素:膝关节属于负重关节,也是运动时最易受损的关节之一。因工作或个人原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需长时间跪、蹲或爬楼爬坡,经常运动锻炼但过于剧烈或方式不正确,都会对膝关节造成机械性损伤。
·生物因素:寒冷不是膝骨关节炎的直接原因,却可诱发或加重症状,干扰治疗效果。因为,低温会影响血液循环的通畅性,使病变组织无法及时排出炎性物质,肌肉收缩、关节僵硬更令其“雪上加霜”。
专家建议
膝关节是人体所有关节中构造最复杂的一员,需支撑整个身体重量,活动时承受负荷凸显。更重要的是,它属于珍贵且脆弱的“一次性消耗品”,三四十岁往往已经表现出轻度磨损迹象,而且一旦损伤无法逆转。
因此需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