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8亿辆,驾驶员人数达4.65亿人,居世界第一。
汽车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驾驶员因作息不规律,久坐不动,使得体内代谢物堆积、血液循环变差,故而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四肢损伤等运动系统损伤的高发人群,这些疾病所带来的危害对司机的行车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关爱司机身体健康,不仅仅关系到司机本身的健康,更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
栏目将从临床实践出发,借助实景演示、情景模拟等方法,为广大驾驶员讲授专业的与驾驶相关的运动系统损伤的问题,构建驾驶员健康安全的长效宣传机制,提高驾驶员群体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唤起全社会成员对驾驶就业人员的关爱和尊重,重视加强对提升驾驶员的劳动保护。关爱司机健康,守护生命安全。
不知不觉,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然而,当开车成为一种常态后,各种各样的“汽车病”也随之而来,特别是腰部疾病。
——大咖说健康
精彩访谈视频
视频时长:35分15秒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张涛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
医院
骨科(脊柱外科)
医院袁文教授,经过严格的临床技能培训,曾赴美国UCSF医学中心参观学习。对颈椎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手术及综合治疗颇有心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长期专注于临床诊疗工作,现年主刀脊柱外科手术超过台。
擅长: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创伤;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胸腰椎创伤、椎体成型微创手术(骨水泥注射);陈旧性骨折畸形等脊柱疾患的手术治疗。
梁磊
副教授骨科副主任医师
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国家重大疑难疾病(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专家组专家,上海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曾任中国第11批援柬军事医疗专家组组长。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海军军医大学“学习成才标兵”。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获颁柬埔寨王国“和平骑士勋章”和“中柬友谊勋章”。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等科研课题5项,近百万元。发表论文20余篇。副主编《数字脊柱外科学》1部。担任《海军医学杂志》、《颈腰痛杂志》等学术期刊编委。第一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申请人申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项。
从事骨科医教研工作10余年,师承著名骨科专家袁文教授。在脊柱脊髓伤病的诊治与快速康复、微创与数字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伴眩晕等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鉴别与治疗方面逐渐形成专业特色。
精彩访谈内容
问
长时间开车为什么会导致腰酸背痛呢?
张医生:其实不管有没有劳动,哪怕静止或直立行走,我们的肌肉一直处于做功状态。
长时间开车意味着久坐,腰部肌肉超负荷工作,肌肉内压力增高,血供不足,缺血缺氧,能源得不到充分补充,肌糖原代谢不全,产生的大量乳酸等代谢物不能及时清除,导致肌肉萎缩、水肿及粘连,产生肌肉劳损。
肌肉劳损后,肌力减弱,保持姿势的应力集中于韧带和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囊遭受过多的牵拉而弹性减弱,并发生水肿,结果导致粘连、纤维增生、肥厚等一系列改变,最后发生韧带和关节劳损。
经常、反复、持续的机械应力作用于腰部软组织及骨关节,将发生局部组织结构、理化性能、运动规律的细微变化,而长期、少量的细微变化积累至超出腰部软组织的代偿能力时就会产生椎间盘突出。
图片源于网络
腰部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层-椎体-椎管及内容物(结缔组织、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
问
除了椎间盘突出,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腰痛呢?
