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中排版
依伊校对
臻宇
最近碰到一位负责企业品牌宣传的老友,问了我一个有趣的问题:“向日葵到底花了多少钱做宣传?为啥到处都能看到你们?”
确实,从我年5月全职回国开始做向日葵儿童后,我们在短短一年多获得了十多家主流媒体的曝光,比如凤凰卫视近20年的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对我的个人专访,《南方周末》整版报道了儿童肿瘤社工的情况,北京电视台《中国梦-个故事》纪录片拍摄等等。
今年“五四”青年节,我居然被《新京报》选为“中国30位行业新青年”,其他入选者包括柯洁、蒋方舟、华晨宇等这样的青年行业领袖。
《新京报》五四新青年封面
这肯定是花钱了啊!很多人做公益是为了名气,看来向日葵也不例外啊。
很可惜,向日葵和我都没钱做这些宣传。事实上,我们因为没有时间,经常要推掉一些媒体采访的机会。
只能说我们真的很幸运,在过去的一年多认识了很多好伙伴,也包括媒体人。好多记者采访完以后,甚至成了我们的葵花籽(志愿者)。
我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些支持公益,支持我们的媒体朋友,并不是因为我个人名气变大了。而是他们让更多人知道了“儿童癌症”,知道了“向日葵儿童”。
传统媒体平台的力量,依然是非常强大的。经常会有些媒体人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今年7月7日,向日葵儿童成立一周年之际,举办了第一次儿童肿瘤公益年会。《中国政协报》的记者喜梅,在听完周翾主任的演讲后,对“儿童临终关怀”和“疼痛管理”做了深度报道。后来,她分享了一张样刊的照片给我们,当天签版的两位领导,在样刊上写下评语:“感谢喜梅让我们感动!”
周翾主任坚持推广儿童肿瘤临终关怀和舒缓治疗,她的故事确实让人动容。而儿童肿瘤领域还有很多值得人感动的人和事,向日葵儿童愿意和媒体一道,把这些故事传播出去。
记者喜梅发给我们的图片
除了传统媒体,互联网大平台的加持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知乎,在今年2月15日,“世界儿童癌症日”当天,和我们一起发起了#儿童肿瘤#内容专题,截至目前,阅读量突破了5千万。
搜狗搜索,将“儿童肿瘤”和“儿童癌症”关键字送给了我们。大家只要搜索这两个词,就会直达向日葵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