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穴咳喘胸痛的克星

白癜风康复案例 http://m.39.net/pf/a_7110347.html

取穴: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下方三角窝中心凹陷处的云门穴,当云门穴直向下推一条肋骨,与第1肋间隙平齐处是穴。

中,中焦;府,聚也,即聚集的地方。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此穴为中气所聚;本穴又为肺之募穴,故肺、脾之气聚于此穴,故名中府。该穴位于膺部,故又称为膺俞。

按揉中府,缓解咳嗽

每当遇到天气变化、季节转换,或者晚上睡觉没有盖好被子而不慎感受风寒,或热天大汗、劳累后感受风邪而酿成风热之症,不少人会发生咳嗽的症状,咳嗽剧烈者还可伴有胸痛,此时指压中府穴能明显缓解这些症状。

中府穴能治疗短气、胸闷、呼吸不畅等肺系疾病。

长按中府,神气十足

该穴为肺经的起始穴,《针灸大成》谓该穴“治少气不得卧”,肺主气司呼吸,少气则呼吸不利,气不足以息则睡卧不安。中府为肺之募穴,为肺气结聚处,故按压该穴可使呼吸通利,清气运行通畅,使人精气神充足,神采飞扬。

健脾祛湿,改善血液循环

中府穴为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故能健脾祛湿,消除腹胀、腹泻、四肢肿胀等症状。

按压该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治疗瘿瘤、胸肌疼痛、肩背痛,还能起到丰胸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刺激中府穴可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指压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以中指指腹按揉对侧的中府穴,按揉该穴时,酸痛感明显,按揉的力度适中,以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两手交替揉的力度适中,以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按揉,两手交替反复进行操作,每次按揉1~3分钟。

特效穴位

中冲穴:苏厥、开窍、清心第一穴

合谷穴:易找好用的紧急救治要穴

人中穴:中暑、昏厥的急救要穴

少冲穴:中风昏迷急救穴位

曲池穴:止痒、降压一按就灵

内关穴:疑难杂症应急要穴

百会穴:紧急救治高血压危象

尺泽穴:润肺止泻应急要穴

神门穴:治“心”之要穴

太冲穴:治疗肝病的首选穴位

肝俞穴:改善心情,保护肝脏

行间穴:肝火旺,找行间

期门穴:护肝、排毒要穴

太渊穴:肺经大补穴、补气最强穴

肺俞穴:养肺散热之要穴

公孙穴:补脾、安神之要穴

脾俞穴: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

志室穴:保养肾脏、抵制衰老的老年保健穴

涌泉穴:强肾第一要穴

下关穴:面部的保健要穴

阳白穴:保护眼睛的穴位

头临泣穴:畅通鼻窍的特效穴

听宫穴:耳朵聪灵听力好

肩髃穴:肩部保健必选的穴位

条口穴:小腿诸疾条口取

足三里穴:抗衰老特效穴位

命门穴:保护生命,促进生生不息的穴位

丰隆穴:祛全身有形、无形之痰

关元穴:调节内分泌、强身治病要穴

膈俞穴:活血行血,补血养血

天枢穴:理肠消疾特效穴

胆俞穴:保护胆囊,祛除口苦

委阳穴:祛湿利水的主要穴位

上巨虚穴:呵护大肠,远离便秘

养老穴:晚年健康靠养老

三阴交穴:女人不可不知的特效穴位

颊车穴:面部美容之奇效穴位

四白穴:美白、养眼特效穴位

印堂穴:好找易用的美容穴位

睛明穴:眼睛输送气血的第一要穴

听会穴:解决各种耳朵烦恼的奇妙穴位

大巨穴:美胸特效穴位

中脘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第一要穴

阴陵泉穴:润肠通便,有助减肥

列缺穴:头颈疾病的克星

天柱穴:常按天柱,无落枕之忧

大椎穴:头疾、颈椎病治疗的首选要穴

肩井穴:治疗头、肩疼痛之胆经要穴

肩贞穴:肩周炎患者的福音

阳溪穴:腕臂疼痛找阳溪

承山穴:治疗腰腿疼痛之要穴

委中穴:腰背止痛委中求

郄门穴:急性心疾用力掐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jux.com/wsyy/5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