张医生:
骨刺
骨刺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感到疼痛,多数人在体格检查做X光片时,才发现有骨刺。骨刺形成后,由于生长的部位和大小不同,只要骨刺不刺激到成条成型的神经或造成摩擦,就不会感觉疼痛。只有当骨刺刺激到脊髓、神经、血管时才会感觉疼痛。
盘源性腰痛
盘源性腰痛是椎间盘内紊乱如退变、纤维环内裂症、椎间盘炎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
另外,腰部骨质增生、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腰部急慢性外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也会引起腰部疼痛。
问
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张医生:可从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四个维度考虑。
病史
具体指病程时长、急性还是慢性、病情是否反反复复等情况。如果患者属于初发,疼痛只持续了两三天,且疼痛程度较轻,两周内得以缓解,多数情况下属于腰肌劳损。如果腰腿疼痛持续两三个月,缓解后又反复,建议及时就诊。
症状
患者感受,包括疼痛、麻木等感觉。
体征
如果尚未出现腿疼的症状,大概率说明椎间盘突出还未压迫到神经;如果已经感觉到腿疼,尤其是出现经臀部、大腿、小腿的放射性疼痛(区别于膝关节的局部疼痛),那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影像学检查
建议预约专业的脊柱外科医生,进行腰椎和骨盆的X光片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
医院进行问诊,因为很多时候患者自己也无法描述清楚痛感的来源,这就需要医生边查体边对患者进行诱导性提问,才能找到疼痛根源。
问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区别吗?
张医生:由于衰老或外伤,腰椎纤维环可能会变形和损坏。当椎间盘纤维环未破裂,内髓核没有漏出,这种情况是椎间盘膨出。如果持续受到压力,纤维环就会破裂,里面的部分髓核会漏出,这种情况是椎间盘突出。如果再持续受压,在纤维环破裂后,内部的髓核将掉到外面,那么这种情况是最严重的椎间盘脱出。
图片源于网络
与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很大的区别。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结构的变化,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椎间盘突出之后神经受压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例如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马尾综合征。
换句话说,可能有很多人患有椎间盘突出,但是椎间盘突出可能不会压迫神经,当压迫神经并引起一系列症状时,才属于椎间盘突出症。
图片源于网络
大多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致腰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损害呈进行性,感觉障碍表现为双下肢及会阴部麻木、感觉减弱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排便乏力、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男性还可出现阳痿。
问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如何?
张医生:据统计,80%-90%的人一生中都会经历椎间盘突出,但绝大多数患者不会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10%-15%的人会进展成椎间盘突出症。
图片源于网络
从事某类职业的人群,如翻砂工、挖矿工、举重运动员等,需要常年弯腰搬重物,这类人群的椎间盘突出发病率较高;另外,像开车族,上班族、忙于学业不经常运动的小朋友等,他们患椎间盘突出的风险也较高。
问
腰椎间盘突出症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张医生:一般而言,诊断明确且经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无效”的判断标准:疼痛无法缓解,影响到睡眠、工作和最基本的社交。)
特殊情况下,比如患者初发便疼痛异常,药物治疗也无济于事,且影像学检查发现神经已受到压迫的,可立即手术。
总体而言,符合手术指征且患者有需求,则可进行手术。
问
我们在开车或坐车时,针对腰椎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张医生:
开车
驾驶员首先需要对座椅进行上下、前后以及靠背角度的调节,以便于操控方向盘和踩踏油门、刹车。建议驾驶员的臀部和躯干呈90度角,此时肌肉处于最佳平衡状态。
坐车
理论上乘客也应该保持90度的坐姿,但如果乘客想要舒服一点的话,可以保持略大于90度的坐姿;然后把头枕尽量调高一点,这样的话,如果发生追尾,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颈椎。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选择在车内躺平,那么腰椎受到的压力会更少一点。
驾驶员和乘客也可以考虑使用腰托或靠垫,可对腰椎起到支撑保护作用。选用的腰托应当软硬适中,适合自身腰部曲线;但要注意避免过长时间佩戴,否则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的萎缩。
图片源于网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果在发作期,一定要避免开车!
问
请问有什么推荐的腰部锻炼方法吗?
张医生:平常要有意识地避免久坐,并加强运动。
运动方面可选择游泳,游泳属于非负重锻炼,可减少对椎关节的压力,同时可加强腰背肌肉力量。另外,也可以选择五点支撑、三点支撑、四点支撑或飞腾式等动作进行科学练习,可锻炼到腰背部肌肉耐力,从而增强腰部稳定性。
·专家坐诊时间·
张涛副主任医师
医院骨科(脊柱外科)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