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都上班11个年头了。好多事情,好多人,好多张脸都在慢慢模糊。时间是一副良药能,能抹平所有的伤痛;时间是一碗孟婆汤,能忘却所有的不舍。
转眼八年过去了,那年三十来住院的小孩却还是那么记忆犹新。虽然记忆中他的脸庞也已经模糊,声音也难辨认,但是那一双渴望生的眼神,总是难以忘却。
干我们这一行的,最不愿意就是逢年过节的了,别的单位发多少过节费,多少购物券,多少年终奖,我们通常会发一个表---过节值班表。话说工作11年了,回老家过年就两次,第一次是轮转第一年,第二次是订婚那一年。尤其我们呼吸科,越是过年,病人越重,抢救越多,越是忙的睁不开眼。
记得那年,从小年腊月廿三到腊月廿九,七天时间病房死亡10个人,最惊心动魄的是年廿八那天上午门挨门两个房间同时抢救两个,一个纵隔破裂(以后我可能会写到)、一个大面积肺栓塞,人都不够用了,忙的不可开交,最后还是都没能救回来。
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值班,值夜班,值节假日期间的夜班,是对我们的暴力三连击。每次下夜班都感觉自己是刚刚“折”了翼的“天使”,马上就上回天堂的那种虚脱的感觉。
那年三十,我刚好和木易老师搭班,我们上午忙忙乎乎出院了七八个病人,新病人来了四五个,都还算是稳定,等着这些都处理完了,已经下午3点钟了。午饭还没吃呢,两人一人泡了一碗统一大碗面(桶装的,平时都吃袋装的,大过年的算是“犒劳”下自己)。还真应了那句话,饿了糠也甜,饱了肉也嫌,那是这几年以来吃的最香的一次大碗面。
刚吃完饭,木易老师忙里偷闲跟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悟空,你哪天回家呢?”
“年初一”
“到家哪天呢?”
“年初三一早”
“哪天回来?”
“初五一早”
“我的个天,你确定是回家过年的?”
“没办法啊,路途遥远,火车倒汽车啥的”
“对了,木易姐,你有啥打算呢?”
“我还能有啥打算啊,期盼着这个夜班不太忙,下班和俺家老头子一起回胶东,反正俺们两家离得近”
“羡慕你们啊”
就在这时,(内线短号码)的电话响了,一看号码我脑袋就嗡嗡作响啊。
“喂,您好,呼吸内科”
“我们是急诊科,这儿来一个呼吸衰竭的小孩,需要住院!”
“小孩?不是该住儿科吗?”
“14岁,儿科不要!!”
“哦,能呼吸衰竭到底是啥基础疾病啊?”
“好像神经系统有点儿问题”
“那神经内科怎么说的?”
“他们说归你们管!!!”
“哦,你让他来吧”
“木易老师,赶紧去准备呼吸机、吸痰器、抢救车、心电监护仪和吸氧装置等抢救物品”
“不是说神经系统的疾病吗?咱也要?”
“没办法,神经科不要,咱看看到底啥样再说”
“好来,跟慈悲心肠大师兄搭班,就算我有三十六变也会被你累死的”
“别着急,以后我教你七十二变,你就没那么累了”
“菩提老祖同意了?不和你贫嘴了,好好准备设备去啦”
10分钟后,(医院百年老院,急诊到病房老“远”了)电梯上来了。孩子的父母大概三十七八岁的样子,一看素质就很高的那种。
“大夫,求求您了,我孩子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您家哪儿的呀?”
“苍山的”(离济南比较远的一个县)
“那么远,病这么重,为什么赶过来呀?”
“县医院不收啊”
“市医院呢?”
“也不要”
“省医院这么多,怎么也没住上呢?”
