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腰部的疼痛、水肿,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发生瘫痪的严重后果。
首先看看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症状:
1、腰部疼痛
大多患者都会出现,而且疼痛的位置大多是集中在下腰以及腰骶部,有些是以持续性的腰钝痛为主。但是,患者如果这时躺下休息后,会得到缓解。但如果处于站立或者是坐姿时,疼痛便会加重。
2、下肢放射疼痛
这种疼痛会随着患者的下腰部位、臀部、大腿后侧的位置以及小腿前后或者是外侧一直到达足跟部位。而且疼痛主要是一种放射性的,针刺一般的疼痛。此症状很多是出现在腰痛之前,不过也可能比腰痛出现的晚。
3、运动减弱
有些患者会感觉到下肢以及运动功能下降,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到了伤害,导致其支配的区域或者是肢体,感觉能力以及运动能力减弱。严重的甚至会完全丧失。
再来看看诊断要点
1.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腹压增高时,则腰腿痛加剧。
2.第4~5腰椎或第5腰椎、第1骶椎棘旁及棘间两旁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按压痛点时,可引起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甚至后弓;腰部活动受限。
3.屈颈试验阳性,严重者坐位屈颈试验不能完成;挺腹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4.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甚至肌肉萎缩。根据突出椎间盘位置的不同,可以出现足背伸、跖屈肌力的减弱。
5.X线检查可见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
6.CT、MRI检查可见椎间盘后缘或后侧缘有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凸向椎管,有时突出物伴有钙化,同时可见黄韧带增厚、侧隐窝狭窄等;椎管与硬膜囊之间的脂肪层消失;或可见硬膜囊受压移位和神经根受压移位;有时可见突出物突破后纵韧带而游离于硬膜外间隙中。
那么,腰间盘突出后该如何“挽救”?
注意:方法来自民间经验,因每个人的病情、体质不同,方法也因人而异,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后果自负,祝大家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偏方一
①准备粗食盐克,没有粗食盐就用细的代替,或者用粗沙子代替,还需要小沙包一个。
②铁锅子放火炉上干烧3分钟,去除锅子中的水分。
③倒入粗食盐至锅中不断翻炒,炒10分钟后,粗盐已经非常烫手的时候即可。
④将食盐迅速装入小沙包中,然后用沙袋捂在腰部,根据温度决定停留的时间,如果太热,可稍微放凉一点再捂。
独活参附酒:
组成:独活35克,制附子35克,党参20克。
做法:
1、把上述材料研成末,装入瓷瓶中;
2、倒入毫升的白酒;
3、春夏季节需要泡5日,秋冬季节需要泡7日。
用法:常饮服。
功效:散寒逐湿,温中止痛。适用于腰腿疼痛、小腹冷痛、身体虚弱者。(注意以上药酒需在指导下使用)。
还有一些锻炼缓解疼痛的方法
:
1·、仰卧抬起骨盆动作要点:仰卧位双膝愚昧,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频频20次。功能: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动作要点:仰卧位双膝愚昧,手抱膝使其尽量接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一连作20-30个。注重:不要将背部弓起脱离床面。
3、侧卧位抬腿动作要点: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频频数十次。在进动作作时,也不是快速的上抬,而是在掌握的状况下慢慢的外展而且回来原本位置。
4、俯卧位俩点撑持动作要点:俯卧位双膝双手撑持,同时伸直右上肢及左下肢连结5秒,反复10次后,换另一侧。练习时背部重要,连结固定,手、脚不要晃悠。
5、直腿举高动作要点: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高度依小我情形为准),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反复15次。
最后一点:腰椎间盘突出重在预防!
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的复发。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需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
2、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还需做到肝肾亏损未能及时补充。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要遵循治病为主,方法为辅的原则,才是正道,再就是要坚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注意,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