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手功能障碍的原因众多,进而需要康复科与临床科室联合诊疗,进行手功能康复的疾病范畴也逐渐扩大。“手功能学术前沿”系列文章旨在带领阅读并分析与手功能相关的最新或经典文献。本文将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机制到治疗进行简要介绍,继而分析ALS的未来治疗突破点。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退行性运动神经元病(MND),预后差。其临床表现在发病年龄和部位、疾病进展速度和存活期上均存在异质性。
分子遗传学:CNS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外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可以加速疾病的进展。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发现了许多ALS相关的突变基因,这些突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能够损伤免疫系统功能,并且已证明免疫失调促成了ALS的发病。例如SOD1、TARDBP或C9orf72的突变直接导致免疫失调,OPTN、TBK1、SQSTM1、TNIP1、VPC、CX3CR1突变均能直接损伤免疫功能,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图1ALS可能的发病机制
临床分型:(1)肢体起病型:UMN、LMN均受累;(2)延髓起病型:吞咽、言语困难,很快进展为呼吸衰竭;并在病程中逐渐出现上肢肌肉萎缩(如图2)(3)纯UMN受累;(4)纯LMN受累。
图2ALS患者的肌肉萎缩
临床症状:乏力和运动耐受力下降是ALS的常见症状,而后大多数患者逐渐出现吞咽困难、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最终出现呼吸危象。50%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后的30个月内死亡,20%的患者存活5-10年。
ALS常规神经生理学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TMS等。年EI-Escorial标准修订版:支持ALS:三个节段有神经源性损害;1处或多处肌束震颤;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但远端运动传导潜伏期可以延长,波幅低;无传导阻滞。
ALS的关键影像学检查:MRI提示皮质脊髓束高信号、脑萎缩、脊髓萎缩、新皮质异常;弥散张量磁共振……
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利鲁唑,它是释放谷氨酸的抑制剂,是ALS患者改善症状的一种神经保护疗法。
在康复治疗方面,目前尚只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应的康复治疗措施。1.乏力与残疾:四肢矫形器、理疗、自适应辅助设备如轮椅、步行架等;2.吞咽困难:言语治疗师及营养师的评估、吞咽技术训练、改善饮食、胃管留置;3.呼吸困难、咳嗽:通气支持、肺部理疗、吸痰、手动辅助咳嗽;4.肌肉痉挛、疼痛、肌束震颤等:物理治疗、抗惊厥药物、阿片类、减压床垫等;5.构音障碍:评估、家庭照顾;6.认知改变:向家属解释病情、抗抑郁治疗;7.抑郁、睡眠障碍、便秘、焦虑等。
而查阅近期ALS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免疫炎症方面,纠正自噬失调是重要的治疗目标。而且细胞治疗手段能够加强抗炎效果,逆转免疫失调,进而延缓病情进展,提高ALS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针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渐明朗,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药物、手术、康复治疗等)对患者的预后则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MatthewCKiernan,SteveVucic,BenjaminCCheah,MartinRTurner,AndrewEisen,OrlaHardiman,JamesRBurrell,MargaretCZoing.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Lancet;:–55.
合作/转载请与后台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