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个“养生”方法其实是在“折寿”
看看你中了几个,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饭凉了不吃,要吃烫的,过烫的食物,导致发汗太多,损耗体内阳气。
为什么不宜吃过烫食物?
有不少人都喜欢吃很烫的食物,不管是刚出锅的米粥,还是刚炸好的油条,都能咀嚼自如,毫无一点惧色。
这种吃法实在是叫人望而生畏。烫食习惯其实是非常不好的,吃烫的食物能使口腔粘膜充血,损伤后造成口腔溃疡,破坏了粘膜保护口腔的功能。
高温的烫食对人的牙龈和牙齿都有害处。它能造成牙龈溃烂和牙齿过敏。烫食还能损坏食道内的粘膜,刺激粘膜增生,留下瘢痕和炎症,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引起恶性病变。
据专家分析,一些食道癌的发生可能与烫食直接有关系。长期的烫食习惯还会破坏舌面的味蕾,影响人的味觉神经。
2、为了养胃只喝粥—其实反而伤胃,还没有营养。
很多人一提到养胃就是想到粥了,莫名的觉得粥养胃又健康。
所以一旦生病了之后在疗养的人,特别是胃病的一般都是选择喝粥,不仅是大人喝粥,也喜欢给孩子喂粥吃。觉得又营养又好消化。
但是,长期喝白粥只能是对于生病的人来说一段时间的做法,并不能长期单纯只喝粥,这样被误以为是养胃的行为,其实根本不养胃,反而可能会伤胃。
3、每天喝八杯水—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
有人写了本养生书,开头就讲所谓的“健康饮水法”:“早晨起床后首先要饮一杯凉开水,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而且小口喝水不算,水一定要“大口大口地喝”、“一口气喝完”,不然起不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有人喝水上瘾、喝茶上瘾,有人把喝水“量化”,每天饮水量必须达到某种“指标”,比如一天喝几大杯水、喝几次等等,结果导致喝水上瘾。
长期大量喝水或者在短时间内暴饮,以钠为主的电解质就会受到稀释,血液中的盐分会越来越少,这样极容易导致细胞水肿。刚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严重时甚至会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
医学家警告说,即使是在5小时内喝5升水,也足以致命。全世界每年都有因饮水过度而引发的病例,美国每年有超过10万的人饮水上瘾,甚至中毒。
4、每天坚持过量运动—容易损伤关节或膝盖。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膝关节的毛病,膝盖疼也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一旦膝关节出现毛病,很多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人认为要多练,有人认为要静养大家各持己见,众说纷纭。
不只是过量运动会损伤膝关节,长期不动也会损伤膝关节,不少人腿骨折在打石膏之后膝关节长期不做屈这种运动,肌肉出现萎缩,诱发膝关节疼痛的很多,这也是运动的意义,合理的运动可以减少膝关节损伤的几率,过量一定要避免,即便不马上爆炸,多次积累也是早晚的!
要知道关节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关节不仅脆弱,而且并不会多给几次犯错的机会。
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吹运动无用反而伤身,要知道国际权威的报告已经指明:久坐是最能伤害身体健康的,不要片面理解以上的文字,一天正常配速跑3~5公里,每天简单尝试一些力量训练,那根本不算是运动过度。
5、乱补维生素—容易导致体内微量元素比例紊乱。
据相关专家表示,过量服用维生素弊大于利。现在市场上许多加工食品都添加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食盐中添加碘、牛奶中添加维生素D,面粉中添加硫胺等,再吃复合维生素片就容易导致某种维生素过量。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厌食,一般都能够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量。缺什么补什么,切勿盲目补。
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人,需要补充不同的维生素,不应各种维生素一起补,以免其他维生素过量。
勿依赖维生素类保健品,以食物补充为主,切勿因贪图方便、减肥等原因将保健品代替日常饮食。
6、长期吃粗粮—阻碍肠胃消化吸收,影响脾胃功能。所以,适度才是最好的,物极必反。
粗粮吃多了会影响身体的消化,要知道粗粮里面含有较多的纤维素,食用过多会导致腹胀,影响食欲。而且粗粮食用过多还会引起胃排空,会导致食物积存,对食管粘膜造成严重的损伤。
所以经常吃粗粮也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粗粮也不适宜多吃。在食用粗粮的时候需要搭配一定的细粮和其他食物。粗粮中的膳食纤维有很强的吸水性,只有补充足够的水分,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
坚持养生,时间会报答你!
对我们