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肢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从而引发溃疡、水肿、腐烂、坏死,形成坏疽。
01
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足畸形及足部缺血导致的疼痛、行走困难等,常合并感染、溃疡、坏疽乃至截肢等。早期表现为皮肤温度低、疼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症状,感觉麻木、迟钝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晚期足部出现肌肉、骨组织的坏死,如骨髓炎、干性或湿性坏疽等。
按Wagner分级可分为以下6级:
?0级:高危足,但足部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如溃疡、坏死等。
?1级:足部皮肤有开放性病灶,如水疱或血泡破裂、浅表溃疡等,但尚未波及肌肉等组织。
?2级:感染病灶已深入肌肉组织,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
?3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深部脚中,骨髓炎或者死骨形成。
?4级:约"3以下的部分足或趾发生湿性或干性坏疽或坏死。
?5级:足的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湿性或干性坏疽,需要截肢。
典型症状
混合型糖尿病足
最为常见,表现为套袜感、麻木,行走时有踩棉花感,伴有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后期可出现溃疡、坏疽等。
缺血型糖尿病足
较为多见。由于下肢长期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下肢缺血,表现为下肢皮肤干燥、弹性差、肌肉萎缩、皮肤温度下降、肤色变黑、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间歇性跛行,可导致溃疡、坏疽。
神经型糖尿病足
表现为足部皮肤表面像穿着袜子一样感觉减退、麻木、皮肤干燥,行走时有踩棉花感,可导致溃疡、坏疽。
伴随症状
心血管系统
主要表现为静息性心动过速和体位性低血压。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疾病进展可出现心悸、站立时轻度头痛、视力障碍、晕厥等。
消化系统
可表现为食管蠕动障碍、胃排空时间增加、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大便失禁等。
02
出现怎么办?
控制总热量和胆固醇以及脂肪摄入
①控制血糖:关键是控制血糖,使血糖长期稳定达标。
②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忌油腻饮食。
③选择合适的水温,一般在37度左右洗脚,洗脚前检查您的足部皮肤是否干燥、裂开和皮肤有无黑色色素沉着,洗脚时不泡不搓,洗净擦干趾缝,然后检查有无微小伤口,有伤口时不能碰水,及时就医。
④保护足部:不要赤足,鞋子的宽度和长度根据不同的足部形状进行调整,为脚趾留出足够的宽度和高度;鞋面透气、柔软,整个鞋里面没有突出的缝边。袜子亲肤、透气,以防出汗和湿气堵塞;袜子应无接缝且具有良好贴合性;穿着非松紧边口的袜子;袜子选择浅色,浅色袜子可迅速检测到是否有血液或渗液。
⑤正确修剪老茧和指甲:将脚趾甲剪平,然后用趾甲刀上的挫将趾甲两边挫顿,以防止脚部指甲两边将脚部划伤,不要特别地去修剪趾甲的两侧。切忌使用粗锉刀、剃须刀片、锉等机械装置和任何腐蚀性胼胝去除酊剂自行去除胼胝。
⑥减压治疗:根据足部溃疡部位,选择适合的减压装置。减压装置包括全接触石膏支具鞋、减压鞋、支具鞋、定制临时鞋等。
⑦如果糖尿病足已经出现伤口,医院伤口门诊进行就诊。伤口处理,一般根据溃疡的深度、面积、感染与否、渗出量多少决定换药次数和局部用药。伤口换好药,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避免碰到水而浸湿敷料,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