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闫丽荣、樊朝美、张健等开展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合并房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死亡率均较高,但80%的患者未进行抗凝治疗。
该研究纳入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例(93.0%)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5年。
根据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管理指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均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栓塞发生风险。
但在该研究中,高达81.9%的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其中39例(14.4%)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5%/年。
而在60例(18.1%)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随访期间,33例(10.0%)患者因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血管死亡率为1.9%/年。
研究者指出,目前,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及管理指南不建议使用CHA2DS2-VASc评分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年,英国伦医院遗传心脏病研究中心通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提出了“肥厚型心肌病血栓栓塞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可定量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年血栓栓塞发生风险。
研究者用这个模型进行计算,将该研究中例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分为血栓栓塞低-中危组(n=)和血栓栓塞高危组(n=79),发现高危组的血栓栓塞事件年发生率显著高于低-中危组(5.2%/年vs1.6%/年,P0.01)。
该模型评估血栓栓塞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5,提示这一模型对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来源:闫丽荣,樊朝美,安硕研,等.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临床研究.中国循环杂志,,33:-.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长按图片,显示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