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孝道文化传承人

编者按:10月25日,“孝文化传承行动”第一站走进我省孝道之乡——清丰县。

活动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共清丰县委、清丰县人民政府承办。

活动以“孝老爱亲向上向善”为主题,是年全国“敬老月”的一项重要内容。

整个活动由启动仪式、弘孝公益大讲堂、孝文化传承考察慰问、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组成。

启动仪式上,清丰县孝贤代表高林普做精彩发言。现编发如下,以飨读者。

我是濮阳市清丰县高堡乡一位退休教师高林普,今年71岁,今天我有幸参加“孝道文化高峰论坛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我一次难得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但是我又感到有些不安,因为我没有惊人之举,只不过尽了我该尽的职责,做了点我该做的工作。我40多年来先后伺候照顾了四个人。第一是照顾精神病的弟弟,帮他两次盖房、成家到生子,最后保住了这个家,第二伺候的是四肢瘫痪的妻子11年,第三是我独自照顾父母终身。父亲去世时享年98岁,无病而终。母亲今年岁,除此之外我还改变了几个学生的命运,资助过大学生,至今我还义务给学生看车。

使我难忘的是我前半生走过的两个困难阶段。第一是照顾精神病的弟弟,弟弟从小患脑膜炎,当时医疗条件家庭条件都差,以至于落下了后遗症:弱智、口齿不清,不能独立干活。他成了父母心头大患,父母茶饭不香,心事重重,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照顾好亲生弟弟是我的重中之重。

于是,我又想我能照顾弟弟,可将来呢?为了对弟弟一生负责,必须让他成家,这样弟弟一生的生活才有保证,为此一方面给弟弟盖好房(当时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外砖内胚,也叫里生外熟,为了让弟弟一辈子不用盖房,我坚决为弟弟盖好房子,纯砖木结构,农村叫四边硬)另一方面托人成亲,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弟弟终于结婚了成家了,大家皆大欢喜。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但好景不长,不知何原因,弟弟又神经了,既打人又乱跑,因为结婚时间短,感情基础差,家里情况可想而知了。

我为他四处求医,先后到过郑州、新乡。家里人大力照顾弟妹,全家人都整天提心吊胆在恐怖中过日子,真是祸不单行。刚为弟弟盖房后不久,我们村又搞庄基规划,我既是党员又是教师必须带头,原来努力给弟弟盖的房子,不照点,所以需要拆迁,于是我又一次按规划为弟弟盖了房,经济上负债累累,这还不算,尤其是弟弟犯病后往外跑,一跑就无影无踪,近跑不知有多少次,远跑四五次,找人如大海捞针,曾经有最长一次找了两个半月,南到郑州,西到安阳,北到磁州,东到范县,找弟弟一路结识了很多好心人,现在成了亲戚朋友。

弟弟因为精神方面有错觉,谁伺候照顾他,他认为谁就是敌人,因此我挨他的打不计其数,为让他吃药,我的右手大拇指指甲被他咬掉过几次,全家人在精神上被他折磨的焦头烂额,但经过努力,他的小家终于保住了,现在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的幸福之家,侄子很能干,并在清丰安家了。

高林普母亲

当时我是边工作边照看弟弟、赡养父母、抚养孩子,一家老小12口人,还得种地。一位名人说过:跟疯子共事简直是一场灾难,伺候疯子更是一场残酷的灾难,对此我深有体会。真是:弟弟得了神经病,全家老少不安宁,提心吊胆过光景,生怕意外弃前功,千方百计努尽力,舍己为弟保家平。

第二个困难阶段是我一个人同时伺候三个病人。一是体弱多病的年迈父亲,二是年过百岁的老母亲,三是四肢瘫痪的妻子。九十八岁老爹病在床,旁边坐着的百岁的娘,轮椅上还有个四肢瘫痪的妻子。这是我伺候“两瘫一高”的缩影,面对现实我毫无抱怨,甘愿他们的服务保健员。

父母年纪已高,特别是父亲身患几种疾病(气管炎、肺气肿、胸腔积水、肺部纤维化、股骨头骨折,咳嗽,吐痰不止,便秘,天天吃药,不间断的输液、打针来维持)当时有人风趣的说:林普天天给他爹打针和输液,就是打凉水也算林普为他爹尽孝了。特别是08年父亲病情加重,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立即转到濮阳,主任医生诊断是胸积水肺部纤维化,医院拒绝入院。医院没接收过这么年高的病人,二是病情严重,治疗康复希望不大。我再三请求医生,主任才勉强接收住院。

