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20多万名儿童患者(15岁)被诊断为癌症。尽管在大多数国家,癌症是导致儿童与疾病相关的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个人的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快速诊断、分类和分期,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最大程度地提高治愈率。由于很大一部分儿科肿瘤缺乏分化和组织学起源的形态学证据,因此该疾病的诊断分类通常需要一系列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物以及原位杂交、超微结构和分子诊断程序。
几十年来,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免疫表型在大多数血液恶性肿瘤(包括小儿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快速诊断、分类和监测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儿童实体瘤(非造血细胞肿瘤)诊断中,使用仍然有限,原因可能在于单细胞悬液制备和可用抗体的限制。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流式的高通量、多参数优势,将其用在儿童实体瘤的诊断上呢?
年3月的PlosOne上,CristianeS.Ferreira-Facio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案和步骤,并总结了神经母细胞瘤(CD56hi/GD2+/CD81hi)、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Dhi/CD99+)、WilmsTumor(1细胞群)、横纹肌肉瘤(nuMYOD1+/numyogenin+)、癌(CD45-/EpCAM+)、生殖细胞肿瘤(CD56+/CD45-/NG2+/CD10+)、血管外皮细胞瘤(CD45-/CD34+)的免疫特征。其中具体的方案、样本处理,在此不多说,详见免费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