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手腕胀痛,手指刺痛,或者夜间手指麻痛醒等症状?如果有,你可能患上了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腕管内的压力升高导致正中神经挤压产生的疾病,俗称“鼠标手”。临床上常与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脑梗、糖尿病混淆。
腕管内有腕骨、滑膜、屈指肌腱、正中神经。腕管的容积变小或内容物增加,都能导致腕管内压力升高。
一、致病因素
1、职业因素:一般常见于需要腕部用力的执职业人群,如木工、厨师(长期颠勺)、程序员(频繁的敲击键盘、鼠标)、钢琴老师、十字绣爱好者等。
2、不恰当的锻炼:攀岩爱好者、长时间的力量训练导致手腕屈肌紧张(如卧推)。
3、解剖因素:由于女性的骨骼小于男性,腕管发育先天性的比男性细,正中神经更容易被压迫。女性是男性发病率的3倍。
4、激素水平:孕妇,绝经期妇女。
5、疾病因素: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二、常见症状
1、最常见的症状拇指、食指、中指指端疼痛。疼痛可以表现为麻痛、刺痛、烧灼样痛,疼痛可以反射到前臂或肘关节。
2、随着疾病加重,手指感觉减退明显。手部肌肉的萎缩,出现拇指不灵活,捏指无力,甚至持物不稳。
3、夜间痛。多数患者都有夜间手指麻醒的经历,夜间手指麻木是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
4、局限于拇指、食指、中指的皮肤和指甲改变,常见于中老年妇女。
三、检查方法
1、X片,排除腕关节骨骼畸形或骨折脱位等情况。
2、磁共振,可以观察正中神经的粗细及压迫情况。
3、肌骨B超,也可以明确神经粗细及压迫情况。
4、神经肌电图,是腕管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
四、治疗方法
1、制动。减少过多腕关节动作,避免过度屈腕或伸腕动作,使腕关节休息;佩戴腕关节支具,限制腕关节活动;注意腕关节保暖。制动是保守治疗的核心。
2、药物。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神经营养药物。
3、物理治疗。针灸、冲击波、热疗等。
4、激素注射。通过类固醇药物注射入腕管内,减轻神经周围组织水肿,从而减少对神经的压迫。效果明显,但是有一定的复发率。类风湿及糖尿病的患者是禁忌。
5、手术。当出现明显感觉减退或指端麻木时,就有手术减压的指征。如果出现手部肌肉萎缩,需尽早手术,避免手部功能不可逆的丧失。
6、功能锻炼。(1)旋转腕关节或甩手腕,有松动腕关节,增加关节间隙的作用。(2)缓慢的屈伸腕关节,有松解正中神经周围肌腱的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