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日益升高,许多患者最终接受了手术治疗。
手术后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
NoNoNo!
您太轻敌啦!
手术只是基础,想要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及早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才是术后您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阶段1(术后1-3周):
保护阶段,一般第2周拆线。冰敷10-20分钟,每日3次。可以进行四肢运动,例如屈伸收展上肢,屈伸下肢及直腿抬高运动,这样既可避免术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又可以避免术后神经根的粘连。另外,可以进行左右翻身侧卧,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引起切口局部缺血坏死的发生和褥疮的发生,如果切口有引流管,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若感觉良好,可佩戴支持性支具,学习从躺到坐,从坐到躺的体位转换方式。每次坐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尽量坐有靠背的椅子,1周后可简单步行,2-3周可考虑康复师介入指导治疗,由康复师进行肌肉松解,关节牵伸,硬脊膜松动,腹式呼吸训练等。
阶段2(术后4-6周):
仍要避免负重状态下的腰椎屈曲,无论坐立或站立,要挺胸收腹避免含胸弓背的姿势。随着手术部位疼痛减轻,脊柱自主稳定性提高,患者在可承受能力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例如死虫子运动,臀桥,半起式仰卧起坐,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神经根粘连,预防肌肉萎缩,恢复肌肉的正常活动。
阶段3(术后7-11周):
脑力劳动者可在2-3月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应在3-4月才开始工作,工作由轻到重,时间由短到长,仍要避免做强烈的弯腰或负重活动。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多维核心训练,髋关节主导模式的负重蹲起,加强腰背肌肉力量及耐力,保证心肺功能,促进代谢,避免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减轻椎间盘压力,稳定腰椎。
伤口拆线后如果伤口愈合情况好,可淋浴,避免弯腰,站立位洗大腿时可把腿放在椅子上,避免腰部转动;尽量穿不需系鞋带的鞋子,如果必须要穿把脚放在椅子上来完成此动作。
康复锻炼图解:
01
术后睡姿:
术后平卧硬板床4-6小时才能翻身,睡稍硬一点的床垫,并采取垫高小腿,屈髋屈膝的仰卧位,以减小脊柱压力。
体位转换:
02
由躺到坐:
患者用一侧脚勾动另一侧腿,对侧上肢同时用力撑床,在避免腰部转动的同时完成翻身;侧卧时下方腿带动上方腿移到床缘下,用手支撑,使躯干直立。
03
由坐到躺:
患者坐于床边,躯干向一侧倾斜,肘部支撑于床上,用下方腿带动上方腿上抬到床上;当双腿放在床上后,缓缓放低身体,最后躺在床上。
04
直退抬高:
当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时,进行简单的腿部运动,患者仰卧,将患侧腿伸直抬高,初次由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组/天。一般手术后的第二天即可开始直腿抬高训练,直腿抬高训练一般要持续2-3周,尤其是在术后早期的1-2周内非常重要。
05
死虫子:
此动作因酷似虫子仰面倒地时的挣扎动作而命名,动作要点如下图,相对侧的手和脚向后伸直时呼气,回收时吸气,两组对侧交替进行,整个过程中下背部一直保持贴紧地面。14次/组,3组/天。
06
臀桥:
仰卧位双腿屈曲,足跟支撑,使用臀肌发力将骨盆顶起,保持膝、髋、肩在同一条直线上。感觉到累或动作质量不佳时即可停止。
07
半起式仰卧起坐:
仰卧位双腿屈曲,脊柱保持中立位,下巴回收后抬起胸部;注意,整个过程中腹肌必须保持收缩,强调离心控制,胸部上抬而不是头部上抬。感觉到累或动作质量不佳时即可停止。
08
四点跪撑:
保持四点姿势趴跪在垫子上,双臂与肩同宽,手臂及大腿与躯干保持垂直,收住下巴,肘窝冲前。保持脊柱中立位,绷直一侧腿,向后延伸,保持5秒,缓缓回收,双腿交替进行。注意:伸腿过程中骨盆不要旋转。
提醒:腰间盘突出功能锻炼应根据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遵循由肢体远端到近端、由被动到主动、强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年龄超过65岁、体弱或手术创伤大如术中出血量大、多椎板切除的患者,锻炼量应遵医嘱适当减少,推迟坐、站等的时间。
本文由李医生授权转载
迈麒专注于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