“我们从医院都问了,都没床啊”
我们边说着,边把小孩搬到病床上,全套的设备都给连接好了,呼吸机都备好了,麻醉科气管插管也通知到位,只要一声令下立马抢救,分秒不耽误。办理了住院,吸氧之后,小孩的脸色明显好转很多,这才有时间仔细看了看小孩,长得很帅,属于那种阳光男孩类型的。
我把孩子父母叫到一旁聊着小孩的病情,才知道。小孩子,从3岁开始走路、运动啥的都比别的小孩慢很多,5岁多还不能很好地走路,所以一直就没去上过学,都是在家里自己教他识字,医院、医院医院,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前几年还好,只是肢体活动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年逐渐出现饮水呛咳,常长肺炎,尤其最近半年,医院度过的。这对父母,是大学同学,双方家里都没有这方面的病史,他们还有一个二胎小姑娘7-8岁的样子,医院了。
“小姑娘,你不害怕穿白大褂的叔叔阿姨吗?”
“我不害怕,他们都是好人,救我哥哥的命的”
我听了,莫名的眼窝一热,多么懂事的小孩,多么好的一家人啊。
小男孩,从小舅舅带着一起玩儿,和舅舅感情特别好,今天舅舅在外地放假往家里赶,听说孩子住院了,医院赶。
抽个空了解一下这个病吧:
定义: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也就是常说的渐冻症,后一名称英国常用,法国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国也称卢伽雷(LouGehrig)病。我国通常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比如: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教授就是运动神经元病
病因: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重金属铝中毒等,都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产生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原因,目前主要理论有:
1.神经毒性物质累积,谷氨酸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久而久之,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
2.自由基使神经细胞膜受损。
3.神经生长因子缺乏,使神经细胞无法持续生长、发育。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轻微,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产生呼吸衰竭。
依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两型:
1.肢体起病型
症状首先是四肢肌肉进行性萎缩、无力,最后才产生呼吸衰竭。
2.延髓起病型
先期出现吞咽、讲话困难,很快进展为呼吸衰竭。
该小孩刚好就是肢体起病型,目前已经发展到呼吸衰竭阶段。
安顿好病人,我就在飞速写着病历,大概30分钟时间也没人来“打扰”,我一气呵成。
还没来得及找孩子父母签字呢。
“悟空,快来,抢救啦”
木易老师很有识别度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
我赶到孩子床边一看,脉氧降到85%了,口唇紫绀,孩子嘴里在说着什么,他爸爸双眼含着泪水,凑到小孩嘴边,听到了一句话:
“要抢救我,我要见舅舅最后一眼”
听到这儿,在场的人员都被深深的触动了
紧接着,气管插管,吸痰,呼吸机全套跟上
很快孩子状态稍微平稳了一点
这是孩子舅舅的电话来了
“龙庆,要挺住,舅舅一会儿就到了”
小孩叫东方龙庆名字很大
“一定要等着舅舅”
虽然有呼吸机维持生命,当时这个疾病诊疗很棘手,呼吸机一直在报警,病人状态时好时坏,孩子父母跟我说,王医生,谢谢您啦,怎么治疗都行,我们不会怨您的,能等到娃他舅舅最好了,也算了娃的心愿了。
时间一分一秒在过去,小孩的生命也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大概维持了3小时左右,伴随着外面鞭炮齐鸣,12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孩子的舅舅赶来了病房。
一下就扑到孩子床边
“庆龙,舅舅来了。”
小孩见舅舅来了,笑了笑,跟爸爸眨眨眼,示意撤了呼吸机,拔管吧。
孩子的父母、舅舅都说,按照孩子的意愿吧。
撤机、拔管。
很快
大概3分钟吧
小孩就安详的走了
去到那个没有伤痛的地方去啦。
八年过去了,小孩最后的眼神依然难以忘却。
天堂那边孩子您,还好吗?
今天得话题有些沉重,医院里,那有那么多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呀。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严禁抄袭,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学科普故事会
跟着悟空来一起了解临床那些事儿
如果您喜欢,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