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

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呼吸困难、咳嗽、咳出血样渗出物,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糜烂、坏死、大面积出血及产蛋下降等为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禽疱疹病毒I型。

(1)易感动物

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鸡均可感染本病,多见于育成鸡和成年产蛋鸡。

(2)传染源病鸡、康复后的带毒鸡及无症状的带毒鸡。

(3)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口腔侵入体内,也可经消化道传播,是否经种蛋垂直传播还不清楚。

(4)流行季节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寒冷的季节多见。

4~10月龄的成年鸡感染本病时多出现典型症状。发病初期,常有数只鸡突然死亡,其他病鸡开始流泪,流出半透明的鼻液。经1~2天后,病鸡出现特征性的呼吸道症状,包括伸颈、张嘴、喘气、打喷嘘,不时发出“咯咯”声,并伴有罗音和喘鸣声,甩头并咳出血痰和带血液的黏性分泌物(图2-67)。在急性期,此类病鸡增多,带血样分泌物污染病鸡的嘴角、颜面及头部羽毛,也污染鸡笼、垫料、水槽及鸡舍墙壁等。多数病鸡的体温升高至43℃以上,间有下痢。最后病鸡往往因窒息而死亡。本病的病程不长,通常7天左右症状消失,但大群笼养蛋鸡感染时,从发病开始到终止需要4~5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下降10%~20%的鸡群,约1月后恢复正常;而产蛋量下降超过40%的鸡群,一般很难恢复到产前水平。

病鸡或病死鸡的口腔、喉头和气管上1/3处黏膜水肿,严重者气管内有血样或干酪样渗出物,喉头和气管内覆盖黏液性分泌物,病程长的在喉口形成黄色干酪样物,甚至在喉气管形成伪膜,严重时形成黄色栓子,阻塞喉头;去除渗出物后可见渗出物下喉头和气管环出血。严重的病例可见喉头、气管的渗出物脱落并堵塞下面的支气管。眼结膜水肿、充血、出血,严重的眶下窦水肿、出血。产蛋鸡卵泡萎缩变性。部分病死鸡可因内脏瘀血和气管出血而导致胸肌贫血。

(1)免疫接种

现有的疫苗有冻干活疫苗、灭活苗和基因工程苗等。首免应选用毒力弱、副作用小的疫苗(如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二联基因工程苗),二免可选择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疫苗(如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现仅提供几种免疫程序,供参考。①未污染的蛋鸡和种鸡场:50日龄进行首免,选择冻干活疫苗,采用点眼的方式,90日龄时同样疫苗同样方法进行二免。②污染的鸡场:30~40日龄进行首免,选择冻干活疫苗,采用点眼的方式,80~日龄用同样疫苗同样方法进行二免;或20~30日龄进行首免,选择基因工程苗,以刺种的方式进行接种,80~90日龄时选用冻干活疫苗,采用点眼的方式进行二免。

(2)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检疫和淘汰加强鸡舍通风,注意环境卫生,并严格执行消毒卫生措施。不要引进病鸡和带毒鸡。病愈鸡不可与易感鸡混群饲养,最好将病愈鸡淘汰。

(1)紧急接种用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对鸡群做紧急接种,采用泄殖腔接种的方式。具体做法为:每克脱脂棉制成10个棉球,每只鸡用1个棉球,以每个棉球吸水10毫升的量计算稀释液,将疫苗稀释成每个棉球含有3倍的免疫量,将棉球浸泡其中后,用摄子夹取1个棉球,塞入泄殖腔中并旋转,用其涂抹泄殖腔四壁,然后松开摄子并退出,让棉球暂留于泄殖腔中。(2)加强消毒和饲养管理

发病期间用12.8%戊二醛溶液按1:,10%聚维酮碘溶液按1:喷雾消毒,每天1次,交替进行;提高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并注意营养全面和饲料的适口性。

(3)对症疗法用“麻杏石甘提取物或者甘草提取物”饮水,用以平喘止咳,缓解症状;干扰素肌内注射,每瓶用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每只鸡注射1毫升;用喉毒灵给鸡饮水或中药制剂喉炎净散拌料,同时在饮水中加入林可霉素(每升饮水中加0.1克)或在饲料中加入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原料

(每百斤饲料中加入5~10克)以防止继发感染,连用4天;用0.02%氨茶碱给鸡饮水,连用4天;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或者双黄连,连用4天。

疾病发生期,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增加多维素用量3~4倍,以保证病鸡在低采食量情况下营养的充足供应,减轻应激,加速康复;疾病康复期,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3~5倍,可促使被损坏喉头、气管黏膜上皮的修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y/5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