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朋友圈被几位医生刷屏:
“连狗都讨厌”的医生爸爸毛轶,手术室里安慰小萝莉的石医生,连做几台手术后坐在地上吸氧的宁波丁医生……他们的故事,引来几十万的点击和无数的赞。
前些天,浙江大医院的几位医生,不约而同和钱报记者说起了满满正能量的洋医生——
MartyClayman(图右)和浙医儿院医医生的合影
他叫MartyClayman,今年60岁,是一位美国麻醉科医生。今年3月、9月份两次来浙大儿院做“义工”。
他有些特殊,出生时就患有小儿麻痹症,智力没问题,右手腕却伸不直,右腿走路有点跛。几十年来,因此而来的质疑不断,但他却克服困难,成为优秀的麻醉科医生。
“他说杭州工作节奏太快见到Clayman医生时,他刚从手术台上下来,连手术帽都没摘。虽然中文不太溜,但他连着几声的“你好”,一下子就让人没距离感。1米8左右,身材高瘦,笑起来特别慈祥。
一旁的医生介绍,Clayman医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VallyChildrn’sHospital工作,从医超过28年。
这是医医院照片,医院呀
聊起在杭州的工作,他说“节奏有点快”。
每天上午8点不到,进行手术病例讨论,半小时过后,开始忙碌的手术麻醉,往往得工作到晚上8、9点,就连吃饭也只有15分钟。
MartyClayman很爱笑,采访时、和同事聊天时也一直在笑
“同行点赞:clayman医生的手上功夫比一般医生更厉害。Clayman医生的右手偏瘦,而且不太灵活,手臂也无法伸直,只有5根手指能正常使用。这些都是小儿麻痹症留下的后遗症。
并不灵巧的双手,能完成精细而复杂的手术操作吗?
浙大儿院麻醉科的蒋一蕾医生和他共事两周,这么评价:Clayman老师很棒,手上功夫比一般医生更厉害。
Clayman医生正在为小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不便”的右手熟练地捏着呼吸皮囊
拿麻醉手术的常见动作“气管插管”来说,医生一般需要用左手将麻醉喉镜插入患者口中,再找出气管插管声门的位置,用右手将气管插管放置到位,碰上口腔结构特殊或胖一点的患者,找声门的难度就会增大很多。
对于这个操作,Clayman医生的左手总能快速地定位声门的位置,看似不灵巧的右手,能以训练好的角度,一下子将气管准确插入声门。
“我和他们约定好了,下次我来,要去外科监护室里工作,近距照顾小朋友们。Clayman医生和浙大儿院的缘分,要从全球一项公益活动“微笑行动”说起。他和保麻醉科主任胡智勇教授,都是这个活动的志愿者,20多年来坚持免费救治唇腭裂患者。
“我是在国内一次志愿者活动上认识他。今年3月,他接受我的邀请,第一次来杭州工作,还主动提出不拿报酬,就是想帮助一些中国的小患者。9月,医院,是把自己的假期全积到一块儿腾出来的时间。”胡教授说。
“微笑行动”是年创立的国际慈善项目,为患唇腭裂的贫困儿童及患者提供免费手术,Clayman医生已坚持参加17年。
浙大儿院麻醉科还有好几个医生,也是“微笑行动”的志愿者,几乎都在国外进修过,他们都是Clayman医生的小粉丝。无论他们偶尔说英文碰到专业名词卡住了,还是操作指导进行交流时,Clayman医生都会不断用“good”、“try”进行鼓励。
这次来儿保,他有点遗憾:没和中国小患者亲密接触。
“我和他们约定好了,下次我来,要去外科监护室里工作,近距照顾小朋友们。”
小朋友见到那么爱笑的医生,肯定会很喜欢他的吧。
专访““任何事你不要说我不行”,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现在,美国每年大约只有名新麻醉师完成4年的住院医培训走入社会行医。
各种调查报告对麻醉师的年收入有不同的估计,美国所有专业人士中,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平均工资名列第一和第二位(含金量和难易度可见一斑)。
Clayman医生他先后在下面3所大学医学院求学
威斯康星大学(美国中西部知名的十大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辛辛那提大学(曾被评为美国中西部最好的公立大学)西北大学(美国一流私立研究型大学,十大联盟高校)医院,在美国当地很有名,是全国第七个医院。从医28年,取得现在的成就,他克服了很多困难,但面对身体的残疾和不断的质疑,他很坦然,聊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就像很多电影里演的一样,因为我“奇怪”的右手、右脚,除了不断做康复锻炼、避免肌肉萎缩,我还要忍受朋友的嘲笑。童年,我过得并不开心。
我特别感激我的家庭儿科医生,他对我说:“孩子,任何事你不要说我不行,而要说让我试试,没准你就成功了呢。”
因为这样的鼓励,我努力尝试做好平常人能做的事,我甚至还学会了水肺潜水,完成了2次全程马拉松。虽然不能和正常人相比,我的动作也没那么顺畅,但他们能做到的,我也一样能做好。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有梦想,希望成为一名儿科医生。
考上了心仪的医学院后,双手的不灵活,让我得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操作。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直到双手能熟悉并适应角度、步骤及方法。
后来,医院接受儿科住院医师培训。在新生儿监护室实习时,有个新生儿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抢救,当时我还完全不会这个操作。
于是,我申请去麻醉科实习,那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更想成为一名麻醉科医生。因为它不光要施行麻醉,同时还要扮演精神科、呼吸科、心内科和其他科室医生的角色,需要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也充满了更多的挑战。
虽然那时也有一位麻醉科老师质疑:“麻醉需要大量双手操作,你能完成吗?我想你选错了专业。”可是,我那么喜欢麻醉,不惜花上数十倍的时间去学习、去练习。终于,我也像其他麻醉医生那样棒,而当初那位老师,从此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支持我的人!疾病夺去了健全的身体,但并没有夺去梦想的权利。
编辑/制作:医馆君
丨温馨提醒丨
空中诊室是会员福利,入会操作回复“VIP”查看!
详细描述问题,方便医生给出全面建议.
点击底部标签“会员中心”,可进入空中诊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