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悟吧多少人短命是因为生活方式问题健

新生活按+

我们只要把生活方式改一改,我们每个人可能延寿10多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年在上海的一次科技讲坛上,很仔细地劝告过大家!

中国的癌症也许大家有体会,以前很少见癌,现在突然一下子飙升了,变成了我们的健康大敌。

原卫生部在年做了个调查,和年做比较,年比年翻了一翻,其中肺癌上升了%。中国人64岁以下的,死个人里,城市是有27个是死于癌,农村是25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超过四分之一65岁以下非正常死亡死于癌症。

「本期专家」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

美国人在60年代后期掀起了烟草运动,70年代、80年代达到了高潮,结果80年代后期美国的烟草销量大幅下降,开始把市场移到中国。就是因为烟草销售大幅下降,美国90年代起肺癌发生率直线下降,十年间下降了7%,所以美国的肺癌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的肺癌从年到年,33年间飙升了%。其实还有很多例子,有些国家把冠心病给控制了,有些国家把糖尿病病发生率有效减少了,都是这样,只要管好就有效果。

为什么要抽烟?为什么要酗酒?

生活方式有多重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有一个病人,姓布叫老布,他原来是做生意的,生意做好了以后开始做收藏赚了大钱。这位病人也是我的朋友,这个人因为生癌出名了。

他怎么会生癌呢?他回顾了他的生活,他有钱又比较闲,会喝酒、会应酬,白天黑夜颠倒,每天睡到下午3、4点然后应酬,应酬到早晨7、8点才开始睡,追求的是:“能吃、能喝、能穿、能玩”。患癌前至少喝了4万瓶啤酒、4万杯咖啡、顿洋餐,每天日夜颠倒,最后在48岁的时候小便憋住了,一查晚期膀胱癌。

医生给他一个明确建议必须把膀胱拿了,装个袋接到外面来,他想了想与其变成一个“宦官”不如死了算了,所以他拒绝手术、拒绝化疗,然后跑到北京近郊的一个小山村买了块地,开始过原始生活,吃天然的蔬菜,返璞归真。医生说他活不过年春天,但几年下来他居然活过了。

那么导致他生癌的很明显就是4万杯咖啡、4万瓶啤酒,还有天天吃洋餐。导致他康复的就是回归一种简单生活,当然还有吃药。

因此千万别小看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决定你的寿命、决定你的健康。

我们中医学有本典籍《黄帝内经》,说了会养生的人可以度百岁,不会养生的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就是酒当茶喝,“以妄为常”生活没有规律,“醉以入房”醉了就乱来,“以欲竭其精”性生活乱来,“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这样生活,活不长,所以这种情况非常典型。

回过头来看,今天大多数的慢性病,癌症、高血压、冠心病,包括代谢综合症,也包括颜容早衰,都和生活方式有关,和行为、个性、心理因素有关,这是非常明确的。因此,我们如果多注意下生活方式,70%-80%都可以防范。

国外有个研究,如果人类能够很好地防范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平均寿命可以延长10.2岁,如果延缓癌症的发生,不是40、50岁发生,而是80、90岁发生平均寿命又可以增加4.5岁。两个加在一起就可以增加14岁多一点,如果我们再把心安顿好,那么我想每个人平均期望寿命可以延长15岁不是梦。

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呢?除了戒烟、限酒,我们根据权威专家观点和国内外研究,总结出10个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记住10个“一”,

轻轻松松活百岁

1.每天运动一刻钟

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一项对41.6万人,平均8年的健康数据进行追踪和分析发现,每天运动一刻钟,平均能多活三年。一个人如果一天连15分钟都抽不出来的话,那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任。

上班路上骑自行车,晚饭后出去快走、慢跑……太多的运动方法了,只是在于你去不去做。

2.每餐一份全谷物

我们吃精白米太多了,而吃全谷物太少了!据《中国成年居民粗杂粮摄入情况》调查报告,超过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也有着丰富的膳食纤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克,其中50-克全谷物及杂豆类,50-克薯类,这个标准大致相当于主食的1/3到1/2。

吃全谷物其实非常简单,比如,不再光吃白米饭,而是在蒸米饭时候加点杂豆(红豆、绿豆、芸豆、豌豆等)、杂粮(糙米、大麦米、玉米碎、燕麦等)。

3.晚上十一点前入睡

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严重缺少睡眠,就不单单是只会觉得疲劳的问题,更可能会带来疾病。

中医讲,子时(23:00-01:00)是足少阳胆经“当值”,胆汁推陈出新和骨髓造血时间,这时是身体休养和修复的开始,应该睡觉。子时前入睡者,第二天脑清晰,气色红润。

4.保持一份好心情

以前我们常说要“管好嘴,迈开腿”,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还要“安顿好心,调整好情绪”。也许对中年男性来说别乱喝,少应酬,多运动是关键,但是对女性来说安顿好心,情绪稳定一点,多交交友更关键,因为女性跟男性不一样。

5.久坐一小时要活动

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也会增高,气血循环受阻,自然各种疾病也容易出现。

每久坐1个小时就起来活动5-10分钟,工作再忙、游戏再有趣,连5分钟时间都不肯给健康让路,真的就说不过去了。

6.每天喝够一杯奶

牛奶被誉为“白色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的营养几乎是全方面的,钙、脂肪、蛋白质等均较为丰富。牛奶与我们的骨骼健康息息相关,是补钙的优选食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中建议,牛奶以及奶制品每日推荐摄入量是克。就拿普通的毫升的袋装奶来说,每天喝一至两袋也就足够了。

