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原发性平滑肌瘤一例我的天哪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患者女,58岁。因中上腹痛反复发作3年入院。年因腹部不适,行MRI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行保守治疗(具体不详)。既往无子宫肌瘤、胃肠道肿瘤病史。体检:消瘦,贫血貌。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正常参考值~g/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癌抗原、总胆红素等均无异常。

上腹部MRI表现:年表现为:胰体部结节状不均匀稍长T1、长T2信号影(图1,2),边界尚清晰,信号不均匀,病灶大小2.2cm×1.8cm×1.5cm,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强化(图3)。年表现为:胰体部结节状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影(图4,5),边界清晰,病灶大小3.0cm×2.2cm×2.0cm,DWI呈高信号(图6)。

图1,2年上腹部MRI,轴面T1WI(图1)、T2WI(图2)见胰腺体部类圆形稍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尚清,信号不均;图3年上腹部轴面增强MRI,示胰腺体部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图4,5年上腹部MRI,轴面T1WI(图4)、T2WI(图5)见胰腺体部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信号不均;图6年上腹部DWI示胰腺体部病灶扩散明显受限,呈高信号

手术表现:胰腺体部见3.0cm×2.5cm×2.0cm椭圆形肿物,呈灰红色,为囊实性,质地中等,边界尚清,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显微镜下见肿瘤由大量梭形细胞构成,呈纵横交错的束状和纤维状排列(图7),瘤体内见出血、坏死(图8),间质中血管分布不规则,可见少量核分裂象(5%)。

图7,8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由大量梭形细胞构成(图7,HE×),瘤体内见出血、坏死(图8,HE×)

免疫组织化学:抗平滑肌抗体、波形蛋白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4、Dog-1基因、黑色素特异性抗体、S-蛋白阴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5%。诊断为胰腺原发性平滑肌瘤。

讨论

平滑肌瘤是平滑肌来源的良性肿瘤,最常发生于子宫、胃肠道及腹膜后,原发于胰腺者罕见。胰腺原发性平滑肌瘤的发病机制、组织来源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起源于胰管或胰腺内血管壁。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病理特点为实性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梭形细胞构成,边缘光整,间质中血管丰富,肿瘤内常无出血、坏死,对周围组织无浸润。CT表现为胰腺内低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晰,平扫呈低密度,动脉期呈边缘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呈均匀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正常胰腺组织,邻近组织无侵犯,无远处转移。

本例MRI表现为胰腺体部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结节影,边界清晰,呈不均匀强化,DWI呈高信号。间隔3年复查,肿瘤轻度增大,基本信号特点变化不明显,提示胰腺原发平滑肌瘤为胰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无侵袭性改变。MRI表现与其病理特点关系密切,MRI信号不均,提示肿瘤组织内坏死、出血;强化提示肿瘤实性部分及间质中血管存在;DWI呈高信号主要与肿瘤引起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有关。由于本例术前未进行MRI增强检查,故无法明确肿瘤组织中实性、囊性成分与前次扫描的变化情况。

胰腺原发性平滑肌瘤罕见,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实性结节,边界清晰,增强呈明显强化,当出现出血、坏死时,可为囊实性。本病需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属富血供肿瘤,多为实性密度或信号,边界清晰,增强显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多为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晰,钙化较常见,动脉期通常轻度增强,静脉期增强更明显,但增强程度始终低于胰实质。

来源:张涛,李绍东.胰腺原发性平滑肌瘤一例[J].中华放射学杂志,(2):-.

转载自:医脉通

版权声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fl/10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