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1日)是世界渐冻人日,说到这一罕见病现在人们也不再感到陌生。
年夏天,美国波士顿学院(BOSTONCOLLEGE)前棒球选手发起了一项叫做「冰桶挑战(IceBucketChallenge)」的公益接力活动,吸引了世界各界知名人士的参与,一时间在全球网络「刷屏」,将罕见病「渐冻症」带入公众视野。
动图来源:网络
据说冰桶浇到人身上的过程中可以短时间内体会到渐冻人的感觉。这个说法未必多科学,今天祝博士就带大家来认识「渐冻症」。
什么是「渐冻症」?
“渐冻症”学名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获得性、渐进性疾病。
图片来源:祝博士
其特征是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细胞(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化。运动神经元的正常活动控制着肌肉运动,使我们能够完成运动、说话、吞咽和呼吸,而当神经元发生退化,由它控制的肌肉就会逐渐萎缩退化,表现为肌肉逐渐无力以至瘫痪,患者说话、吞咽和呼吸功能减退,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所以罹患渐冻症,将会……
图片来源:祝博士
而该病真正残忍的地方在于,由于患者的感觉神经并未受到侵犯,它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智力、记忆或感觉,因此在患病的整个过程中,患者的大脑都是清醒的,他能感知到你的触摸,能听到你说话,但就是无法给出任何回应。
动图来源:詹姆斯·马什导演电影
《万物理论TheTheoryofEverything》
渐冻症患者会目睹着自己的肌肉一点点萎缩,到最后当呼吸肌受累,连吸足一口氧都无法做到时,会感到如同身处水下一般的窒息。
图片来源:祝博士
“渐冻症”的病情发展迅速而无情,从出现症状开始,患者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
而史蒂芬·霍金自21岁时被诊断罹患该病后,竟然奇迹般地带病生活了长达55年,可以说他不仅推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也打破了ALS的「诅咒」。
图片来源:祝博士
只是这样的个例在医学界尚不具有参考性,延长ALS患者寿命的方法,依然有待进一步探索。
「渐冻症」的病因是什么?
根据统计,目前该病的患病率为4~6/10万,在我国,约有20万“渐冻症”患者。
但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另外有部分环境因素,如重金属铝中毒等,也可能造成运动神经元损害。对于因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渐冻症患者,如果存在恶性突变,生存期会很短;对于散发的患者来说,根据个体发病情况的不同,生存期也不一样。
「渐冻症」如何治疗?
目前尚没有有效办法治愈“渐冻症”。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延长患者寿命。
只是,“渐冻症”的早期症状十分轻微,很容易与重症肌无力等其他疾病混淆。
动图来源:詹姆斯·马什导演电影
《万物理论TheTheoryofEverything》
患者可能只是偶有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症状,当出现更明显的肌无力症状时,往往已经处于病情的中晚期,此时神经元已经平均死亡约80%。因此,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早期患者的自我觉察方法主要为注意自己肌肉有无萎缩现象,如发现双手虎口萎缩,或出现上肢、下肢的无力感,就要及时就医,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对「渐冻症」医院就诊。
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1.支持疗法:对症治疗,适当锻炼。
若口水多,可给予少量抗阻胺药;
若痰多,可给予雾化吸入及化痰药;
如出现情绪低落,给予抗抑郁治疗等。
2.特殊疗法:可使用目前国际承认、且唯一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监督局(FDA)批准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力如太(Rilutek)。药物使用应尽早。
3.呼吸治疗:患者开始呼吸不顺时,可使用一般氧气或使用双正压呼吸机(BiBAP)帮助呼吸,进一步发生呼吸衰竭时,则需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目前国际上正尝试以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肌酸等与力如太联合应用,以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保护性治疗。但上述治疗还有待于临床试验的证实。此外,科学家们也正在进行有关本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内容支持《祝您健康》杂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管理员删除。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