7.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瑞典研究人员对7万余名瑞典人进行了13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与每天吃5份蔬菜、水果的人相比,每天都不吃蔬菜、水果的人寿命平均减少了3年。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的饮食方式已经提倡了很多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克,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8.每天吃一把坚果

帝国理工学院和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每天20克(相当于一把坚果)坚果就能够降低个体将近30%患冠心病的风险,15%的患癌风险以及22%的早死风险。

坚果里有很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的植物蛋白和矿物质,有益人体健康。建议每天都吃一点,但不要多吃,别超过50克(也就是一两),吃几颗核桃,吃几粒花生,种类尽量多一点,把坚果当成早餐的一部分最好。

9.每周吃一斤鱼

吃肉有一种说法叫“四条腿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不如没有腿的”,“没有腿”的就是鱼类。动物性食物优选鱼和禽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推荐每周吃鱼-克,也就是约半斤到一斤。

10.每天喝水不少于一升

水是生命之源,水约占我们体重的75%。喝够水对于大脑的高效运作、减少结石生成、保证尿路健康等都非常有益。

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7-8杯(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我们到了这个时代,生活品质大大改善,传染类、感染类疾病已经不是大问题了,今天真正威胁我们的是癌症、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意外以及抑郁等精神障碍,但是这些病的主动权都在自己手上,从日常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各个环节做起,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健康。但是一定要细水长流,从平时做起,好好防范一下,活到百岁不是梦。■

延伸阅读

养生其实很简单!每天搓搓手,也能养气血,通经络,调五脏,防疾病……

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年百岁而动作不衰,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指的是:人能活过一百岁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到一百岁还能动作不衰老;而现在的人年过半百就出现动作衰退,精力、体力大不如前。这也是现代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人未老,而身体不济。

举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年轻人状态不佳,早上睡不醒,体力下降,虚胖无力,时常犯懒、浑身没劲,甚至健忘,思考能力减弱。

因此,今天介绍一种简单有效、又易于操作的“搓手大法”,不仅可以改善精气神状态,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

中医学讲究穴位,时常用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鱼际穴等,经常搓手可以起到调节脏腑、美容养生的作用。

1、促进血液循环

中老年人的血管出现老化、堵塞,相对来说血液循环较差,血液无法顺利流通到手部和脚部,经常出现手脚冰冷甚至发青的症状,尤其是冬季,更为明显。

而搓手,摩擦生热,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同时双手配合拍打手背,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症状。

2、刺激穴位,强身健体

中医认为,手部有非常丰富的经络与穴位,而穴位的刺激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如:

劳宫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顶到的手掌处即为劳宫穴。

经常按压,可以清心热,泻肝火,强壮心脏,促进睡眠,改善口疮;也能缓解血压骤升症,平稳血压;缓解疲乏,提高免疫力。尤其适用于手心发热、易出汗等阴虚火旺人群。

3、预防呼吸道疾病

秋季气温一冷一热,容易诱发感冒,加上秋季干燥的特性,肺部疾病患者也会增多,尤其是体质虚弱及老年群体。而且秋冬季可能又会出现雾霾天气,对易发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密切相关,每日双手对搓大鱼际至发热,对防治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

4、活跃大脑,提高反应能力

手,是使人能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研究发现,做手势时能活跃大脑,提高手部和大脑的反应能力。搓手,也与大脑的语言中枢、运动中枢有着密切的联系。

5、提高双手灵活度,防止肌肉萎缩

搓手其实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复杂的动作,搓手时除了双手,腕、肩、肘部等处都会同时活动,可带动30多个巨细关节的50多条肌肉。

对于儿童来说,常搓手可以促进动手能力;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中风患者来说,被动或主动搓手,不仅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还能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神经脉络的康复,巩固动手能力和灵活度。

搓手,几乎每个人都会,但很多人都只做了一部分。

搓“双手”

搓“双手”,指的是除了手心,还得搓手背或是拍打手背以及手边缘的两侧。但很多人往往单搓手心,而忽视了其他地方。

以虎口为例,其实这里有一个“合谷穴”,它对机体有着广泛的调整作用。如:调整消化系统,增加肺部通气量,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强血液供应,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改善气血等功能。

除了按压,也可以双手对搓。

按摩手指

“十指连心”,不同的手指与不同的脏器相对应,其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相通。如:

拇指对应肺经、脾经,可改善感冒,帮助消化;食指对应大肠经,可改善老年性便秘;小拇指对应心经,可改善心脏疾病,提高微循环,心梗脑梗、气血不通等患者可多按压。

搓双手时也可以以转圈的方式,轻揉按压手指的指节等处,指尖可轻轻提拉。

搓手小窍门用好筷子

手部穴位较多,但双手搓,对穴位的按压、刺激作用较小。此时,可以利用家家户户都有的“筷子”。

取一根上半部分有棱的筷子,把筷子放在手掌心,双手握住,反复搓动,可以起到很好的刺激穴位的作用。

不论是搓手指还是借助筷子的小窍门,不可过急,也不可过于用力,以免损伤皮肤组织,但需搓至手发热,也贵在坚持。■

责任编辑:小新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时报、BTV我是大医生官微,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往期精选

1.央视《对话》: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中药,要从第一车间抓起

2.饿死事小,吃虫事大:它打败小龙虾,就凭这一条

3.央视拍摄美洲大蠊专题片,医学证明其能抗癌、促进毛发生长

4.令狐恩强:每年约17万人死于胃癌!如何打造你的胃部防护线?

5.你问我答

8月热门问题大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l/6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