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
●重症肌无力西医诊断标准:
一、必备条件:
有典型骨骼肌无力及易疲惫表现,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或晨轻暮重,临床多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四肢无力、抬颈无力、咀嚼乏力、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构音不清,甚至呼吸困难等。 二、辅助参考条件:
①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②肌电图重复电刺激呈衰减效应。 凡具有上述必备条件及1项参考条件可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中医标准: 一、主证:眼脸下垂或有复视,肢体痿软无力,晨轻暮重,甚则肌肉萎缩。 二、次证:食少纳呆,体倦乏力,食后腹胀,大便异常,神疲懒言,口淡不渴,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或虚大。. 凡具有主证及三项以上次证可诊断。
重症肌无力分型有哪些
Ⅰ型:眼肌型(15~20%),单纯眼外肌受累。
ⅡA型:轻度全身型(30%),进展缓慢,无危象,常伴眼外肌受累,对药物敏感。
ⅡB型:中度全身型(25%),骨骼肌和延髓肌严重受累,无危象,药物敏感欠佳。
Ⅲ型:重症急进型(15%),症状危重,进展迅速,数周或数月内达到高峰,胸腺瘤高发。可发生危象,药效差,常需气管切开或辅助呼吸。
Ⅳ型:迟发重症型(10%),症状同Ⅲ型,从Ⅰ型发展为ⅡA、ⅡB型,经2年以上进展期,逐渐发展而来。
重症肌无力有没有临床治愈的可能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过治疗部分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该病每个阶段的治疗效果都有着一定的标准:
1、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停用一切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3年以上无复发。
2、临床近期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停用一切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或药量减少3/4以上,1个月以上无复发。
3、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能自理生活、坚持学习或轻工作,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物的药量减少1/2以上,历时一个月以上无复发。
4、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好转,生活自理能力有改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用量减少1/4以上,历时一个月以上无复发。
5、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甚至有恶化。
患者年入院治疗
年患者来院复查
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有一个转变过程,很少有患者可以从中重度直接达到临床近期治愈或治愈,患者用药需要根据病情变化减少用药量,最后达到停药无复发。
秋冬季是重症肌无力反复加重的高发季节,确诊后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按时用药,日常生活中重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医院◆医保·新农合定点丨
健康--
官方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