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多发性肌炎合并家族性噬血病例分享

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HL)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性疾病。而多发性肌炎是风湿性疾病的一种,以累及全身骨骼肌为特征性表现。多发性肌炎合并FHL较少见,本文将通过分享一则多发性肌炎合并家族性噬血的病例诊治体会,为大家提供参考。

(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姚浛医生提供,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病例作者介绍

姚浛博士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本科、硕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

现在读博士(级)就读于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

工作经历

年7月毕业-至今陆军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母细胞样浆细胞性树突状细胞肿瘤有一定体会。

科研情况

硕士研究方向: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博士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排异与复发的防治

病例简介

患者青少年男性,15岁。因「反复大腿疼痛伴乏力1月余,发热12天」于-10-20入院。

查体:全身未见皮疹,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肌力III级,以近端肌力为主,双上肢肌力正常,高尔征阳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2.4×/L;PLT69×/L;RBC4.79×/L;HGBg/L。

凝血:纤维蛋白原:0.58g/L。

甘油三脂:2.88mmol/L。

铁蛋白:ng/mL。

酶谱:ALT:g/L;AST:g/L;CK:U/L。

PET-CT:全身多处肌肉及皮下软组织呈结节、条片状代谢活性增高区,以左侧背阔肌明显,考虑炎性病变可能。

肌炎特异性抗体:抗PL-12抗体IgG+;抗Mi-2抗体IgG+;抗TIFIγ抗体IgG+;抗PmScl-75抗体IgG+。

骨髓细胞学:刺激性骨髓象,可见噬血细胞。

肌电图、神经传递、自身抗体:未见异常。

基因筛查提示:UNC13D基因突变。

CDα检测:NK/CTL的CDα功能在疾病稳定期和活动期都明显下降。

入院诊断

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HL)合并多发性肌炎

诊疗经过

患者反复发生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UNC13D基因突变,NK/CTL的CDα功能在疾病稳定期和活动期都明显下降,诊断为: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HL)合并多发性肌炎。给予了L-DEP方案(门冬酰胺酶-多柔比星脂质体+VP-16+甲泼尼松)诱导缓解。于年10月进行了9/10HLA相合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预处理方案为:VP-16联合BU/CY/ATG。现该患者为移植术后天,完全供者植入,一般情况良好。

专家解析

●什么是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HL)?

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HL)由Farquhar等于年首先报道,故又称Farquhar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性疾病,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但也有延迟至成人发病者[1,2]。FHL患儿因存在特定的基因缺陷,根据发病机制将FHL分为5类:FHL1突变位点位于9q21.3-22,但相关基因及功能三百尚不明确;FHL2的突变基因因为穿孔素基因(PRF1),使穿孔素蛋白表达下调。FHL3、FHL4、FHL5分别由于UNC13D基因、STX11基因、STXBP2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毒颗粒出胞及转运功能障碍[3]。该患者UNC13D基因突变,为FHL3。有研究发现,UNC13D基因缺陷可以导致DNA同源重组修复过程发生异常,使细胞在受到外界损伤发生DNA双链断裂或其它形式损伤时不能及时进行修复或发生修复缺陷,从而参与FHL3的发病过程[4]。

●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HL)如何治疗?

FHL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化疗,缓解后骨髓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初始/维持的免疫-化学治疗后病情可达到完全缓解,但若不行进一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仍将复发。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治愈FHL的唯一手段,通常建议在稳定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在风湿性疾病中MAS的发生,尤其是反复MAS的发生要注意患者遗传背景的筛查。

●什么是巨噬细胞活化综合症(MAS)?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5]在年由Hadchouel等首次报道[6],是一种风湿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有潜在致命风险。多种儿童风湿性疾病均可并发MAS,其中以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最多见。目前认为MAS和HLH应属于同型异质性疾病,在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过程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其遗传背景、触发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治疗的选择和转归方面亦不尽相同。MAS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症可表现为发热、轻度贫血,重症可快速进展,出现多脏器损害及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血常规中三系血细胞减少是MAS最早表现之一。凝血从哪个异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减少以及D-二聚体的增加。血清肝酶及血胆红素升高,甘油三酯、乳酸脱氢酶和血清铁蛋白显著增加。骨髓细胞学检查早期表现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后期出现可吞噬红细胞、血小板、有核细胞的吞噬性组织细胞。

该病例是国内首个以多发性肌炎合并MAS为首发表现的FHL患者,在国内尚属首例报道。该患者以多发性肌炎起病,按照肌炎进行治疗虽有效但反复发作,最终依靠基因诊断以及噬血细胞综合征相关检查综合诊断为FHL,经过HSCT术后患者疾病控制,目前处于持续缓解之中。在有结缔组织病背景的患者中注意进行基因筛查,甄别MAS与FHL。FHL的预处理应选择减毒或减低预处理剂量的预处理方式,同时稳定的供者植入也是此类疾病移植术后需要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bl/10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