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去年底
登上热搜的医保药品“灵魂砍价”
很多人依然记忆犹新
原价近70万元/针的诺西那生钠
降至3.3万元/针
近日
5岁脊髓性肌萎缩症男孩辰辰
在苏大附儿院顺利完成第二次注射
这也是诺西那生钠纳入国家医保后
在苏大附儿院的首次注射
噩耗:肌肉萎缩,男孩将无法自主呼吸苏大附儿院重症监护室,来自太仓的辰辰佩戴呼吸机,安静地侧躺在床边,医护人员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缓慢打进他的腰椎椎管里,从而使大分子药物弥散在脑脊液中,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
辰辰的奶奶杨好婆站在病房外,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感谢国家出台的好政策,让孩子又看到了生的希望。”
5年来的求医之路,布满坎坷和荆棘。杨好婆回忆,辰辰出生后,一家人四世同堂,生活幸福美满,可没想到噩运却悄悄降临。老一辈常说七坐八爬,辰辰却和别的孩子发育不一样,连扶着他也不能坐起来,带医院检查,才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1/。
医生告诉辰辰的家人,脊髓性肌萎缩症可引起严重的、进行性的肌肉萎缩和无力,并可导致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异常,严重可能致死,其中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年,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上市,曾经一度让辰辰的家人看到希望。然而,当时第一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需69.7万元,第一年注射6针,之后每年注射3针,得全部自费。这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不堪承受之重。
很快辰辰的父母因孩子患病离异,杨好婆老两口舍不得患病的辰辰,接下了抚养孩子的重任。“老伴每个月打零工只有三四千元,但是他说爸妈不管,爷爷奶奶不能放弃,就是讨饭也要让孩子活下来。”杨好婆说,随着辰辰慢慢长大,症状慢慢浮现,不能坐也不能站,平时只能躺在床上,吃饭需要爷爷奶奶喂。为了帮助辰辰治疗,还带他去过康复训练,但是始终看不到效果。
“辰辰非常疼人懂事,虽然不能蹦蹦跳跳,但是智力正常,三字经、唐诗都能背得出。”杨好婆说,辰辰因为不能出门,每次都关照爷爷给他买胡萝卜鸡蛋面,这是孩子从平板电脑上看到的,多吃蔬菜水果有营养,他想早点好起来,从来不吃垃圾食品。“因为要帮助辰辰康复,我还参加培训考试,出门时,辰辰让我放心,他会加油,在家好好的。”
因为辰辰的呼吸和吞咽功能都很弱,一旦堵痰容易窒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辰辰的爷爷奶奶相继为孩子购置了呼吸机、吸痰器、雾化器,但是随着病情进展,辰辰肌肉萎缩日益加重,去年因一场严医院住了大半年,前后花掉了60万元,医院爱心基金的帮助才渡过难关。
生机:医保托底,如今每针不到1万元去年底,国家医保局宣布,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纳入医保。听到这个消息后,辰辰的爷爷欣喜若狂,大呼“宝宝有救了”。今年初,辰辰因重症肺炎及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衰竭,医院的资助下注射了首针诺西那生钠。
“注射了第一针后,感觉孩子的手有力气了,可以拎得起玩具,拿得起手机,以前是做不到的。”杨好婆说,医院的建议下,今年2月,他带着辰辰来到苏大附儿院,准备接受第二针诺西那生钠注射。
为了帮助辰辰早日脱离呼吸机,走出重症监护室,苏大附儿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骨科、康复科等经过多学科会诊,于昨天上午实施床边鞘注,为辰辰注射了第二针“救命药”。这也是该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医保后,在苏大附儿院施打的第一针。
苏大附儿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汤继宏介绍,脊髓性肌萎缩症好比儿童版渐冻症,患儿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致残致死,而通过注射诺西那生钠,结合适当康复治疗,有利于延缓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根据治疗方案,辰辰在完成两针注射后,还需在第28天、63天继续注射,之后每隔4个月实施一次维持剂量注射,即第一年至少要打6针,以后每年至少要打3针,持续终生。
汤继宏为辰辰奶奶算了一笔账,原本一针就要70万元,进入医保后,现在第一年6针的注射总费用约20万元,根据我市医保报销政策,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之后,辰辰家庭首年负担约5万元,第二年负担只要2.7万元左右。如果患者家庭购买了商业保险,还能在此基础上,以更低价格用上曾经的“天价药”。
重症监护室外,杨好婆正和病房内的辰辰视频通话。辰辰换了几颗牙,但是绽开笑脸,萌态十足,他的枕边放着爷爷买的超级飞侠的玩具,和奶奶开心地招手,听到奶奶让他听话的时候,乖巧地点头。
“孩子看起来精神不错,以后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杨好婆说。
来源:苏州医保
审核:宋志刚
发布:钱怡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