高林普照顾老母亲

经过双方努力一个多月,父亲终于转危为安。出院当天,我对他们当面表示感谢的时候,医院却反而感谢我们,主任医生说:“你们的行动感动了我们,老人年龄大,病情这么重,你们不放弃,精心伺候,嘘寒问暖,是我第一次见,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和思路,也对我们的下一步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应感谢你们才对,这是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

出院后我们精心照顾父亲,他的生命又延长了四年多,最后父亲无病而终,在谈话中安详离去,享年98岁。事实证明:人是命,八字定;先造死,后造生;活多大是一定的说法是错误的。我认为:人人应该讲科学、重实践,人的生命长与短,关键要看子女管不管,子女孝命则长,子女不孝命则短。

母亲年事已高,身体还算可以,但小毛病不断,头晕腹泻是常事。因为她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人,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剩下的饭菜不肯扔,好东西又不肯吃。有时吃些剩饭或有点变味的东西,引起拉肚子或其它疾病。当儿女的必须时时操心,天天注意及时观察治疗。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高,母亲的胃口不好,吃饭成了困难,为了保证母亲身体健康,我们是这样做的:老娘要吃饭,首先耍手段,提前喝药片(吗丁啉),胡弄哄说骗,稀稠随娘便,外加偷和看,顿顿有鸡蛋,再把牛奶添。千方百计让娘多吃饭。只有这样才是增加体力、延长寿命之关键。

30几年前,家中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家里人口多,负担重,父母年纪大弟弟又患有精神病,怕弟妹过不成,弟妹、孩子又是照顾的重之重。孩子小,需拉把,我的工资又低,另外还得种庄稼。在诸多困难的压力下,我们夫妻二人必须撑起这个12口人的家。

因此,妻子为了这个家,吃尽了苦,出尽了力,积劳成疾,最终患脑溢血倒下了,四肢瘫痪,一切全靠伺候,再加上脑萎缩,行动无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吆喝,一会儿闹,一会儿要翻身,一会儿要撒尿,反反复复没个了。妻子在闹腾,根本睡不成,累的我眼花头又蒙,整天超负荷来运行。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春节已过忙到年末。每天给妻子擦身、刷牙、梳头、洗澡、喂饭、喂药、兜风、驱蝇,连续11年,从未脱衣眠,没有自然醒,没有吃过一顿清净饭,都是他们三人的解手陪伴来吃饭,平时就像一根无影绳子栓,串门儿闲谈没时间,亲朋好友不相见,理发刮脸也得找人替我来值班,但是丝毫没怨言,一切为亲情,理应来承担。最后我落了个多病缠身,外加一个突出的腰间盘。

伺候他们三个十几年,几十年,一直到今天,他们脸上从未带过病态。从没有老人、病人的味,从未睡过湿被窝,身上从未长过褥疮,这并不是子女大功显赫,而是子女尽了职责。

三位亲人须伺候,千斤重担压肩头。先急后缓来轮流,昼夜不分全天候。一年四季和衣睡,根本没有醒自由。不得清闲饭一口,一连就是几十年。但是从来没怨言,为了亲情理应担。

我在68年参加工作,09年退休,在41年的教学生活中,相继改变了几个小学的面貌,挽救了一些将要失学的学生,最后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又赞助了一个将要失学的大学生(现在正在读研究生)虽然退休,但我还继续发挥余热,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义务给学生看车。

退休时中心校给我赠送“光荣退休”的大匾,特别是“教书育人,功德无量”的赠言使我非常感动,我的付出,得到了领导、群众和学生的认可,我值得。

我在几十年的付出中总结了一些体会,后来孩子又整理成册,有《俺爹的经》、《母亲长寿秘诀》、《俺娘的扶贫政策》、《养生保健》和《修身养性》等一些肤浅的生活点滴。我作为一个清丰人,不仅有责任更有义务做好孝道文化的传承人,让孝道文化继续传承,永不褪色!

“孝行中原”是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主办的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y/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