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湿寒交加,你的ldquo老寒腿

中科套外地词 http://m.39.net/pf/a_6223398.html

春天时节,天气乍暖还寒

且春雨绵绵使空气中湿度大

最易感受寒湿之邪

这“老寒腿”也是最容易发作的时节

那么,问题来了

坊间的人都知道“老寒腿”

但是在内外科却没有这个病名

今天就让我们来剖析一下

“老寒腿”到底是什么病

如何打败“老寒腿”

老寒腿主要由两种病组成

坊间对“老寒腿”的解释是:每当天阴下雨或气候转凉时,常有许多患者膝关节疼痛加重,这些患者以中老年人为多,因此被称为“老寒腿”。老寒腿多因受凉、劳累或外伤后引发的,表现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

中医的解释是“老寒腿”属于麻痹的范畴,是因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具体表现是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甚至肿胀,行动不便。特别是在天气湿冷,更加容易使这种病复发或加重。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蔡小燕认为,老寒腿作为一个症候群,主要由“膝骨性关节炎”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两种疾病构成。这两种疾病都有“老寒腿”的症状但又都不止于此。

1、“膝骨性关节炎”可以表现为“老寒腿”的症状

膝关节的软骨容易磨损、破坏,关节接触面不平滑。另外,寒冷和潮湿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容易引起膝关节局部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从而加重此病。因此,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习惯性的被人们称为老寒腿。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可以表现为“老寒腿”的症状

年纪大的人因血管退化,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易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最终因为缺血导致下肢畏寒、发凉甚至间歇性跛行等一系列症状,也会因天气变化症状加重。抽烟、肥胖、糖尿病、高凝状态、运动不足、紧张状态、脾气暴躁都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蔡小燕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老寒腿”的症状,比如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女孩子,在初春时节,迫不及待穿短裙子,腿上只穿薄薄的丝袜,这样虽然看起来美丽,但特别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还有不爱运动爱炸鸡的宅男,达不到一定的运动强度,腿部肌肉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整体体重增长但肌肉总质量下降,对膝关节也是一种受累。

如何预防老寒腿发作?

探究了“老寒腿”的疾病谱,那得了“老寒腿”症候群该怎么办?蔡小燕认为,保暖是首要的,初春天的风如温柔一刀,刀刀入骨髓;其次,还要注重锻炼,保证良好的生活方式。

第一

佩戴护膝来保暖

75%左右的“老寒腿”发病,多是因为受到风寒、阴湿的侵袭,在降温时,注意适当增加衣物,穿厚一些的内裤、长袜等做好腿部和膝关节的保暖。即便到了夏天开空调时最好穿薄长裤睡觉,膝盖部位用小毛毯或小毛巾被护住,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否则关节会很难受。

第二

舒适的鞋子很重要

穿高跟鞋,踝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非常容易扭脚而引起踝关节损伤;同时长期穿高跟鞋站立行走还会引起膝关节骨关节面的损伤,出现骨性关节炎。因此,专家建议,一定要穿舒适、保暖、跟鞋的鞋子。因为工作需要穿高跟鞋时,最好备一双平跟休闲鞋,好让自己的双脚得到休息。

需要提醒的是,倒春寒时阴雨天气多,外出行走要多加小心,防止滑倒,如果不注意保护,有时一个小意外就可能导致骨折。

第三

锻炼肌肉,避免错误运动方式

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坚持适当运动可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保持关节活动的灵活性,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慢跑、做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但一定要避免不正确或过量的运动方式损害关节。关节不好的人尽量少爬山和上下楼梯,因为爬山和上下楼梯会加快骨关节损伤。蔡小燕还说,长跑、跳绳、太极拳这些运动方式也不适合膝关节已经退化的中老年人。因这类运动都要用膝关节把整个人向上提升,对膝关节的损害比较严重。打太极拳多处于持续半蹲状态,膝关节髌骨受力可增加4倍左右,如果有发力动作,会加大到10倍受力,严重损伤髌骨和膝关节。

第四

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护膝关节。在饮食上,要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吃蔬菜、豆类及水果,防止过度肥胖,以减轻膝关节负重,控制体重。

来源:金羊网

图片来源:东方IC

编辑:王凤

推荐阅读:

昨晚,央视《新闻联播》用2分多钟聚焦重庆!

油菜花只有黄色?她和她的小伙伴让油菜花开出10种颜色!

警方提醒:孩子起名用这些字要当心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yy/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