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半月的小孩,已经在ICU住了4个月

6个半月大,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应该是躺在父母的怀抱里,应该是在感受这个世界的新奇;可是6个半月的小睿阳,却只能住在重症监护室里,并且已经快4个月了。

鼻子上插着管,嘴巴里也插着管,小脸蛋上贴满了固定用的胶布,想想就痛苦不已,可眼神里却依旧充满了好奇。这就是小睿阳的日常,这样的状态,从他两个半月大就开始了。

意外查出基因遗传病

今年过年前,小睿阳开始出现不吃不喝的状况,并且哭闹不停。小睿阳的父母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重症肺炎。

不仅如此,医生在检查中还发现,小睿阳的胸廓要比同年龄的孩子小,属于先天性发育畸形,建议转送上海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检查,医生告诉小睿阳的父母,孩子得的是脊髓性肌萎缩症。

两岁前发病,多数会夭折

脊髓性肌萎缩症,这是一种隐形基因遗传病,在新生儿中的患病率为1/到1/。由于基因异常,患儿体内的SMN蛋白会缺失或显著减少。没有这种蛋白,神经细胞就有可能萎缩并最终死亡,从而导致肌肉的无力。

随着患儿的生长,他们无力的肌肉很难满足日常活动的需要。这样的肌肉无力还会导致骨骼和脊柱的变形,进而导致呼吸方面的问题和进一步的身体功能丧失。医生更是告诉小睿阳的父母,在两岁前发病的患儿,多数都会夭折。

4个月抢救3回

小睿阳的妈妈孙竹君告诉记者,她是昆山人,之前一直和丈夫一起在常熟工作。自从小睿阳生病,小两口都停了工作来上海陪孩子。医院不让打地铺,他们就在附近的床位房租了半个房间,每天就在重症监护室门口、门诊大厅前徘徊,等着下午三点的探视时间。

由于患病,小睿阳不会说话,也不能动,但是看着爸爸妈妈,对他们笑,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虽然小两口的家就在常熟,离上海不过两个小时车程,但是这四个月来他们只回过三次家。“我们一回家,孩子就抢救。”孙竹君觉得,这好像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心电感应,是不是爸妈不在附近了,小睿阳没有安全感了?他们再也不敢随便离开。

为了治病,家里已经花光了全部积蓄,也没有了收入来源,而小睿阳在重症监护室住着,一天就要三千多块。“我们不想放弃,也不会放弃的。”孙竹君表示不管多困难,都会坚持下去,守着宝宝。

希望小睿阳能够勇敢的挺过这一关

按下为小睿阳加油打气!

本文内容原创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第十届广电购车节6月9日-12日三香路体育场有奖报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zz/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