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退烧用药黑名单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知道

来源:健康时报

今天总结退热药黑名单,家长们务必记牢!

1.赖氨匹林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针

在许多市面上流行的退烧针,大多为复方氨基比林针,也有赖氨匹林注射液。这类针的成本很低,退烧又奇快,因此给人造成了便宜又有效的假象。

氨基比林的不良反应很多,会引起血压下降、白细胞减少、感染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我们小时候打的退烧针,这其中存在了数不清的侥幸成分,而绝大多数人却浑然不觉。

赖氨匹林不良反应:

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影响肝肾功能,最严重的是瑞氏综合征。12岁以下儿童应用本品可发生瑞氏综合征,表现为开始有短期发热等类似急性感染症状,惊厥、频繁呕吐、颅内压增高与昏迷等。

2.柴胡注射液

大家应该对这个药都不陌生,临床上使用超过70年的一款明星退烧药。

在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战争残酷,医疗资源短缺,药品长期供应不足。中药中常把柴胡熬成汤剂,用于治疗流感,和疟疾。为了方便,就进一步的用蒸馏方式把汤剂制成针剂,注射液。这便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中药注射剂,也就是柴胡注射液。

但是柴胡注射液会导致众多不良反应,大部分反应表现为过敏,甚至过敏性休克、晕厥等。

除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外,因输液、肌注用药致死的事故也曾有发生。

正因事故频发,在年5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文,在禁忌中指出柴胡注射液儿童禁用。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3.安乃近

曾几何时,安乃近几乎成为“神药”。家里有个头疼脑热的,吃两片就好。那个时候,这个药的使用范围被无限扩大了很多。

但是安乃近的不良反应不断被报道:

皮肤损害:引起皮疹报道较多。

消化系统损害:可引起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消化性溃疡出血等,有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报道。

全身性损害:可引起多个部位水肿,还可引起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血液系统损害: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严重时出现难治性血液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损害:可引起血尿、肾功能异常,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药监局组织对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进行了上市后评价,认为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药品批准文号)。

孩子退热需要合理安全用药

退热药,主要为了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保存能量对抗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退热药,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宝宝,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超过最大剂量服用会造成肝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

如果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的同时,也在服用复方感冒药,就很容易因为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家长给娃服药前,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药品叠加服用。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宝宝。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见上面的图片。

消化道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孩子肝功能不好时需要慎用。

3个月以下宝宝发热:物理降温,医院就医。

孩子发热,当父母的肯定着急。但不遵守科学规律,反而有可能害了孩子。

有病及时就医,发热避免滥用药,不要让悲剧重演。

附:

01

关于儿童肿瘤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面临各种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威胁,特别提醒家长,孩子嚷着肚痛或者肚子胀得鼓鼓时,别不当回事。平时换衣服洗澡时,不妨多观察孩子的肚子,用手按按,发现不明原因的肿块、肿大要赶紧就医。

儿童肿瘤早期有六大信号:

  1、不明原因的发烧。如果无缘无故地发烧超过半个月,并且体温忽高忽低、难以控制,应赶快就医。因为这很可能是白血病或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2、不明原因的脸色苍白、出血。常伴有倦怠、食欲不振、贫血等,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可疑出血点或淤斑。

  3、不明原因的疼痛。如腹痛、关节酸痛、头痛等,同时常出现呕吐、走路不稳等。

  4、持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因病毒感染导致的肿瘤多会造成局部或全身的淋巴腺肿大,如持续时间较长,且无压痛感,应详细检查。

  5、四肢、躯干异常肿大。一些骨癌或横纹肌肉瘤都以四肢或躯干肿大为征兆。

  6、眼睛有异常反射光。幼儿的眼球对光线产生不正常反射光,眼眸深邃,可见有白色物体,应迅速到眼科检查。

 

李忠教授提醒说:在膳食上要注意不可食用霉变食品,少食腌制烧烤食品,少吃膨化食品,少饮碳酸饮料,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豆制品、鲜奶等,儿童宜碱性饮食,主食要粗细搭配。

02

夏日饮食高频问答

Q1:食物从冰箱里拿出来,能直接给孩子吃吗?

答:实际上,我们要根据家庭生活和饮食习惯来辩证地看待这件事,长期在欧美国家生活的人,可能习惯从冰箱里拿出食物直接吃;但在中国出生并长大的人可能更习惯吃温热一点的食物。

就国内的生活习惯来说,一般不建议食物从冰箱里拿出来就直接给孩子吃,最好在常温下放置一会儿再吃,以免温度过低刺激宝宝胃肠道。

Q2: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答:一般来说,肉类的菜肴没吃完可以放冰箱冷藏保存,隔天再吃。但青菜类的菜肴不宜过夜保存,不仅可能产生亚硝酸盐,新鲜度降低也会影响蔬菜的营养价值。同理,给宝宝制作的辅食,肉泥类的食物未吃完可以冷冻;菜泥、果泥建议现制现吃。

Q3:家里洗手液能不能用?

答:洗手液可以用,但用完后要彻底冲洗干净。一般来说,需擦拭的不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产品),如湿纸巾、被84消毒液/酒精浸湿的抹布、拖布等;需冲洗的可以使用,但要保证用过后彻底冲洗干净哦。

Q4:冷冻母乳如何保存?

答:用冰箱冷冻母乳时,最好单独用一层专门冷冻母乳,可以减少来回抽拉的次数,维持温度的稳定,相对地延长保存时间。不过母乳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也不建议长时间冷冻,一般来说,3-6月内食用是最好的。

另外,如果是职场妈妈,在办公室吸奶时,要注意吸奶后及时放置奶袋中并尽快冷冻到冰箱,下班路上,也也要准备好冰袋,以维持相对低的温度存放母乳,并把握好路上的时间,以免通勤时间过长,影响母乳质量。

Q5:母乳喂养肠胀气的宝宝,妈妈饮食需要忌口吗?

答:可以肯定的是,宝宝肠胀气和母乳是没有关系的,妈妈不需要忌口。

肠胀气一般多发于出生2-3周至4-6个月的婴儿,多数与宝宝在吃奶或哭闹时吞入大量空气有关,是这个阶段的宝宝比较正常的一个生理现象。

Q6:妈妈吃坏了肚子,会影响母乳吗?

答:首先要看腹泻有没有导致脱水。如果有轻度的脱水现象,可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其次,在哺乳前,妈妈要将双手清洗干净,如果清洗不彻底,就有可能会污染乳汁。

—THEEND—

添加助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y/7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